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肌瘤复发率、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的效果。方法将76例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例中转开腹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 a。观察组肌瘤残留、复发及成功妊娠率等均优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创伤小、复发率低、术后生育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01-2018-01间在郏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行传统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腹腔镜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其间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且不会增加术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方法本组6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妊娠结局、术后并发症、肌瘤残留率与肌瘤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肌瘤残留率和肌瘤复发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SM)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妇产医院2018-12—2021-01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SM组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TAM组),每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12个月)肌瘤的复发率、有生育要求患者的自然妊娠和成功分娩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LSM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LSM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M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T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间的肌瘤复发率、有生育要求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和成功分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M和TAM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LSM具有创伤轻、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2组肌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而且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6-02—2018-01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58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在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病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其间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明显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肌瘤剔除术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肌瘤复发率及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患者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0-02间西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联合组实施腹腔镜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随访12个月期间的月经恢复正效果、肌瘤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月经来潮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其间联合组患者的术后病率、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率和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以及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低等优势。而且不影响月经恢复正常效果和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子宫肌瘤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剔除肌瘤的数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剔除肌瘤的数目较少,但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8-02间在睢县人民医院接受肌瘤剔除术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2014-02—2015-12间行经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1—2018-02间行经阴道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肌瘤剔除数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抗生素应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小(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良好的效果。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合理把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可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接受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患者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01间手术治疗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0例和经腹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盆腔粘连情况优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根据医院条件及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行肌瘤剔除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中无中转开腹病例。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且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用开腹镜肌瘤剔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34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热病率均少于或低于开腹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特殊情况下施行阴式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assis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VALM)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5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48例,其中24例行阴式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较大子宫肌壁间(6~8 cm)近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下段肌瘤3例、子宫腺肌瘤术前彩超误诊为子宫肌瘤4例、对于子宫肌瘤粉碎后取出有顾虑强烈要求完整取出肌瘤者5例、子宫肌瘤囊性变4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阴式辅助顺利完成手术。2例术中触诊发现术前超声未提示肌壁间直径约1 cm肌瘤结节3枚,行剔除术。无中转开腹、临近脏器损伤。术中出血量50~120 ml,(75.4±22.1)ml,手术时间40~90 min,(63.5±14.7)min。无术后发热、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专人定期电话随访2~51个月,(38.1±12.9)月,均无复发。结论 VALM安全可行,可以拓展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并作为困难腹腔镜手术的一种补救措施,避免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9.
腹式、阴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目的评价腹式、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89例(腹式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阴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2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23.7±56.7)min,手术时间最长;腹式组次之,为(90.5±31.1)min;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为(60.7±20.5)min;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与腹式组之间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多于阴式组(P<0.05);腹腔镜组与阴式组之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轻于腹式组(P<0.05).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等优点,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适应证更为广泛,剔除的肌瘤平均重量最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中转开腹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595例接受L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M中转开腹率为4.7%(28/595)。宫颈肌瘤及阔韧带肌瘤的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子宫体部肌瘤(χ2=13.732,P=0.000;χ2=10.298,P=0.000),直径≥8 cm肌瘤的中转开腹率显著高于直径<8 cm肌瘤(P=0.029),单发肌瘤和多发肌瘤的患者中转开腹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0,P=1.000)。LM中转开腹原因:肌瘤位置特殊致操作困难13例(46.4%),术中大出血8例(28.6%),严重盆腹腔粘连5例(17.9%),恶性肿瘤2例(7.1%)。结论子宫肌瘤位置特殊是LM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技术,术前充分评估病情,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可降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