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78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同步动态观察局部解剖结构及操作过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盲插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分析超声引导穿刺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9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按照提高一次穿剌成功率的技术要点进行操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穿剌置管成功,其中244例1次穿刺成功(244/297,82.15%),30例第2次穿刺成功(30/297,10.10%),23例第3次穿刺成功(23/297,7.74%)。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45/297),31例因导管贴壁导致引血不畅流量不足。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可极大提高穿剌的一次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78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30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a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9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同步动态观察局部解剖结构及操作过程,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盲插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盲探法与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的区别.方法:将60例需行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术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穿刺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穿刺所用的时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四种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医疗技术,但各种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劣,现就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高频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颈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穿组(41例)和颈穿组(48例),颈穿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穿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颈内静脉穿刺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在婴儿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年龄30d~1岁,体重3.70~12.0 kg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将颈内静脉置于屏幕中央,用18G BD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置静脉外套管后,放入引导钢丝,然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B组)选择右颈内静脉中路或后路,用18G BD静脉留置针穿刺,回血通畅后经静脉外套管置入引导钢丝,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记录两组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穿刺总成功率100%,明显高于B组的80%(P<0.05);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显著高于B组的65%(P<0.01);A组无失败病例,B组失败率20%;A组的穿刺并发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婴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提高了成功率,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并缩短穿刺置管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穿组(41例)和颈穿组(48例),颈穿组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穿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王管。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9.
徐杰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1):136-137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160例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完成时间。结果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一次进针成功率高,且完成时间短。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体表解剖法比较、探讨术前超声定位与术中动态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急诊血液透析患者的价值。方法:拟行急诊血液透析患者90例,ASAⅡ~Ⅳ级,随机分为3组,(n=30),所有患者均去枕平卧,头左偏30°体位,于环状软骨平面穿刺。A组:体表解剖法组,依据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行右颈内静脉中路法穿刺置管。B组:超声定位组,术前超声定位,并标记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超声动态引导组,使用便携式彩超定位,全程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记录穿刺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早期穿刺并发症等情况。结果:C组1例失败,B组有2例失败,A组5例失败。与A组比较,C组穿刺次数少(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P〈0.01),无误穿动脉(P〈0.05),但穿刺时间最长(P〈0.05)。与B组比较,C组操作时间更长(P〈0.05)。结论: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前常规超声定位,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解剖变异或穿刺困难者宜采用超声实时引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穿刺架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中的作用。方法 124例患者在超声穿刺架引导下沿颈内静脉置入三腔或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 124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且无明确并发症。结论 超声技术与穿刺架引导的结合使得颈内静脉置管变得安全、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和穿刺失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一种新的颈内静脉置管与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置管进行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心脏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一种新的途径行颈内静脉置管,Ⅱ组高位前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记录总穿刺成功率、一次试穿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位置,并均于术后x线摄胸部平片.结果 Ⅰ组穿刺总成功率100%,一次穿刺成功率93.33%,均显著高于Ⅱ组(93.33%和60.00%)(P<0.01),Ⅰ组患者无误穿动脉、气胸、血胸及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新的穿刺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安全性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等特点,是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胡美云  岳顺  陆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20-1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86例需行PICC置管但血管条件差的惠者随机分为现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3 cm处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44/44),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观察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在患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差异.方法 将53例行心脏外科或消化道手术的患儿(0~36个月)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U组,28例)和体表定位组(L组,25例).前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者使用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记录两组成功率、穿刺时间、试穿次数及并发症.结果 U组一次成功率为96.43%,明显高于L组的80% (P<0.05);穿刺相关并发症U组仅3.57%,明显低于L组28%(P<0.01),同时U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L组(P<0.05),穿刺次数明显少于L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应用于患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对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需行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66例,随机分为2组,即超声引导组与对照组。超声引导组(188例)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178例)根据体表标记盲探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比较2组之间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18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188/188);对照组178例患者中有5例置管失败,置管成功率为97.1%(173/1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声引导组有181例(占96.2%)患者一针穿刺成功,对照组有95例(占53.3%)患者一针穿刺成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组无一例患者发生误伤动脉、血肿、假性动脉瘤及气胸,对照组有12例患者误伤动脉,5例发生血肿,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无患者发生气胸。结论超声引导可提高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长轴平面、短轴平面和斜轴平面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穿刺引导平面。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医学部EICU收治的患者180例,男94例,女86例,年龄34~82岁,按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分为短轴平面组、长轴平面组和斜轴平面组,每组60例。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三种不同的引导平面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记录三组刺入目标血管时间、总穿刺时间、穿刺针进针改变方向的次数、穿刺点数量和置管成功率。记录三组颈内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气胸、血肿和误穿动脉)。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短轴平面组和斜轴平面组刺入目标血管时间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长轴平面组,斜轴平面组刺入目标血管时间和总穿刺时间明显短于短轴平面组(P0.05);三组穿刺点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轴平面组进针改变方向次数最多,斜轴平面组进针改变方向次数最少(P0.05);斜轴平面组误穿动脉发生率明显低于长轴平面组和短轴平面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气胸、血胸。结论与长轴平面和短轴平面比较,使用斜轴平面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可降低危重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误穿颈总动脉的风险和缩短穿刺时间,是安全而有效的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CVC置管的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对照组112例行常规CVC置管,超声组128例在超声导引下行CV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穿刺时相关并发症(误穿动脉、血肿、臂丛神经异感、气胸血胸、交感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结果超声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19%,置管总成功率为100%,穿刺时误穿动脉、血肿、臂丛神经异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36%,置管总成功率为92.86%,穿刺时误穿动脉、血肿、臂丛神经异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25%、8.92%、5.36%;超声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0.63%、84.38%,对照组67.85%、51.7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CVC置管相比,超声导引下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高,患者置管时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月~6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声定位组(D组):使用便携式B超仪在颈部以二维超声图像确定颈内静脉位置进行穿刺;对照组(C组):以传统的颈内动脉搏动的外侧为标志进行穿刺。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D组超声图像的颈内静脉走向与同侧乳头的关系。结果 D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穿刺次数和操作时间显著少于C组(P<0.01),误穿颈动脉并发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超声定位在小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和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迷你中线导管置管方法。方法 将130例拟行迷你中线导管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法,导管留置于前臂浅静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导管留置于上臂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64例、观察组63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85.94%);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气道加压对全麻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方法 需要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全麻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0)和气道加压组(P组,n=65).超声引导下于环状软骨平面,C组在暂停机械通气时、P组手控呼吸维持气道压力20 cm H2O时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暂停机械通气时测定两组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穿刺成功后CVP,P组患者气道压力20 cm H2O时测定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CVP,记录穿刺次数、颈内静脉管壁至皮肤的最短距离、进针深度、进针和退出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情况,气道加压前测定HR和MAP,并记录气道加压过程中的最低值,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情况.结果 P组气道压力20 cm H2O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和CVP较气道加压前增加(P<0.01);与C组比较,P组进针深度降低,1次穿刺成功率、30 s内穿刺成功率、进针过程中回抽血液通畅率升高(P<0.01),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气道加压有助于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