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经行情志异常
邵某,30岁,2005年11月17日初诊。
婚后未生育,患者经行量多已经数年,夹有大量血块,7~10天净,痛经持续2天,下腹部喜温喜按,服用止痛片之后痛经方有所减轻。每于经前出现悲伤欲哭,烦躁易怒,乳房、小腹发胀,腰酸,畏寒,用手触及凉水时下腹即感不适。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已于2005年5月21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经量虽减,但经行情绪变化依旧,寐不安,多梦,醒后乏力,易惊,带黄如水.纳差脘痞,自汗,涎多,口淡,恶心, 相似文献
2.
小儿情志病发病率不断增加,重视小儿情志病的防治日趋迫切.经方辨证谨严,配伍用药精简,多寒温并用,切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治疗小儿情志病疗效明显.文章举隅经方辨治小儿情志病的多例验案,阐述经方治疗小儿情志病的思路及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3.
4.
5.
7.
8.
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体质与情志是人体表现于外的不可分割的两大特征,体质与情志都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后天各种因素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变化的.体质是情志产生的基础,因此,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和一致性,只是情志突出体现体质的心理活动方面个性特征、情感、意志等. 相似文献
9.
钟道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19
中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早在《内经》时期即对情志病证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有初步的认识,汉代张仲景对于情志病的治疗就已经有着诸多论述,虽然张仲景对于情志病并没有一个专编,但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张仲景所述的许多病证已经符合情志病。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外感病引起的多寐﹑烦躁﹑不得眠等均有较为细致的观察,并提出药物和针刺的方法;《金匮要略》中记述了数种精神疾病,其中对奔豚﹑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狐惑﹑产后各种精神障碍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代表方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而今日应用张仲景之方治疗抑郁症更是验之有效而且备受肯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由情致导致的身心疾病逐年增加,中医所说的脾胃病,包括胃痛、痞满、泄泻等。这些疾病除了有饮食不洁等因素外,还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情绪的蓄积很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本文阐述的脾胃病主要从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着手,以期能够更好的治疗脾胃方面疾病。 相似文献
11.
夏梦幻;刘文平;王庆其 《中医杂志》2019,60(16):1351-1354
情志因素作为病因或诱因参与并影响脾胃病发病及预后,研究情志与脾胃的关系、探析脾胃心身问题对诊治脾胃心身疾病十分必要。从中医心身关系、脾胃对情志刺激的易感性、情志与脾胃病的关系以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辨治四个层面对脾胃心身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脾胃心身关系研究及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情志病的经络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医学中,情志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五志(喜、怒、忧、思、恐),同时也与“五神”(神、魂、意、志、魄)等有密切相关.情志的内涵,主要涉及现代心理学的认识、情感(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活动过程,也涉及个性心理特征,是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情绪)和意志,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其中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属于认识过程;为达到预期目标,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叫做意志;而情感(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另外,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与社会需要有关,二者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冯帆;吕学玉;汪卫东 《中医杂志》2017,58(3):265-267
中医学情志病概念广泛,包括一系列精神心理疾病与心身疾病,\"情志刺激\"概括了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将情志病病因进行分类,对其发病过程进行描述,并围绕着生活经历对其发病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