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3例新生儿黄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3例新生儿黄疸均顺利完成蓝光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光疗期间,未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并发症,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降低皮肤损伤、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新生儿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72例新生儿实施腋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72例新生儿均一次成功完成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 26±1. 12) d,留置期间仅出现3例(4. 17%)液体外渗。未发生静脉炎、堵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及意外。结论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新生儿,选择腋下静脉留置针并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可促进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并减轻患儿疼痛、临床护理工作量和降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选取40例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均予以优化治疗环境、严密测量体质量及黄疸指数,并强化预防不良反应的风险管理等优质护理干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均及时发现和处理后停止。未发生皮肤擦伤、眼罩脱落等和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时患儿家长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01—2017-07间在河南省中医院实施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干预、胃肠道准备、病情监测、管道管理、饮食调理等整体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15±13.9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84±0.63)d,全胃切除胃管拔除时间(3.56±0.22)d,远端胃切除胃管拔除时间(6.42±0.76)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8.52±1.75)d,术后进食时间(7.11±0.91)d。术后出现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2例、肠梗阻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2.30±2.62)d,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围术期间,规范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10间濮阳市中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3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引流期间均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心理支持、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有效疼痛干预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的VAS评分为(2.33±0.61)分,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7.28±2.49)d。引流期间32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肺不张,经对症处理后顺利复张。未发生胸腔感染、出血及心率衰竭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0.12±6.08)d。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100.00%。结论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黄疸指数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300例产科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抚摩护理,检测记录每天的黄疸指数,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黄疸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中西药结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 L)分三组,分别给予A组茵陈五味汤,B组茵陈五味汤加光疗等,C组酶诱导剂、白蛋白、光疗等.结果:3组患儿血胆红素降至85μmol/L以下所需天数为:A组(5.5±3.6)d,B组(4.6±2.7)d,C组(6.0±4.5)d,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B组与A组及C组比较以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0.01).  相似文献   

8.
郑春茜 《护理学杂志》2006,21(19):29-29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结合中药泡洗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胆红素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观察组为5 d,对照组为7 d.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洗的方法可促进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吸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多功能生命监护仪监测下,对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结果 患儿平均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468.36±55.25)μmol/L下降至换血后的(227.78±41.42)μmol/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能迅速降低胆红素,改善患儿预后;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在新生儿先心病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护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13例发生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先心病术后新生儿,在伤口彻底清创和静脉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采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患儿伤口进行精细化管理。结果 13例手术结束至诊断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时间为5~17(8.73±3.84)d;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治疗6~18(11.92±3.48)d;手术至完全愈合16~40(25.35±7.41)d。1例大动脉转位患儿行Switch术后第20天心脏骤停死亡;其余12例患儿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辅助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24~64(44.62±13.51)d。出院后门诊或微信随访,没有因伤口相关问题再次入院。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微氧渗透技术处理伤口安全有效,能促进胸骨切口深部感染伤口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1.
对37例ICU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在遵医嘱做好用药及病情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心理、环境、呼吸道及鼻饲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治疗期间出现局部感染和出血各1例,未发生皮下气肿、计划外脱管、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症状消失时间为(6.16±2.26)d,ICU转出时间为(7.20±2.26)d。护理总有效率为94.59%。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1.8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体会。方法对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胃肠减压期间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生理等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8. 44±0. 82) d,胃肠减压期间均未出现自行拔管等意外。自我舒适感觉良好率为92. 00%,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 00%。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开展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不适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阑尾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8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患儿围术期实施心理沟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切口与管道及饮食等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4.20±0.6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4/80),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8.75%(79/80)。结论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患儿精心做好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7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住院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一般情况的观察与护理,机体液体平衡的管理和胆红素水平的监测,为治疗提供保证.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8例全部治愈出院,核黄疸患儿也未留下后遗症.结论:不管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只对患儿病情能做出准确的预期判断,采取合理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8-02间在郑州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60例阑尾炎患儿,予以术前心理支持、术后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改善疼痛及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儿手术进程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5.20±6.18)min,术中出血量(16.11±4.24)m 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4.32±5.61)h,住院时间(5.72±0.64)d。未发生穿刺孔感染,腹腔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00%。结论对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儿,围术期做好综合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和获得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6.
比较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3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38例行腹腔镜Soave术(A组),118例行经腹Soave术(B组)。A、B两组356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9.8±3.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1.5)d,术后发生便秘2例、大便失禁1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2例、肠梗阻3例,未发生肛门狭窄。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6.2±4.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2±3.1)d,术后发生便秘7例、肛门狭窄6例、大便失禁5例、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6例、肠梗阻8例。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创伤小、康复快、术后进食早、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点,且手术安全可靠,具有一定优越性,更适用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围手术期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0例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8 min,手术出血量20~80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0±0.82)d,住院时间(5.20±1.22)d,2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和皮下气肿,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00%)。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护患间建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境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2例患者,围术期行心理、疼痛、康复宣教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2.36±0.75)h,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VAS)分别为(2.70±0.40)分、(2.40±0.30)分。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肩背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未发生腹腔出血、尿潴留等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为(5.76±0.62)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7.62%。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间认真做好心理、疼痛等整体护理措施,对保证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心内畸形的一期手术矫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采用经胸骨正中切口下一期手术矫治IAA合并心内畸形新生儿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6~26(15.9±5.8)d。A型14例,B型7例。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端侧吻合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结果机械通气时间14~809(237.8±179.7)h,体外循环时间92~174(132.6±2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118(70.9±18.8)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5~60(28.8±15.5)min,住院时间4~52(28.0±12.1)d。住院期间死亡3例(14.3%),分别因手术后败血症、肺动脉高压危象、心脏骤停而死亡。18例新生儿生存,随访3个月至11年,超声检查示患儿术后心功能良好。结论新生儿IAA合并心内畸形采用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矫治减少了手术次数,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新生儿无陪护病房60例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5%聚维酮碘溶液+冰生理盐水浸润无菌纱布湿敷干预,并开展相应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调查两组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70.0%,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4.26±1.1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7.92±1.52)天,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