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体温是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50%~70%[1]。人体正常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为36.5~37.5℃,临床上常将核心温度为34~36℃定义为轻度低体温[2]。有研究显示大约50%的手术患者核心体温<36℃,33%患者核心体温<35℃[3]。术中低体温可导致  相似文献   

2.
<正>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中心体温低于36℃定义为低体温。研究显示围手术期低体温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50%~90%的手术患者会发生围手术期低体温[1-2],国内有文献报道50%~70%的患者术中会出现低体温[3]。围术期低体温会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心律失常、出血、伤口感染、复苏时间延长等,增加围手术期并发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  相似文献   

4.
围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低体温,其发生率为60%~80%[1].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体温下降是一种常见现象.据报道[2],在肝移植中通常无肝期患者体温有显著降低,在新肝时降至最低,有时低至32.3~33.0℃.所以本实验主要观察的是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和新肝期体温变化.  相似文献   

5.
充气预热在预防病人术中、术后低体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指在手术中体温低于36 ℃.有资料显示,50%~70%的病人在术后体温降低1.0 ℃~1.5 ℃[1].围术期低体温主要是由于麻醉抑制了人体自身正常的温度调节功能;手术中胸腹腔暴露于低的室温中(手术室温度常规19 ℃~22 ℃);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莉莉 《上海护理》2006,6(1):39-40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患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而忽视了它对机体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术中低体温,尤以体外循环手术、开胸手术的病人更易发生,腔镜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也不容忽视。以往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预防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遵循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认知水平、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士对质量审查指标的执行率。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10~100(40.03±13.55)分和65~100(85.12±9.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分别为47.83%和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佳证据应用前,手术室护士对审查指标17的执行率为98.55%、审查指标16的执行率为76.81%,其余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在50%以下;最佳证据应用后,审查指标1~9、11~15、18的执行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集束化预防低体温策略在成人择期手术患者中应用后,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并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体温是人体重要生命体征指标之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核心体温为(37.0±0.4)℃,恒定的体温是机体各个器官维持正常运作的生理基础,而人体在麻醉状态下,体温很难维持在正常水平[1]。研究[2]显示,围术期患者轻度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引起患者围术期体温下降的因素很多,如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类型、输血、输液及术中大量冲洗液等。围术期低温能够引起  相似文献   

10.
正围手术期患者的体温变化是影响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的一大重要因素,其重要性早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所证实。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约为50%~70%[1],通常体核温度在34~36℃时称为轻度低体温[2],而低体温将导致一系列的手术并发症。本研究将129例行平卧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探讨常规术中保暖、手术过程使用充气式加温系统及全程体温维持3种不同方式的术中保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低体温(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IPH)是指围手术期核心体温小于36.0℃。有研究显示,由于围手术期环境温度、躯体暴露、麻醉、术中出血、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可达50%~70%[1]。而低体温会降低代谢率,减少心输出量,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延长由肌松弛的持续,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并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同时,低体温是失血性休克病人出血和病死率增加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是目前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对76例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探讨体温保护对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核心体温是指人体血液和深部器官的温度,人体核心体温正常范围为36.5~37.5℃。围手术期低温是指核心体温36℃~([1]),有研究~([2])指出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高达60%~90%,围手术期低温对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增加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延长凝血时间、增加手术切口感染概率等~([3]),对于体温36℃的患者来说,如果患者平均体温相差  相似文献   

13.
围术期病人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术期人体温度受到麻醉剂的抑制,同时由于病人暴露于低温环境中,导致深部体温低于36℃,即低体温.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1],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现将围术期影响病人体温变化的因素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核心温度的正常范围在36.5~37.5℃,通常将核心温度在34.0~36.4℃时称之为轻度低体温。正常情况下,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2个过程的动态平衡。在麻醉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围手术期机体的产热过程被抑制,散热增加,体温调节机制被破坏,导致患者普遍存在体温下降现象,轻度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有研究发现,在常规手术中,患者的体温往往低于36℃,  相似文献   

15.
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 ,大约 5 0 %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 36℃ ,[1] 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 37℃。[2 ] 中心体温指机体内部的温度 ,[3 ] 在正常状态下相当稳定。[2 ] 对人体这一恒温机体而言 ,轻度低温 (34~ 36℃ )是一种不良刺激 ,机体会作出一系列应激反应。[4 ,5] 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手术间的低温环境、大量输入室温下的液体、较长的手术时间、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等。据报道 ,成人静脉输入 1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 ,中心体温下降约0 .2 5℃。[1] 低…  相似文献   

16.
手术中期病人低体温原因分析与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手术中期指病人进入手术室至手术完毕转入复苏室之前这段时期[1].术中低体温根据程度可分为轻度34~35.9℃、中度32~33.9℃、重度<32℃[2],根据类型可分为控制性和非控制性.控制性低体温适用于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手术的低血流期,以降低基础代谢的需要而保护重要器官;非控制性低体温能引起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即使是轻度低体温(34~36℃)也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线体温传感器iThermonitor~?在手术病人核心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2月胸外科、神经外科手术病人226例,术前在病人腋窝处粘贴无线体温传感器iThermonitor~?监测病人的核心体温,记录手术病人低体温发生率、围术期体温变化及相关因素、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胸外科手术病人低体温发生率为70. 83%,体温跌幅范围为0. 008~2. 883℃;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低体温发生率为73. 59%,体温跌幅范围为0. 007~2. 789℃。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体质指数(BMI)、年龄是胸外科手术病人体温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长、BMI是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体温的影响因素。胸外科手术病人发生低体温,术后住院时间与费用增高;神经外科手术病人发生低体温,术后住院时间与费用减少。[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病人情况,采用智能化监测方法进行全程链式体温管理,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围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指在手术中体温低于36℃。有资料显示,50%~70%的病人在术后体温降低1.0℃~1.5℃。围术期低体温主要是由于麻醉抑制了人体自身正常的温度调节功能;手术中胸腹腔暴露于低的室温中(手术室温度常规19℃~22℃);手术中大量失血和输液(室温液体)从人体带走热能;术中胸腔、腹腔大量液体的灌洗。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是指将个体的肢体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另一个体,供、受者属于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有文献报道,50%~7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而在骨科手术中尤以同种异体移植的患者更易发生。身体中心的温度在32~36℃属于低体温。导致同种异体移植的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因素很多,而低体温能够使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其中任何一点因素的存在都将大大增加移植的肢体产生排斥反应的概率,从而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对于此类疾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低体温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1],而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发生低体温,据文献报道大约50%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2],对人体这一恒温机体而言,轻度低温(34~36℃)是一种不良刺激,机体会作出一系列应激反应[3,4]。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有效调节和保持恒温能力差,故在围手术期婴幼儿的低温发生率很高[5],对人体生理功能和术后康复影响大。1低体温的原因分析1.1 麻醉引起低温全身麻醉后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受抑,代谢下降,而散热增加,加上肌松药的应用使肌肉丧失作为产热器官的功能,因而机体较难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