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髋关节术就是用人造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47.1%[1].多因手术血流缓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凝处于高凝状态三大因素所致,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较好,如延误治疗时机,除可造成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后果外,还可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因栓子脱落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9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水平,并统计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术前2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 对3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预防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在实施预防护理过程中,37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TH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36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96例,围手术期给予LMWH预防性治疗.术前及术后第7~14天,两组患者均行患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评价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 未用药组中有8例DVT阳性,DVT的发生率22.2%,用药组中有9例DVT阳性,发生率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未发现术中、术后出血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LMWH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THR术后DVT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障碍,已公认是一种严重的外科并发症。吕厚山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发生率为47.1%,全髋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为40%,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3.8%。国外资料也认为DVT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系统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6—2018-01间在淮滨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患者。将2015-06—2016-12间入院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将2017-01—2018-01间入院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术中系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术中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韦丽琴 《中国科学美容》2011,(16):118-118,128
目的探讨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5例老年股骨头坏死与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使血压、血糖接近正常范围内,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5例患者未发生DVT(91.67%),5例出现轻度DVT(8.33%)。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两种药物对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例98例进行分析,评价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比较 PT、APTT、PLT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在预防DVT形成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 PT、APTT、P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的疗效与安全性上效果相近,利伐沙班服用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DVT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症状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机械性预防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DVT的发生机制及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纳入60岁以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排除凝血异常者,共124例,对研究者设盲,按抗凝药物不同以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序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1例,比较术后5周深静脉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各组药物费用。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术后5周总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各组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067,P>0.05),各组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阿司匹林组抗凝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其他3组(t=16.472,P<0.001)。 结论阿司匹林单独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对DVT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症状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机械性预防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DVT的发生机制及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 thrombosis,DVT),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及远期的深静脉功能不全。吕厚山等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本院1993年以来进行髋关节置换术140例,其中80例采用中药加推拿预防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51例人工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检,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术后采用以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术后48h,第4、7天复查彩超,阳性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分析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结果51例人工髋术后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8%,未见症状性肺栓塞。结论对人工髋术后采取以低分子肝素抗凝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6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DVT的发生率、症候积分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加强围产期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7-01-2018-06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因素,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2例(4.00%)下肢DVT,均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有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对有高出血风险、需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58例,采用基本预防和下肢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物理预防。主要观察双下肢肢体颜色、肿胀、疼痛等病症,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58例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中5例发生患侧肢体疼痛、肿胀,3例无症状、体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共8例,发生率13.65%。结论有高出血风险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间歇性气体压缩装置,正确使用、仔细观察并有效解决应用中的问题,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顾海伦  王欢  段景柱 《中国骨伤》2007,20(9):611-613
目的:分析影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112个关节)人工全髋置换术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55例,女43例;平均年龄59.12岁(41~81岁)。术前及术后7~10d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对17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发生DVT41例,DVT发生率为41.84%(41/98),其中无症状DVT患者占58.54%(24/41)。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VT相关的因素有5个,其中年龄、肥胖及肢体延长大于2cm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分别增加到1.952、3.349及7.376倍(P<0.05);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使术后发生DVT的可能性减少到原来的0.132和0.265(P<0.01)。结论:年龄、肥胖及肢体延长大于2cm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而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是减少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关节置换术后无症状DVT的大量存在,提示术后最好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一旦有DVT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2~7月48名患者51例全髋置换手术病例,术前和术后第7 d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分析15项临床因素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有无相关性.[结果]经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51例手术有17例发现DVT,全部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DVT发生率33.3%;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47.1%(8/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输血总量大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TG)高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OR(Odd Ratio)值分别为:116.597、1.01和37.249(P<0.05).[结论]女性,年龄大,肥胖,血清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升高,"O"型血、输血总量大,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高(relative risk,RR>1);年龄≥65岁、输血总量大和血清甘油三脂水平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术后应控制输血量,需要大量输血者采取少量多次输血;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和B超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6例病人患者术后的血流指标与术前相比,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达78.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单纯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系统(IPCS)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IPCS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从术前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0.2ml/d,皮下注射。IPCS组术后立即使用IPCS治疗,每天5h,术后14d内持续使用。每个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3、7d各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测定。结果肝素组和IPCS组发生DVT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均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IPCS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DVT形成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