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不同负压对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引流效果的影响,旨在为规范创面引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67例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并行负压引流,观察组采用-0.06~-0.08MPa的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0.02~-0.04Mpa的负压引流。两组引流初期(引流48~72h)均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以后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停止冲洗或改为间断冲洗。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周平均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创面清洁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行VSD引流,建议采用-0.06~-0.08MPa的负压,能降低堵管发生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7月,对50例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5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毁损伤部位大片肉芽组织增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可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修复经久难愈的创面,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为组织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严重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12-03彻底清创后行VSD治疗的19例四肢软组织严重破溃感染。结果 17例经1或2次VSD治疗后一次植皮后成活;2例合并肌腱、骨外露者感染创面经VSD负压吸引2或3次后感染得到控制,植皮后部分未成活的小创面经再次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对于四肢严重感染创面,及时清创后行VSD负压吸引术后一次性游离植皮,创面愈合快,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患儿的49个创面采用VSD治疗5~7d,然后行二期缝合、植皮、组织瓣转移闭合创面。结果经VSD治疗后37例可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二期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全部成活,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1例反取皮原位移植的患儿发生创面感染,多次引流后行游离植皮成功。结论 VSD是治疗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术前积极纠正休克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保证持续有效引流,预防创面感染,观察患肢血循环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时镇痛,恢复期营养支持和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主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在慢性骨髓炎并创面经久不愈合、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慢性骨髓炎并创面经久不愈合采用病灶清除术后VSD治疗,压力维持-40 kPa。结果平均使用VSD 7 d,46例病灶区肉芽生长新鲜,其中6例仍有明显骨外露再次VSD治疗,均于肉芽组织大致覆盖创面后行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带蒂肌瓣填充,创面愈合,全部一次成功。结论慢性骨髓炎并创面经久不愈合使用VSD能够促进病灶清除、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为二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跟部严重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VSD)是由Fleischmann等首创,1994年,裘华德等率先引进这一新技术。对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引流创面快速愈合.还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理想方法。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若处理不当易导致感染等不良后果.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0月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16例,应用一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四肢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损伤之一,对污染较重和部分复合组织缺损的病例暂时无法Ⅰ期行皮瓣和植皮修复,可考虑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我们于2009-04—2010-10对68例四肢皮肤缺损的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其术后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下肢严重感染性创面的效果.方法:对35例下肢严重感染并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自制的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由无菌高分子泡沫海绵、手术用无菌贴膜、医用硅胶管、墙壁式负压引流装置组成)治疗,压力-75~-100 mmHg,每48~72 h更换负压装置,并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进行清创.根据创面清洁度及新鲜肉芽生长情况择期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35例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10~63 d(平均18 d)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均一次性获得成功;且耗材费用(20~50元/次)较进口成套负压封闭引流装置(1000~3000元/次)低廉.结论: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结合间断清创能够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坏死物脱落,加速愈合,为组织移植、创面修复创造条件;且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的价值。方法将236例四肢开放损伤创面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VSD组126例,创面面积89.0~205.0(142.57±27.46)cm~2;常规换药组110例,创面面积93.0~202.0(141.94±27.98)cm~2。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情况VSD组均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SD治疗四肢开放损伤创面较常规换药治疗的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创面愈合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特别是创伤面较大的体表皮肤置换手术,以及创口大、污染重的重大手术患者,创面愈合的好坏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的美观度有直接的联系。封闭负压引流术在创面愈合中有积极的效果,得到了临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新鲜创面和感染创面的最佳冲洗频次,以防范堵管,促进创面愈合。方法选择167例(180处创面)行创面生理盐水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将其中90处新鲜创面随机分为不冲洗组30处,隔日冲洗组30处,每日冲洗组30处;90处感染创面随机分为每日冲洗1次组30处,每日冲洗2次组30处,每日冲洗3次组30处,观察堵管率和创面细菌清除率。结果新鲜创面:隔日冲洗组和每日冲洗组均未发生堵管,不冲洗组堵管率26.67%;三组不同干预时间创面细菌计数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菌清除率隔日冲洗(98.79%)和每日冲洗组(99.17%)高于不冲洗组(90.79%)。