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刍议亚低温冬眠疗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中枢高热病人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2002年~2004年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脑外伤中枢高热患者62例。结果:死亡2例,好转:14例,治愈:46例。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对神经外科中枢高热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降温毯亚低温治疗高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铁英  张军  姜燕 《吉林医学》2008,29(12):1038-1038
高热导致病人的基础代谢率升高,对氧及血液供求需求增加,将会加剧缺血缺氧和机体维持生命脏器基本代谢需求的矛盾,从而加重生命脏器的损害,特别是脑损害。文献资料证明,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体温每下降1℃,耗氧量与血流量均降低6.79%。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治疗仪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生命。特点:(1)体温骤然升高到40℃以上,持续数天,无寒战。(2)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不高。(3)全身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厥冷。(4)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而物理降温有一定疗效。(5)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6)一般不伴随温度升高而出现脉搏和呼吸增快。我们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对60例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降温,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穆宏伟 《吉林医学》2013,34(12):2360
目的:探讨对高热患者应用血泵进行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对10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T>41℃的患者实施规范化基础护理,并配合采用血泵将血液在体外循环物理降温、冰帽保护脑组织。结果:应用血泵体外循环降温,降温速度快,并发症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应用血泵进行亚低温治疗,有效护理患者,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小萍 《海南医学》2003,14(10):112-113
我科自1998年2月~2003年1月对38例重度脑损伤高热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2例,下丘脑损伤3例,垂  相似文献   

7.
18例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的亚低温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美菊 《中原医刊》2005,32(20):93-93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引起下丘脑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颤,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在发病早期(48h内)可骤然升高至39℃,热型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较头部及躯干温度高,且双侧皮肤亦不对称.皮肤干而无汗,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物理降温则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往往不佳.近年来,我科使用电冰毯进行亚低温(30~35℃)控制中枢性高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危重高热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小娟 《右江医学》2005,33(6):678-679
低温治疗在医学界的使用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早在50年代,深低温〈18℃治疗就应用于心胸手术,主要用于保护脑及重要器官,但深低温所引起的室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限制了低温治疗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期,低温脑保护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是在缺血模型上28℃~35℃低温(即中度低温,简称亚低温)有显著保护作用,而且无并发症。亚低温治疗在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常用于救治重症脑组织损伤,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现在已成为大中型医院重型颅脑损伤后的常规治疗手段。本组危重病人出现高热,超高热后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降温亦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脑缺血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脑缺血过程中的炎症及其损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而缺血期亚低温治疗有抑制缺血后过度灌注、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我院采用电子冰帽、冰毯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0例,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引起的高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目前退热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与化学降温.传统的物理降温主要是酒精擦浴、冰枕、冰敷等,均有操作繁琐、降温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刘晶  张秀利  黄薇薇 《吉林医学》2010,31(20):3307-330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36例,16例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和护理,20例给予常规物理降温治疗和护理。观察亚低温患者的体温下降与常规治疗行普通的物理降温体温下降的效果。结果: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能使体温按设定的温度平稳下降,并且明显降低了脑缺血、缺氧以及脑水肿症状。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 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人 36例 ,其中男 2 9例 ,女7例 ;年龄 18~ 78岁。应用亚低温治疗时间为 2~ 14d ,平均 6 .3d。格拉斯哥评分 (GCS) 3~ 8分 ,其中行开颅手术者 2 8例 ,保守治疗 8例。1.2 本组病人均于伤后 6~ 2 4h进行冬眠治疗 ,治疗前体温 39℃以上。用冰毯仪加冬眠合剂降温 ,冰毯仪设定温度为 33~ 35℃。冬眠合剂组成 :生理盐水 5 0ml +氯丙嗪 10 0mg +异丙嗪10 0mg +度冷丁 10 0mg。冬眠合剂用量 :诱导降温期 …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治疗26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茂 《当代医学》2004,10(12):68-69
目的:总结26例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治疗26例重证脑卒中并高热的体会并探讨MHT对重症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2003年1-12月份的26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段的20例重症脑卒中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2周后,其生存率、重残率、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别。结论:MHT治疗能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中枢性高热中的临床疗效及脑功能恢复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采用康诺降温机降温.对照组采用冰帽及冰袋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天及一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亚低温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体方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外伤高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仪降温的效果,并进行护理总结.[方法]将40例颅脑外伤高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予亚低温治疗仪降温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疗法,比较两组降温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5.0%;治疗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对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降温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就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N系统处于抑制状态,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减少组织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等目的。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88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病人等。亚低温治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心护理配合,因此本文就亚低温治疗实施的护理配合、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护理作一简单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外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李金芳 《当代医学》2009,15(32):110-110
亚低温人工冬眠治疗适用于重症脑挫伤而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躁动不安、高热、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者,以及严重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居高不降者。  相似文献   

20.
孙艳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63-2364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具体方法为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