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法  李静  王烈 《中医杂志》2023,(15):1525-1529
总结王烈教授从“肺鼻同治”分期论治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证经验。提出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以“鼻性哮喘”论治,临证分为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发作期以风寒犯肺、内热蕴脾为关键病机,治以散寒清热、通鼻止哮,常用鼻哮汤加减;缓解期以正虚邪恋、痰饮留伏为关键病机,治以理肺化痰、补肾健脾,常用哮痰汤加减;稳定期以正虚不固、伏痰蕴肺为关键病机,治以益气抑痰、固本防哮,常用固哮方加减。临证验方随症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燕京名医萧龙友学验俱丰,享誉京华,其临证用药特色鲜明,其特色之一即擅用鲜药。萧龙友临证时会根据季节和不同证候特点,使用鲜茅根、鲜藿香、鲜佩兰、梨皮、鲜生地黄等鲜药。笔者结合萧龙友临证医案,对其常用的几味鲜药的使用经验进行了学习,归纳总结了鲜生姜、生荸荠、鲜荷叶、鲜荷梗、鲜莲子、鲜石斛、鲜茅根7味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导师伍炳彩为全国第三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40余年,擅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临证中善用药对,每获奇效,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1香附、苏梗 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能走窜,其味辛能散,且主归肝经,故善行肝气,为疏理肝气之要药.苏梗辛温芳香入脾肺二经,其性主降,功善理气解郁,入肺可宣胸利膈,入脾可下气宽中,即统理上中焦之郁滞,主治脾胃气滞,脘腹痞满.二药相伍取香附舒肝理气和苏梗宽中行气的作用,临床用于肝气犯胃所致的脘腹胀痛.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证表现总属肝气郁滞,肝热血瘀,血气盛实之证,其发病与肝密切相关,同时兼顾它脏,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故拟清肝化瘀之法.清肝含义有二:一即清肝火,使肝之火热得以清泄,勿使血热妄行而出血;二为解肝郁,使肝之瘀滞得以疏化,勿使气结,无力推动血行而形成瘀血.而化瘀则针对痰瘀两个病理因素,既化痰,又化瘀.  相似文献   

5.
林丽珠教授认为,鼻咽癌属中医古籍"颃颡岩"范畴。根据经脉络属关系,认为其发病涉及肝、肺二脏,病机首责邪热犯肺,肝郁痰凝。治则上重视宣肺清热,疏肝理气,而论治上提倡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辨病辨证相结合。临证常以清气化痰丸清肺热,逍遥散加减疏肝气,在临床各证型中配伍使用,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6.
胃痛肝气犯胃证属胃痛实证,是胃痛的临床常见证型,而中医认为实证的病理基础从广义来理解不外瘀滞。本证其发生与肝、脾有关,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贯穿于肝气犯胃证之始终。临证多出现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等。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配伍砂仁下气止痛、开胃;佛手舒肝健脾和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结论:加味香砂四逆散对胃痛肝气犯胃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呃逆,古称“哕”。临症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或间断,或连续,甚至昼夜不息,患者气不接续,痛苦异常。呃逆之产生,多由胃气上逆所致,且涉诸脏腑,如肝气之郁结,致横逆犯胃;肝肾之阴不足,致阴火上冲或脾肾衰败,虚气上逆;膈上有痰,闭塞肺气,肺胃不和,致气机逆乱。老年人患呃逆,多属兼证,尤其于久病、重病中得之,当“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  相似文献   

8.
黄芪为补气药之首,其温补之性对于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的郁病属慎用之品。但王克勤教授在临证中发现,郁病患者多素有气虚之象,肝气虚而无力条达疏泄致郁者并不少见。故运用张锡纯补肝气助调达之法,重用黄芪佐以理气之药而效。  相似文献   

