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雄性HBV转基因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同系雄性正常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分别予以阿德福韦酯药液和扶正祛毒方药液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周后处死取材,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含量,尾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相对表达量,肝组织γ-干扰素、白介素-10含量。结果 (1)ALT、AST: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2)HBeAg、HBsAg:模型组HBeAg、HBsAg阳性率均为100%,空白组均为0%,西药组、中药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28.6%、42.9%。(3)HBV DNA: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4)γ-干扰素: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5)白介素-10: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P0.05)。结论 (1)用药24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脏炎症反应无加剧,并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2)用药24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3)用药24周后,扶正祛毒方可以提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组织γ-干扰素表达,并抑制白介素-10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是反映HBV病毒复制水平最直接和可靠的指标.临床中对患者HBV-DNA定量变化的检测,对疾病的发展、转归的判断,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清肝丸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方法:将所有观察病例治疗1个疗程(3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5项及HBV-DNA,共4个疗程(1年时间)。结果: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5%、27%、24%,T细胞亚样CD 3、CD4、CD8治疗前后均明显提高。结论:扶正清肝丸对慢性HBV携带者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功能,并对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招募慢性HBV携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一般资料、病毒载量、转氨酶水平、以及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比较。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滴度、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亦无显著差异(P 0. 05)。扶正祛毒方干预12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和HBe Ag滴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 0. 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表达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显著(P 0. 05);同时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 0. 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较基线时血清HBV-DNA和HBe Ag复制水平下降,差异显著(P 0. 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IL-2表达较前上升(P 0. 05),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 0. 05);对照组12周后与基线时比较,血清HBV-DNA和HBe Ag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及IL-10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1)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P 0. 05);(2)扶正祛毒方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对肝脏炎症反应无激活(P 0. 05),疗效安全;(3)扶正祛毒方对Th1/Th2类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P 0. 05),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5.
抗乙肝病毒方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自1993年3月~1996年12月,我们应用中草药制剂乙肝片,对252例高复制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抗病毒效应观察,结果表明,乙肝片对乙肝病毒HBV复制标志有显著的转阴作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治疗对象与分组:慢性HBV携带者共406例,均经HBV标志物(HBV—m)检测为HBsAg,HBeAg阳性者,部分患者抗-HBcIgm亦阳性。男260例,女146例;年龄8~49岁,平均年龄25.1岁,病程6个月~15年。随机分乙肝片治疗组252例,单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照组154例。两组性别、年龄、HBV携带时间分布等比较P值均>0.1,具有可比性。1…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免疫耐受,目前中西医对其治疗均颇感棘手。我院中医师李勇华博士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祛毒汤对狼疮样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中西药组(祛毒汤+醋酸泼尼松),西药组(醋酸泼尼松),模型组(生理盐水)。制备模型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5天后观察三组大鼠IL-6、IFN-γ水平。结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和西药组IL-6、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5),中西药组IL-6、IFN-γ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可以抑制细胞因子IL-6、IFN-γ水平,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予常规化疗,对症处理不适反应.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口服扶正抗癌方.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胃肠道反应、血常规、生活质量及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上升及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Hgb)均下降(P<0.05),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增效减毒,减轻了化疗常见毒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祛毒扶正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观察了电针“足三里”穴对吗啡戒断大鼠血清吗啡含量、IL 2和 β EP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刺组血清吗啡含量明显降低 ,IL 2和β EP含量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提示针刺对戒断大鼠具有促进机体排泄余毒、使 β EP释放增加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为针灸祛毒扶正 ,调合气血 ,改善戒断症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祛瘤方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加FOLFOX方案化疗,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导管置入引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祛瘤方治疗。结果:治疗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4.3%,对照组有效率4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瘤方可以改善中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体力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我国属HBV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达9.09%。根据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收效甚微,且对于是否予以治疗,尚未达到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传统使用盐酸小檗碱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基础上,以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为指导,联合使用扶正祛毒方及盐酸小檗碱治疗乳腺癌患者,以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进行讨论,以求为临床使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9例,将其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9例)给予盐酸小檗碱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扶正祛毒方联合盐酸小檗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统计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χ2=4.584 4,P0.05);治疗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2水平无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2水平相对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扶正祛毒方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乳腺癌优于单纯使用盐酸小檗碱,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减少乳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中西药联合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汤及自我管理教育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直肠癌造口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则予以扶正祛毒汤及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1周、2个月及4个月排便功能评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QLI)、肠造口并发症情况及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排便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2个月、4个月观察组患者排便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为(125.63±5.13)分,高于对照组(97.53±6.21)分,P0.01;观察组患者SQLI量表总分为(7.20±1.88)分,优于对照组(5.22±1.89)分,P0.01;观察组患者肠造口并发症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祛毒汤及自我管理教育可提升直肠癌造口患者疗效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排便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率,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小宁  余江毅  顾志峰 《中医杂志》2005,46(11):850-850
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体内甲状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a)过多分泌可增强γ-干扰素(IFN-γ)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抗原的产生,导致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损害.本实验观察中药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AT)TNF-amRNA、IFN-γ mRNA表达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探讨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治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黄河清  王世聪  陆顺意  李希 《光明中医》2013,28(8):1572-1575
目的研究中药祛毒扶正汤对肺癌小鼠血清TK1表达及对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C57BL/6纯系小鼠80只,构建小鼠肺癌模型,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A组),祛毒扶正方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顺铂(DDP)组(D组),每组20只。测定各组小鼠的皮下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胸苷激酶(TK1)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肺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①B组、C组、D组小鼠的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26.87%、34.35%、57.14%;在减轻瘤重方面,与A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组的瘤重低于B组(P<0.05),D组的瘤重低于B组、C组(P<0.05);②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小鼠血清TK1表达均较A组降低(P<0.05);③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治疗组均能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能有效地阻滞细胞于G0、G1期,从而减少S期细胞的分布(P<0.01)。结论祛毒扶正方能有效降低小鼠Lewis肺癌血清TK1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从而抑制Lewis小鼠肺癌肿瘤生长,其抑瘤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K1水平及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补肾健脾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随机双盲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胶囊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9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HBeAg阳性,HBV DNA定量大于107 copies/mL,ALT水平男性在30~40 IU/mL,女性在20~40 U·mL-1。被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接受补肾健脾胶囊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48周。观察血清HBV DNA定量、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肝功能(ALT,AST,GGT,TBil)的变化,以及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第48周各检查1次。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HBV DNA定量下降水平中位数为3.4 log10 copies/mL,而对照组为0.1 log10 copies/mL(P<0.01)。60例试验组患者中有13例(21.7%)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至3 log10 copies/mL以下,而30例安慰剂对照组患者中仅观察到1例(3.3%)(P<0.01)。试验组的HBeAg阴转率为20%(12/60),对照组为3.3%(1/30)(P<0.01)。在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试验组为15% (9/60),对照组为0% (0/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补肾健脾胶囊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增加血清HBeAg转化率,可用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扶正汤对Lewis肺癌小鼠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以MTT法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ELISA法测血清IL-2和IFN-γ含量,评价黄芪扶正汤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黄芪扶正汤可以提高肺癌小鼠的脾脏指数,而对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基本影响不大。联合化疗处理组小鼠体内的IL-2、IFN-γ上升。结论黄芪扶正汤可以通过上调血清IL-2、IFN-γ的含量来提高其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可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抗痨方对继发性结核病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继发性结核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抗痨方治疗,对比两组血清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7.30%)与对照组(78.38%)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TNF-α、IL-17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TNF-α、IL-17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肝损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痨方能显著改善继发性结核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清IFN-γ水平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