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用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anti—dendritic cell monoclonal antibody,DC—McAb)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观察其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植片内IFN-γ mRNA的表达、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分A:对照组:A0:阳性对照组;B:腹腔给药组;C:结膜下给药组;D:保留受体上皮瓣组。A、A0、B、C组予常规穿透角膜移植术.D组保留受体上皮瓣。每组术前3d及术日,术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9、第11天给药,A组:腹腔注射灭菌注射用水0.5ml,A0组:腹腔注射小鼠抗大鼠IgG 0.1ml+灭菌注射用水0.4m1.B、D组:DC—McAb 0.1ml+灭菌注射用水0.4ml,C组:结膜下注射DC—McAb 0.05ml。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排斥反应情况,记录各组角膜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A、B、C、D组分别于术后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血清.ELISA法测IL-2水平。A、B组术后第7天取角膜植片,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A0组(7.50±0.54)d,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17.11±1.17)d、C组(13.86±0.69)d、D组(17.88±0.84)d,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B、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角膜植片IFN-γmRNA可检测到有较高表达,B组的表达量很少或检测不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正常SD大鼠血清IL-2浓度为(35.18±2.59)pg/ml,移植术后3d略有升高,7d时明显升高,14d时IL-2的水平达高峰,21d时下降,B、C、D组升高幅度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C组与B、D组相比升高幅度较大(P〈0.05),B、D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延? 相似文献
2.
3.
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内γ干扰素mRNA的表达及血清白介素2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内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变化。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按常规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用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角膜移植术后第7天取角膜植片,用RTPCR方法检测IFNγ的表达。分别于移植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取角膜植片,行HE染色,同时采血清,检测IL2的变化。结果角膜移植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移植术后第7天角膜植片内可见IFNγmRNA的表达,正常角膜无表达。正常SD大鼠血清IL2浓度为(35.18±2.59)pg/ml,移植术后第3天见IL2浓度略有升高,第7天时明显升高,第14天时血清IL2的水平达高峰(105.52±20.66)pg/ml,第21天时IL2水平有所下降。结论IFNγ、IL2在角膜移植排斥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源性IL-10转染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对角膜移植术大鼠房水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细胞8-DC,GFP-DC及IL-10-GFP-DC。55只SD受体大鼠,随机抽取6只6眼,作为阴性对照组,其余随机分成4组:阳性对照组(术前3d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1mLPBS)、8-DC组、GFP-DC组、IL-10-GFP-DC组,分别于术前3d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1mL已制备的细胞悬液(8-DC,GFP-DC,IL-10-GFP-DC)。以Wistar大鼠为供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角膜植片状态,并于术后第14d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房水中IL-4和IFN-γ因子的表达。结果: IL-10-GFP-DC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IL-10-GFP-DC组细胞因子IL-4表达较其他各组高,而IFN-γ的表达较其他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IL-10基因转染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的形成。其中干扰大鼠房水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表达是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对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用培养的供体来源的imDC及IL-10-imDC预处理受体,建立Wistar-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供体Wistar大鼠18只;受体SD大鼠36只,受体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12只。A组(对照组):受体鼠不经任何预处理即行角膜移植术;B组:角膜移植前3d,每只受体鼠经尾静脉注射供体的imDC,细胞数为2×106个;C组:角膜移植前3d,每只受体鼠经尾静脉注射用IL-10修饰的供体imDC,细胞数为2×106个。观察术后各组受体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术后第14d各组随机抽取4只鼠取术眼角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三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10.17±2.16,19.83±2.25,27.57±1.72d;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角膜植片显著水肿、增厚,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角膜基质排列紊乱。B,C两组植片炎性细胞浸润均显著减少,角膜厚度及结构基本正常。NF-κB在A组即对照组中呈高表达(P<0.0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0可有效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成熟。摄取供体的imDC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IL-10-imDC可抑制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角膜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追踪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泪液中IL-6、IL-10mRNA动态表达规律,探讨炎症因子在角膜移植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7年7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吸取术前1d、术后1周及3周的泪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L-6、IL-10mRNA表达水平,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手术组病例患者术前1d、术后1周及3周泪液中IL-6的CT值分别为18.471±2.698、18.723±2.640、20.706±2.445,对照组泪液中IL-6的CT值为22.801±2.834.IL-10在相应的CT值检测点分别为15.178±1.640、16.042±2.516、16.690±2.296,对照组IL-10的CT值为21.251±3.111.经统计学t检验分析证实手术组患者术眼泪液中IL-6和IL-10的CT值含量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3周患者术眼泪液中IL-6及IL-10的CT值明显高于术后早期检测值(P均<0.01).说明PKP术后患者泪液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强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泪液中炎症反应高于正常人,IL-6和IL-10可作为评价术后炎症反应强烈程度的检测指标,指导术后抗炎药物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内穿孔素(PFP)和颗粒酶B(GrB)的表达情况。方法以Wiste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常规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裂隙灯观察移植排斥情况。分别于移植术后第3、7、14、21d取角膜植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植片内PFP和GrB的表达。结果角膜移植术后(7.63±0.74)d出现排斥反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见,PFP、GrB阳性染色为棕色,表达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的胞浆。当被分泌出后多分布于角膜上皮细胞间隙和细胞膜,正常角膜无表达。角膜移植术后第3d,大部分植片未见PFP和GrB的表达,少数植片见植片植床交界处上皮少量表达,第7d起表达明显,第14d达高峰,第21d稍有下降。PFP与GrB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PFP与GrB在大鼠角膜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角膜移植术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角膜移植术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将其发展成为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的辅助性检查。