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美荣 《全科护理》2021,19(3):418-421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行早期喉癌手术的21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6例病人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4例(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基础疾病、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手术方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留置引流管、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除、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住院时间、术前器官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早期喉癌手术病人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临床应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对策,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喉癌术后呼吸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对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40例行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的术后呼吸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喉癌患者(23例气管造瘘,17例气管切开)住院期间均无呼吸道感染发生,伤口均I期愈合。结论喉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精心护理对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入住本科心胸外手术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抽烟史、手术时间≥3 h、气管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 d、使用抑酸药物、恶性肿瘤等。结论根据心胸外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病理检测确诊,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3例。收集患者手术方式、性别、年龄、留置胃管、颈部清扫、饮酒史、使用呼吸机、吸烟史、应用抗菌药物等临床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比66.67%;革兰阳性菌6株,占比28.57%;真菌1株,占比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术后营养支持较差及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提早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8例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观察组和32例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是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被动的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SAPSⅡ评分﹥25、既往空腹血糖≥8mmol/L等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减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2%,占耳鼻咽喉科肿瘤的11~22%。全喉切除术是目前治疗Ⅲ~Ⅳ期喉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全喉切除手术范围大、常规行气管切开造瘘、病人均需带管出院等,容易发生创口感染、气管堵塞致呼吸困难及肺部并发症,故做好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成为全喉切除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2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全喉切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呼吸道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喉癌病人术后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6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32例早期喉癌病人的完整病例资料,进行术后医院感染的调查与住院病志的调查与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132例病人中,术后出现医院感染20例,发生率为15.2%。术后感染部位主要是切口(8例),其次为呼吸道(5例)和咽部(3例)等。20例病人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7株。全喉切除术、吸烟、临床分期Ⅱ期、糖尿病史、手术时间4h是影响喉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手术时间4h、全喉切除术是影响早期喉癌病人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感染多为切口感染,病原菌多为感染革兰阳性菌,糖尿病史、全喉切除术、手术时间4h为主要的易感因素,要积极进行预防性护理。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气管插管患者急诊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及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698例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例,感染率为6.88%。从48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59株,含40株革兰阴性菌、17株革兰阳性菌和2株真菌。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吸烟史、误吸、留置胃管以及气管插管≥2次是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喉癌患者手术后感染状况,针对发生感染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后的感染状况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后感染患者22例,感染率为16.92%;术后感染患者部位主要有手术切口、咽部、呼吸道、皮肤以及泌尿系统,但以手术切口居多; 22例术后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8株病原菌,包括9株革兰阳性菌、7株革兰阴性菌以及2株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果显示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全喉切除术、有糖尿病史和手术时间 4 h(P 0. 05)。结论早期喉癌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手术切口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且全喉切除术、有糖尿病史以及手术时间 4 h为早期喉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气管切开喉裂开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声门型喉癌T1期患者15例,巨大声带息肉患者8例(共23例,均行喉裂开术,未做气管切开),根据病变性质行开放式喉小部分切除术或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进行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口腔护理,观察其病情进展。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术后窒息或出血,全部患者避免了术后气管切开,效果良好。结论以气道为中心的术后护理有效地配合了无气管切开的喉裂开手术患者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患者的悲观情绪,对于临床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92例接受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留置胃管、是否输血、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有无肺部疾病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11例(11. 9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留置胃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肺部疾病为影响喉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留置胃管、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合并肺部疾病为喉癌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择期喉癌手术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护理人员与术者紧密配合,缩短手术整体时间,且术后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早拔出胃管、撤离呼吸机,恢复肺部自主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合并肠梗阻未发生感染患者80例作为未感染组,发生感染患者80例作为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类型(胃全切除术)、手术季节(夏秋)、术中输血、体质指数、TNM分期(Ⅲ~Ⅳ期)、放置引流管、ICU住院、手术时间(≥2 h)以及住院时间长均为导致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2 h、于夏秋季节进行手术以及体质量指数≥28或18. 5均为导致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出现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ICU住院、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2 h、于夏秋季节进行手术以及体质量指数≥28或18. 5均为导致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出现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以上危险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胃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改良气道灌洗加拍背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4例喉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操作前后2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戴管时间和戴管时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操作前及操作后2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自身前后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戴管时间及戴管时间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气道灌洗加拍背能有效帮助喉癌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患者排痰,降低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戴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风险的识别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切开术。调查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并检查菌群分布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既往病史、意识状态、手术史、抗生素使用时间10~20 d、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 7 d均为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行气管切开术后第9天细菌感染患者比例(86. 31%)最高,其次为第14天(78. 57%)、第4天(42. 86%)、第1天(5. 96%),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0. 05)。行气管切开术后,细菌主要分布于下呼吸道分泌物部位,口腔、医护人员手部、呼吸机湿化瓶等部位细菌所占比例较低。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共有30种细菌,其中占比较高的前10位细菌感染率与其他细菌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科学的统计方法与微生检测能够有效识别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素,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瘢痕性喉狭窄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原发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治疗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发现术后并发瘢痕性喉狭窄25例。查阅病历资料,获取患者性别、年龄、术后放疗、吸烟史、并发肺部感染、胃食管反流、切除杓状软骨、合并糖尿病、肿瘤位置等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确定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瘢痕性喉狭窄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放疗、胃食管反流、并发肺部感染是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瘢痕性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术后放疗、胃食管反流、并发肺部感染会增加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瘢痕性喉狭窄的发生风险,需要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降低瘢痕性喉狭窄发生率,改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7.
15例老年喉癌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996年对15例≥65岁的老年喉癌患者进行全喉或半喉切除术。针对老年患者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严格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15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说明加强老年喉癌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呼吸道等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例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其余病人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至2.5年,死亡1例.[结论]加强喉癌病人行不做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例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心脏骤停、纵膈脓肿的护理。患者水平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纵隔感染、心脏骤停,在积极抢救、治疗、护理后,于术后76天康复出院。在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病情观察及应对、营养支持及血糖管理、呼吸机气道管理、注意用血安全,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尤为重要。此外,加强糖尿病病人的术前管理,控制血糖、加强营养、纠正营养不良、增强体质,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例气管切开前采集患者颈部皮肤,切开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集下呼吸道痰液、切口处、口腔、咽部、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吸引器引流管、呼吸机管道接口处、呼吸机湿化瓶、气管切开套管内及护理人员手部共12处,样本送细菌室检测及培养。采用Stata9.0统计应用软件对临床资料和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95%,术后不同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P〈0.01)。不同时间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仪器管道、患者口腔、咽部、气管切口处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护理人员手部、空气、物体表面无明显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高发时间为术后10d以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与以呼吸机为主的仪器管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