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统计并分析我国大陆地区1993~2008年发表的被科学文献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方法自MEDLINE上检索我国大陆地区199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并统计分析论文总数、年度论文发表数量、年度影响因子总和及平均影响因子、亚学科发表论文数量、学校和医院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等。结果自MEDLINE上检索到我国大陆地区近16年公开发表的被SCI收录的眼科学论文共计674篇,发表论文数量于2008年达到顶峰(190篇,28.2%),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影响因子总分也于同年达峰值(409.2)。16年间,发表论文所刊登期刊的年度平均影响因子无明显改变。此外,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亚学科方面(187篇,27.7%)。发表论文居首位的学校和医院分别为中山医科大学(207篇,30.7%)和中山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206篇,30.6%)。结论通过SCI可以间接看到一个国家、学科和院校的科研、临床的水平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学者都很重视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科技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陆地区眼科学的科研、临床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攀升,逐步与国际眼科学的发展接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7至2011年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期刊发表我国眼科学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以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我国科研人员2007至2011年5年间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所有眼科学论文,手工分检我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对逐年发表论文数量、论文产出机构及发表论文的期刊及被引频次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5年间以我国学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眼科学论文共3498篇,各年分别为478、482、698、791和1049篇.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5个机构分别是中山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刊出论文分布在625种期刊,其中,Molecular Vi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分别发表332、268、206、109、104篇,位居发表论文数量前5位.3498篇论文共被引用12 030次,篇均被引3.44次.5、3、2年零被引论文率分别为12.55%、24.21%和38.43%.[结论]SC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眼科学研究论文呈逐年递增趋势.论文产出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的附属医院.发表论文数量前5位的期刊中,眼科学专业期刊有4份.  相似文献   

3.
背景 近年来中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逐渐增多,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目的 系统检索并统计分析中国大陆地区截止2012年11月1日在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眼科疾病的RCT论文.方法 在Pubmed检索平台,以Ophthalmology、Eye及其所有下位主题词、文献类型限定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国家限定为China进行检索.对于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地区自1989年以来共发表68篇眼科疾病方面的RCT论文,其中2005年后数量迅速增长,2006年7篇,2009年11篇,2011年15篇.68篇RCT论文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青光眼、角膜结膜病、眼免疫/药理和眼底病等领域,共发表在35种SCI期刊上,覆盖了大多数的SCI眼科期刊,如Ophthalmology和IOVS等,以及少量其他专业期刊,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为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8篇).68篇RCT论文来自中国26家单位,主要为广州、北京、上海、温州和杭州等地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在SCI期刊上所发表的眼科疾病相关的RCT论文数量持续增多,主要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和青光眼等领域,RCT论文的总体数量仍较少,且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市眼科研究所2013-2015年科技论文发表情况,为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设计 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的中英文科技论文。方法 对2013-2015年各年度科技论文发表的分布(SCI、中华、核心、非核心),水平(影响因子),研究类型(临床、基础、流行病),研究方向,第一作者的年龄、职称、学位在各年度和期刊类型的分布情况,科研项目对论文的支持等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主要指标 论文数量、论文性质、期刊类型分布、研究类型、研究方向、第一作者年龄、职称和学位。结果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3年间共发表科技论文292篇,其中2013、2014、2015年分别发表论文90篇、92篇和110篇。SCI收录期刊论文120篇(41.1%)、中华系列91篇(31.2%)、核心期刊68篇(23.3%)、非核心期刊13篇(4.5%)。三年间每年发表收录在SCI期刊的论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为3.0~3.1,论文以临床研究类型为主,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光眼和眼底病。<30岁年龄组和45岁以上年龄组是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主要人群。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发表论文数量最多,121篇(46.9%)。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发表的论文SCI收录比例最高,占67.6%(25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数量最多,82篇(31.8%);其次是正高级职称人员,74篇(28.7%)。中级职称人员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9篇(占总SCI论文数的28.7%)。发表论文标注的资助项目出现频次共计288次,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和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结论 2013-2015年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整体趋势稳中有升,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有待提升。正高级职称人员是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力。国家级科研项目等多渠道基金资助对科技论文的发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视觉2020"行动发起已有10a余.尽管中国的文章总量在20强国家中排第五位,但各地区的文章分布尚不清楚.本文比较来自中国三个主要地区:大陆、香港和台湾在这10a内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文章情况.检索2000/2009年的PubMed数据库,分别对文章的数量,影响因子(IF)和顶级杂志发表文章数量进行比较.从2000/2009年,中国发表共计 2 493篇眼科相关文章,其中大陆1 076篇,台湾784篇,香港633篇.三个地区发表的文章数量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加(从99到491).自2006年开始,大陆发表的文章总数超过了香港及台湾.大陆累计影响因子2 565.108分,高于台湾(1 794.049)和香港(1 544.021),但香港在平均影响因子分值方面最高.通过研究发现,近10a来大陆在SCI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有很大的飞跃,并缩小了与台湾和香港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唐雅楠  莫宾  刘武  王宁利  李思珍 《眼科》2012,21(2):132-135
目的 分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所发论文的特点,为个人及单位增强科研实力提供建议。设计 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在北京同仁医院登记存档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学术论文。方法 统计分析论文数量、构成、期刊类型分布及作者职称和发文类型等。主要指标 论文数量、种类、期刊类型分布、研究内容、作者职称和发文类型。结果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2008-2010年共发表论文533篇,其中SCI文章88篇(16.51%),中华系列94篇(17.64%),核心期刊304篇(57.04%)。其中2008、2009、2010年分别发文172篇、195篇、166篇,SCI文章分别为19篇、29篇、40篇。SCI期刊约62种,核心期刊44种。文章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244篇),基础研究(101篇)、专科护理(60篇)、教学管理(9篇)等也均有涉及。533篇论文中,498篇(93.43%)由中、高级职称人员撰写。结论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近年发表论文数量整体趋势相对平稳,发文质量不断提高,反映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层次多、角度广。高级职称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要发文群体。(眼科,2012,21:132-135)  相似文献   