方法:在Lewis大鼠建立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使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了移植术后血清sIL-2R的变化。结果:同基因移植术后sIL-2R无显著变化。同种异体移植组术后sIL-2R第6天开始增高,第9天达高峰,第11天进入平台期。其显著变化出现于临床表现之前。结论:sIL-2R水平的消长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移植术后检测sIL-2R有助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眼科学服 1996;12;51—53。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J2对同种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后植片RANTE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新型药物J2对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自体原位移植组,B、C、D组均采用C57BL/6-BALB/c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术后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自手术当日开始,A组、B组给予安慰剂,C组给予CsA10mg/kg,D组给予J215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12d。观察各组植片生存指数变化,分别在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行RT-PCR检测角膜植片中RANTES基因的表达。结果同种异体移植安慰剂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8.87±4,19)d,J2组和CsA组发生排斥时间明显延迟,分别为(33.12±6.80)d和(35.13±5.74)d,与同种异体移植安慰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J2组与Cs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正常小鼠角膜未见RANTES基因表达。自体移植组RANTES基因在第1周均有少量表达,而其他3周没有显著表达;异基因移植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各种基因,第3周表达明显增强;而CsA组和J2组从第1周开始表达,第2、第3周表达减弱,第4周表达强于前3周。结论RANTES基因参与了异基因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J2可以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mediat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AAV-TGF-β1)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rAAV-TGF-β1真核表达质粒载体.40只角膜新生血管化的SD大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实验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rAAV-TGF-β1(10×1012v.g·L-1)的达尔伯克必需基本培养液F12混合培养液中37℃孵育30 min;对照组(20只):角膜植片预浸泡在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37 ℃孵育30 min.裂隙灯观察TGF-β1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排斥反应指数的影响.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2个月对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0.40±2.45)d,实验组为(18.70±1.51)d,比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周实验组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指数(3.48±0.86)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10在术后主要表达于角膜的上皮层与内皮层.术后各时期实验组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TGF-β1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其机制与提高角膜组织中IL-10的表达有关.重组腺相关病毒是眼科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组织TLR2mRNA的表达,研究糖皮质激素对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角膜TLR2表达的影响及对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正常对照组(N)、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A)、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B)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激素(典必殊滴眼液点术眼,每日2次)抗排斥组(C),A、B、C3组大鼠给予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裂隙灯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并用排斥反应指数评价;分别于术后第5、7、9天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动态观察角膜组织中TLR2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随时间变化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混浊、新生血管生长。B组大鼠平均在穿透角膜移植术后7d发生排斥反应并获病理学支持;A组和C组大鼠术后排斥反应指数计分未达到诊断标准。术后3组手术干预组角膜TLR2mRNA的表达均增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TLR2mRNA的表达较同种同体角膜移植组显著增加,激素抗排斥组角膜TLR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角膜TLR2的表达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抑制排斥反应,对移植物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IL-1RA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IRA)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IL-IRA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和排斥反应指数( RI)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环抱霉素 A(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 12. 235天± 1. 674天,而 CsA治疗组为17.676天±1.528天,IL-1RA治疗组为19.250天±1.456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IL-1RA治疗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sA治疗组(P<0.01)。结论IL-1RA能抑制大鼠穿透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抑制角膜植片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An 81-year-old man with metastatic prostate carcinoma underwent a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for phlyctenular keratitis. Two years later he developed a fleshy, vascular mass in the superotemporal corneal graft wound, at the site of prior graft sutures. An excisional biopsy of the mass was performed to rule out metastatic carcinoma.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pyogenic granuloma. To our knowledge there have been no prior case reports illustrating pyogenic granuloma as a late complication of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相似文献
15.
16.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与三联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探讨对侧健眼角膜屈光参数在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中的意义.方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患者41例,其中单纯PKP25例,三联手术10例,PKP联合白内障摘除6例,其中5例术后1~1.5年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对术眼手术前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改变进行对比观察,并与健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角膜屈率为36.685~48.935D,平均40.935±3.569D;术后角膜屈率为39.190~50.31D,平均43.955±3.414D,配对T检验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21);手术前后的眼轴分别为20.92~29.29mm(平均24.179±0.511mm)和22.76-30.86mm(平均24.85±2.35mm),配对T检验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81);健眼的角膜屈率为42.125~44.810D,平均43.963二1.224D,经配对T检验与患眼术后角膜屈率无显著性差异(P=0.36).1例三联手术患者术后因高度近视而行人工晶体取出,另有两例因高度复性近视散光行LASIK;5例PKP联合自内障,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患者,4例裸眼视力在0.5以上.结论PKP术后角膜屈率发生显著性变化,健眼角膜屈光参数是三联手术中人工晶体计算的重要参数,但患眼术后角膜屈率的改变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PKP联合白内障摘除,二期再植入人工晶体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