感染创面:三组堵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干预时间创面细菌计数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菌清除率每日冲洗2次组(99.34%)和每日冲洗3次组(99.49%)高于每日冲洗1次组(94.62%)。结论新鲜创面选择隔日冲洗、感染创面选择每日冲洗2次,可有效减少堵管发生率,保证持续负压治疗的有效性,且相对经济、节约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四肢肌腱和骨骼外露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85例四肢软组织严重损伤合并肌腱、骨骼外露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持续治疗,7~14d为1个周期,应用1~4个周期,维持负压40~50kpa.其中新鲜创面组53例(单纯肌腱外露29例,单纯骨外露8例,肌腱骨骼均外露16例).慢性创面组32例(单纯肌腱外露12例,单纯骨外露9例,肌腱骨骼均外露11例).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分别行二期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闭合创面.结果 本组85例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4个周期后,创面可采用直接缝合、植皮或组织瓣转移覆盖,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VSD可以有效保护严重损伤肢体暴露的肌腱和骨骼,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波动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防治复杂创面皮片移植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彻底清创,待创面新鲜时,取中厚或全厚皮片,整张移植皮片,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皮片移植区周围皮肤乙醇脱碘后,植皮区安装VSD装置,40 kPa(300 mmHg)负压0.5h与16.6~17.3 kPa(125~130mmHg)负压3h,交替抽吸,若渗出液较多,适当增大负压,同时缩短间隔,主动吸引出皮片下及周围腔隙内积液,使皮片与受区紧密贴合,7d拆除VSD.结果 共治疗22例,1例患者肌腱裸露部位少许皮肤坏死渗出,清创后,应用VSD促进创面愈合;其余21例皮片存活良好,无皮片下积液或感染.随防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VSD与皮片移植术相结合,既能抽吸渗液,避免感染,促进皮片与基底愈合,缩短病程;又可避免皮片及周围皮肤因长时间肿胀的大压力而致的组织坏死,对于部分复杂创面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封闭负压吸引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吸引(VSD)技术及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T1)、治疗后3天(T2),治疗后7天(T3)的心理焦虑情况,更换床单次数、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7天患者的心理状态、创面愈合率、感染控制、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过程中,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焦虑状况,缩短病程,减轻经济负担,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皮瓣移植治疗慢性溃疡性创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应用VSD联合皮瓣移植治疗不同病因致慢性溃疡性创面者15例,经辅助应用VSD于创面1~6次,待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选择皮瓣转移修复刨面.结果 除1例皮瓣尖端小面积坏死,经皮片移植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无一例感染复发.结论 VSD联合皮瓣移植治疗慢性溃疡性创面,具有并发症少、皮瓣存活率高、术后感染不易复发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经封闭负压引流(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前后,创面渗出液中胶原酶活性的变化,以部分阐明VAC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取4例急性创面在术后1、2、3d的创面引流液(乳癌术后),同时收集6例慢性创面(4例静脉性溃疡,2例压力性溃疡)在VAC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6d的创面渗出液,利用酶谱分析的方法,观察各时间点的渗出液对可溶性Ⅲ型胶原的降解情况,同时应用强力霉素抑制实验来分析渗出液中胶原酶的类型。结果急性创面引流液可以部分降解Ⅲ型胶原,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小,慢性创面渗出液中的胶原酶活性较高,VAC治疗前基本将Ⅲ型胶原全部降解,随时间推移、降解减少,胶原酶活性下降,强力霉素抑制实验证明在100μmol/L浓度时无抑制,在600μmol/L浓度时出现部分抑制。结论在慢性创面渗出液中胶原酶活性增高,VAC的应用可以降低胶原酶的活性,阻止胶原蛋白大量降解,利于创面愈合,在慢性创面渗出液中胶原酶应主要是MMP-1型(成纤维细胞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早期处理对软组织爆炸伤创面的影响,为战伤早期处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健康3月龄长白猪8头,体重(50±5)kg,雌雄不拘,用同一型号的电雷管(型号:660929F48840-55,含DDNP0.3g,RDX0.7g)紧贴双侧臀部皮肤,造成16个损伤程度相当的爆炸创面,左右创面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室外暴露3h后进行创面的彻底清创,实验组用封闭负压引流处理,负压值维持在(-50±5)Kpa;对照组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大体观察、细菌学计数和革兰氏阳性(G+)细菌比例分析,以及采集病理学标本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创面细菌数为[(7.82±0.55)×104]CFU/g,对照组为[(1.07±0.14)×106]CFU/g,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G+细菌比例显著提高,对照组则没有变化;实验组创面清洁,较对照组有更丰富的新生肉芽组织、血管和胶原,坏死组织明显减少。结论:VAC能抑制创面细菌增殖,提高G+细菌的比例,促进创面愈合,可用于软组织爆炸创面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VAC)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左耳创面为治疗组,给予VAC治疗;右耳创面为对照组,给予油纱敷料包扎。于各时间点切取创缘皮肤含皮下组织,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VAC组:治疗10min,毛细血管腔明显扩张,2h扩张最为显著;30min可见血管出芽增生,2h见内皮细胞间隙缩小,第3天血管出芽和内皮细胞增生仍显著,内皮细胞连接紧密,血管基膜完整。对照组:治疗前后毛细血管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后第3天见血管出芽增生,而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血管基膜不完整。结论VAC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出芽增生,并加强内皮细胞间的连接,促进血管基膜恢复完整,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封闭负压引流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VAC)对创面微循环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左耳创面为治疗组,给予VAC治疗;右耳创面为对照组,给予油纱敷料包扎.于各时间点切取创缘皮肤含皮下组织,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改变.结果 VAC组治疗10 min,毛细血管腔明显扩张,2 h扩张最为显著;30 min可见血管出芽增生,2 h见内皮细胞间隙缩小,第3天血管出芽和内皮细胞增生仍显著,内皮细胞连接紧密,血管基膜完整.对照组治疗前后毛细血管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后第3天见血管出芽增生,而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血管基膜不完整.结论 VAC能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出芽增生,并加强内皮细胞间的连接,促进血管基膜恢复完整,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