7.
《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于2008年创刊,2009年申请SCI,2010年9月21日收到SCI编辑发来的电子邮件告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English edition)已成功地被SCIE正式收录,收录时间从2008年第1卷第1期开始。这是我国惟一被国际最权威检索机构SCI收录的眼科专业期刊,填补了我国眼科学领域没有被SCI收录期刊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取得突破性发展并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8.
Zou F  Xu JN  Zhang YL  Yang L  Wu KL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834-837
目的了解2000至2005年间我国内地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眼科学研究论文的情况。方法应用相关检索词从PubMed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我国内地学者6年间在国际上发表的眼科学研究论文,并对论文数量、发表刊物、发表单位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0至2005年我国内地眼科研究人员以第一作者或作者单位在国际上发表英文论文共392篇,刊载于134种期刊,源自83个单位,主要是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其中发表文章的数量≥4篇的期刊23种,累计发表文章的数量≥4篇的单位25个。结论6年间我国内地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眼科学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一个侧面标志着我国眼科学研究水平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眼科学期刊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肖伟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951-953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研究性论文代表着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一个国家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的指标,是评价该国的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由于我国医学期刊被SCI收录的仅有3种,所以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对SCI源期刊的了解较少,许多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发表在SCI源期刊上,使得这些论文本应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未发挥出来。我们于2006年7月对SCI收录眼科学期刊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SCI收录眼科学期刊的概况,为我国眼科学研究人员向SCI源期刊投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眼科学研究项目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我国眼科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探讨我国眼科学基础研究现状.方法 对1986至2007年共22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跟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研究领域和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及分析.结果 22年内眼科学领域共有来自47个依托单位的228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数为323项,资助总经费约为6674万元.视网膜疾病、角膜疾病、青光眼、视神经疾病、近视眼、白内障等6种眼病的相关研究为申请项目和资助项目的主要涉及领域,约70%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至2006年底前已结题项目为165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10余篇,在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培养人才600余名,获得各类成果20余项.结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眼科学的研究项目和成果数量逐年增加;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单位相对集中;在肯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我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强调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连续性深入研究、临床转化研究及多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e introduction of Goldmann perimetry standardized measuring conditions as much as possible. In spite of this, it had been possible for the perimetrist to influence the results of perimeter measurem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controlled perimetry, however, has largely elimin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vestigator on perimetry results. Nevertheles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perimetric result in the everyday clinical situation is still extensively subjectively coloured and is liable to vary, depending on the doctor carrying it out. The OCTOPUS Program G1 was introduced a few years ago and used above all for glaucoma. This program greatly simplified visual field assessment thanks to its visual field indices. The indices make it possible to compare visual field results with those of a normal population. The present introduction of the OCTOSMART program represents a further step forward. This program analyses measured visual fields with the aid of standardized, statistical criteria based on a large, normal value study. This analysis standardizes and thereby simplif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field results.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outcome of the OCTOSMART program with visual field interpretations by eye doctors.  相似文献   

14.
Topical adrenaline lowers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in the rabbit large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facility of outflow of aqueous humou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hibition by indomethacin or piroxicam of the adrenaline-induced rise in facility of outflow. Topical indomethacin is shown to reduce the acute IOP changes induced by adrenaline in conscious rabbits; both the early rise and the prolonged fall in pressure were inhibited. In anaesthetized rabbits, indomethacin pretreatment prevented the large rise in facility of outflow which normally follows topical adrenaline. Indomethacin did not block the mydriasis induced by adrenaline, nor did it significantly alter aqueous humour protein levels. Piroxicam, a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 which, unlike indomethacin, does not block Ca2+ movements in some tissues, also blocked the adrenaline-induced rise in facility of outflow, suggesting that this increased facility depends on cyclo-oxygenase and not on Ca2+ movements. Verapamil, a drug which blocks Ca2+ channels, was shown to inhibit the brief ocular hypertensive effect of adrenaline in the conscious rabbit, but to leave the hypotensive phase unchang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ypotensive mechanism of adrenaline may depend on synthesis of a prostaglandin, since inhibition of the adrenaline-induced rise in facility is achieved by inhibitors of cyclooxygenase. Despite previous reports that a prostaglandin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brief hypertensive phase, the pres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a2+ movements may be involved, perhaps in activation of the extraocular muscl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After a brief outline of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laser-produced speckles,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eye refractio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speckles from an illuminated surface appear to move when the surface and the eye have an angular movement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Movements of the speckle pattern in the same or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s the apparative movement indicate over- or undercorrection. The results of a simpl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the phenomenon, including sensitivity calculations, is given. A test apparatus is described, as well as findings when this is used at a number of subj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