9.
四磨汤临证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干 《新中医》2008,40(7):97-97
四磨汤出自<济生方>,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组成,具有行气降逆,宽胸散结功效.主治郁怒伤肝、肝气犯肺所致之气喘症.笔者临证用此方加减治疗肺心病、心衰等,伴有气喘证候之心系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喘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且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11.
清末御医曹沧洲深入分析脏腑病机,善从五脏入手辨治咳血,其于《曹沧洲医案·咳血门》中收录102则病案。曹氏根据五脏不同特点,从肺阴不足、痰热蕴肺、肺热移肠、肝气上逆、肝火犯肺、气阴两虚、脾虚不摄、脾虚气滞、肾不纳气、肾阴不足等方面辨治咳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曹氏临证用药精当,善用鲜药、露剂,重视药物的特色炮制方法,重视剂型选择常将丸剂、散剂与汤剂合并使用。深入发掘其治疗咳血的学术思想,对提高现代中医证治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血清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的临床观察研究,找出其差异性,为中医"风温肺热病"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CAP中医证型属邪犯肺卫(60例)、痰热壅肺(68例)、痰浊阻肺(65例)、正虚邪恋(56例)4个证型,检测各证型WBC,CRP,D-D,PCT等4项指标,分析各证型间炎性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WBC:在4证型间比较:痰热壅肺痰浊阻肺邪犯肺卫正虚邪恋;CRP:在4证型间比较:痰热壅肺邪犯肺卫痰浊阻肺正虚邪恋;D-D:在4证型间比较:正虚邪恋痰浊阻肺痰热壅肺邪犯肺卫;PCT:在4证型间比较:邪犯肺卫痰热雍肺痰浊阻肺正虚邪恋。结论 CAP各炎性指标(WBC、CRP、D-D、PCT)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其数值存在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可为CAP(相当于中医学之"风温肺热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名老中医、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朱振铎教授认为,老年咳喘病因痰瘀为首,病机要点是阳气虚弱,肺卫不固;宿痰伏肺,肺失宣降;外邪犯肺,肺窍失宣。临证要辨虚实、标本、表里、上下、正邪,治疗则以益气养阴等六法。  相似文献   

15.
李可  伍磊  刘冰 《国医论坛》2021,36(1):66-67
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急性胃痛的病因,将急性胃痛分为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饮食伤胃证三大证型。针灸治疗时应审证求因,以"通"为用,选取足三里、梁丘、内关为主穴,寒邪客胃证配伍中脘,同时艾灸神阙穴;肝气犯胃证配伍太冲、合谷;饮食伤胃证配以不容、承满、公孙。根据不同证型,配以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多正虚邪实,土虚木郁.李勇教授临证用药,谨熟阴阳,一法为主,百法兼用.对体壮,年轻患者,以祛邪之法为主,即祛除已成之痰瘀湿毒,同时健脾胃,调气血,畅情志,以求脾健肝舒,体用无碍;对消瘦,虚弱及年老患者,加重补气扶正之法,临证常用加减肝荣汤治疗.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在肺炎喘嗽治疗中的作用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炎喘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正气不足 ,客邪犯肺 ,引起肺气闭郁。主要表现为热、咳、痰、喘、煽等。治疗上多从风、热、寒、痰、湿论治 ,而活血化瘀之法常被忽视。1 前人论说清代《血证论》咳嗽篇中述 :“又有痰血作咳 ,其证咳逆倚息而不得卧 ,与水饮冲肺之证相似。盖人身气道 ,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 ,则阻碍气道 ,不得升降 ,是以雍而为咳。…卧则瘀血翻转…是以倚息不得卧也。若仍照水饮冲肺 ,用葶苈大枣汤 ,是得治饮之法 ,而未得治瘀之法矣。须知痰水之雍 ,由瘀血使然 ,但去瘀血 ,则痰水自消 ,宜代抵当丸加云茯苓、法半夏 ,轻则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名医王泰林在总结历代医家对于肝病的生理病理认识和肝病证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临证经验,总结出治肝三十法,是历代论治肝病最系统全面者,在中医临床上颇为实用,中医临床医师甚为推崇,现仅就肝气证治中的抑肝法作一浅析,供同道参考、应用。1抑肝法原文及其内涵王氏曰:"肝气上冲于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宜抑肝。如吴茱萸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之属。"[1]该法用于由肝气暴盛,上逆犯肺,突然发生上气而喘,胸闷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微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泽澄 《中医药学刊》2003,21(5):760-760,764
在表述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所出现的咳喘时,均未言其胸闷在表述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之咳湍时,亦未言其胸闷,在表述肺热炽盛证咳喘气粗,鼻翼动时,仍未言其胸闷。而只有在表述痰热壅肺证和寒痰阻肺证之咳喘时才言其胸闷。这种表述给人以误导,认为这些体征都应该在饮停胸胁证中作以描述。这样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才比较完整,而县教材前后内容也相互衔接而不至与脱节。  相似文献   

20.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正气不足、痰饮留伏是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之夙根,临床常内外合邪.总体而言,外邪触动肺络伏痰,顽痰壅塞气道,痰气胶结,中上二焦气机不利,肺气闭塞不通而致本病发生.临证时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痰瘀阻肺、肺脾气虚、肺阴耗伤之不同,治疗以辛开苦降,涤痰开闭为原则,取“辛以开之,苦以降之”“微苦以轻降,微辛以宣通”“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之法,运用小苦辛汤辨证加减治疗,使正气得复,邪气渐去,肺之宣肃功能恢复正常,则其病向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