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为有毒中药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有毒药材。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毒性特点等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药典中共有83味有毒中药,分别为大毒10味,“有毒”42味,“小毒”31味。除去炮制品共计有38味“有毒”药材。在这38味“有毒”中药中,有8味“有毒”中药的内服与外用功能不同。38味中药的毒性成分各不相同,多为毒苷、生物碱、毒蛋白和金属元素,毒性范围分布于脑、神经、脏腑等。结论: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特点和成分分析,总结出有毒中药的功效分布广泛,常见为杀虫、泻下和清热。毒性成分和毒性特点也各不相同,多数有毒中药其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相同,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会对机体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用药剂型、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产生中药毒性的原因主要有:有毒中药炮制不规范,有毒中药用量过大,有毒中药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等。针对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掌握减毒方法,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盲目相信中药无毒,也不能夸大中药毒性,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的基本特性,产生中药毒性的原因主要有:有毒中药炮制不规范,有毒中药用量过大,有毒中药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等。针对中药毒性产生的原因,掌握减毒方法,树立科学的中药毒性观念,既不能盲目相信中药无毒,也不能夸大中药毒性,以证立法,以法设方,以方遣药,减少或避免毒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药毒性研究思路概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毒中药评价标准,中药有毒部位、有毒成分及其含量与作用机理,有毒中药临床用量等,是中药毒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已开展的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方面,在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利用中药自身特色减毒抑毒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药毒性研究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药理学知识、毒理学知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中药的多种毒性成分及其毒性作用机理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毒"中药安全性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同理对于"有毒"中药外用安全性问题亦不容忽视,该文通过系统研究有毒中药外用的不良反应安全事件报道,具体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从而提出现代临床关于有毒中药外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如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面积)、外用具体功效、早期毒性预警指标、中毒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相应解救措施等均无参照依据,缺乏一套系统的关于指导临床有毒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标准用药规范。应重视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提出"有毒"中药外用应建立在特定条件下对毒性中药外用的毒性评价理论思想。明确毒副反应早期预警机制,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相关毒性早期预警敏感指标,控制其风险因素。加强"有毒"中药外用的药效、毒理机制研究,明确用法用量及外用具体功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增效减毒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外用在特定条件下的药效。提出建立"有毒"中药外用毒性标准规范,对于指导临床中药外用安全合理有效及外治新剂型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释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思路。方法:结合科研实际,分析、归纳和总结有关有毒中药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当前有毒中药普遍缺乏严谨的现代科学研究,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均是亟待研究的重要环节。结论:应加强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研究,最终为有毒中药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将为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研究经费、研究周期、政策法规等影响,对有毒中药开发显得落后,尤其是临床疗效肯定的含有毒性中药的复方。目前,从单纯的研究来看,毒性中药科学有效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毒性中药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毒中药有其毒性的一面,又  相似文献   

11.
评《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谢海洲(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近读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使人耳目一新。该书体例合理、内容充实、文字简练,系统、科学地介绍了90余种常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好书。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扼要介绍有毒中药的基本知识,如广义有毒中药、狭义有毒中药、毒性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等概念,毒性的分级,合理应用有毒中药的重要性,发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正视中药毒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系统整理出常用中药中的有毒品种,含有毒性成分的常见中成药。结果83种有毒中药仅19种纳入毒性药品管理,很多含毒性中药的中成药说明书没有标明毒性成分。结论有毒中药应纳入毒性药品管理,中药说明书应该规范,重视中西药联用,加强毒性中药的监管和舆论宣传,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中药应用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对诸多疑难重症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有毒中药诱导的毒性反应,如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使用。有毒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整体性特点,其毒性和药效内在机制异常复杂,绝不是单一途径、层面、机制的作用结局,而是形成复杂互作网络。文章基于有毒中药“毒与效”作用特点,提出应用整体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对有毒中药的毒效物质基础、毒效作用机制和毒效关系进行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有望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以推进中医药系统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尽管部分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毒效相关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一些有毒中药的配伍减毒的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然而,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诸如只注重急性毒性不注重亚急性及慢性毒性、只注重毒性不注重活性的主要问题。针对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对策:①应拓宽和加强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和毒效相关性研究;②开展基于临床配伍应用的与有毒中药的配伍药物的筛选研究;③在配伍减毒的研究中应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并重、活性与毒性并重。之后,作者还给出了具体的配伍减毒的研究方案设计图。文章将为开展有毒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和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15.
对有毒中药的炮制应“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报告制度,同时还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和毒性机理,加强对毒性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学、药理学、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质量可控的有毒中药炮制规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中药有毒品种为数甚多,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对于临床医务工作尤其重要。1减缓有毒中药毒性的基本方法1.1严格掌握毒性药的炮制,以降低毒性炮制中如蝉蜕去头、足,杏仁去皮,甘遂、大戟醋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药的毒性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克让 《中药材》1989,12(5):38-43
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性低,其实有毒中药的毒性并不低。由于有毒中药原植物不易鉴别,容易混淆,且品种繁多,加之剂量混乱,不易管理等因素,误服或超量服用有毒中药中毒或死亡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西药类似事故。仅乌头类中毒一项,已累计达700余人次,死亡近20人.湖南省1982年不完全统计中药中毒死亡12人。各地中药中毒事例屡有发生。因此应加强有毒中药的管理和研究。其中毒性分级的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由于对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加,致使中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对常见毒性中药的认识,将含毒的中药按毒性大小、药用类别进行归类,并从药物炮制、剂量、配伍、煎服以及现代技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和精确使用等方面探究如何合理应用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   

19.
张立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46-1947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认识有毒与无毒的含义,确定药物有毒与无毒的依据、划分有毒中药的种类,导致药物毒性反应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作为每一个医药工作者,掌握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理论,将中药的有毒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李晓丽  边莉 《江西中医药》2006,37(11):17-19
最近,因关木通引起的肾脏毒害反应,引起人们对中药毒性的重视。对中药的应用、中药是否有毒以及毒性中药如何运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其中,对有毒中药的应用尤其关注。那么,对于有毒中药能否应用、如何应用?笔者赞同许多名老中医的看法,即“药之毒在医不在药”之观点,其意即是只要根据中医辨证正确的应用有毒中药,不但没有毒副反应,反而可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下面就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如何正确应用以及如何降低其毒性作一浅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