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高眼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0例(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高眼压患者实施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0例(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高眼压患者经降眼压等药物治疗,41例眼压恢复正常,出院时眼压高9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1例,角膜溃疡2例,感染性角膜炎2例,角膜植片混浊2例,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结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高眼压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高眼压患者角膜内皮及视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高眼压对感染性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50例患者(260眼)感染性角膜溃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疗的临床资料,最大溃疡边缘距角膜缘约2mm,未穿孔,随访时间最少半年,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观察指标有:术前患眼的炎症程度、术前眼压、术前视力、术后眼压、植片直径、移植片上皮完整性、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排斥反应、植片的透明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前合并高眼压的感染性角膜溃疡行PKP60眼和术前眼压正常的感染性角膜溃疡行PKP200眼。术后经6~36个月的随访,高眼压组与对照组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眼数分别为42眼(70%)和24眼(12%)。术后短期内(1~3个月)植片透明率高眼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上皮缺损92眼,高眼压组32眼(53.33%),对照组60眼(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8,P<0.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D者90眼,其中高眼压组39眼(65.00%),对照组51眼(25.50%);最佳矫正视力0.05~0.1D之间86眼,高眼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眼(22.00%)和72眼(36.00%);0.1~0.3D65眼,高眼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眼(8.33%)和60眼(30.00%);视力≥0.3D者19眼,高眼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眼(3.33%)和17眼(8.5%)。术后发生移植排斥反应20眼,高眼压组9眼(15.00%),对照组11眼(5.50%)。结论高眼压是影响PKP术后效果的危险因素,溃疡早期积极控制炎症、降低高眼压发生率是提高PKP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对37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相关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37例患者未再次发生创口裂开。结论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饮食、行为指导,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出院随访,有助于预防并控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使因角膜病致盲的病人重见光明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供体材料紧缺,手术并发症较多等原因,严重影响了该手术的开展。自1988年以来,术前由护理人员协助用小儿血压计定量压迫眼球,充分降低眼压,并配合其他术前处理,使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6.
7.
现对我院近几年所实施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随访8个月以上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眼科有效的复明手术之一,是用一定大小的全层异体角膜片移植于患眼,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疾病,使病人解除痛苦,重见光明。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术前准备 1.材料准备: (1) 无菌手术包一个:摘取尸眼时一般需要下列器械和敷料:开睑器、有齿镊、无齿镊、视神经剪、组织剪各一把、洞巾1—2块、纱布、棉球若干、装尸眼的大口瓶2个,消毒备用。 (2) 0.1%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500~1000毫升可淋洗1~2只尸眼。 (3) 尸眼摘取后的保存:一般在0.5~1.5小时内,按无菌操作要求,取出创伤致死后或死于非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眼压仍高,导致手术失败,需联合用药及再次手术,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视功能。因此,正确分析术后高眼压原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是其关键。现将本院发生的25例(25眼)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青光眼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眼压仍高,导致手术失败,需联合用药及再次手术,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视功能.因此,正确分析术后高眼压原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是其关键.现将本院发生的25例(25眼)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继白内障术后又一复明手术之一,不论是术前已经存在或是术后发生青光眼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对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国外有许多学者进行探讨,但国内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现将我院49例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与青光眼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为准确动态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了解角膜厚度改变与移植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DGH1000 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30 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角膜进行定期测厚,并进行裂隙灯及视力检查。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 周时角膜厚度明显增加,此后渐降,3 个月时基本接近正常。当出现排异反应时角膜厚度显著增加,且比临床排异征象出现要早2 周左右,排异反应越重角膜厚度增加越显著。如果角膜厚度增加持续3 个月以上,角膜植片将发生不可逆性混浊。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厚度的测定有预后价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进行定期的角膜厚度测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在术前术后需联合应用乙酰唑胺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给予消炎、控制眼压治疗,上述药物均可导致体内钾丢失,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氯化钾控释片口服。本文介绍1例患者因角膜植片术后排斥而长期服用环孢素胶囊治疗,在二次手术后继续服用环孢素胶囊,未用氯化钾控释片,因环孢素胶囊与氯化钾控释片的药物相互作用可引起血钾升高,未用任何补钾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影响因素,并就总结和分析影响因素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收治的54例择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患者住院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并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患者中有7例(12.96%)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FIGO分期III-IV期、异体输血;经菌群实验发现共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其中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护理应就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自体血回输和胰岛素治疗等方式预防卵巢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针对已经存在切口感染患者应根据菌群分布和耐药菌试验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吴斌  苏娜  程凯  胡海波  柳汝明  唐尧 《华西医学》2009,(6):1365-1368
目的:评价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对比皮质激素单用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m,SCI,Cochrane图书馆,CBM,CNKI数据库,纳入皮质激素联用环孢素对比皮质激素单用防治PKP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报道,1篇A级文献,B、C级各2篇。Meta结果: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95%CI 0.14-0.65);对既发排斥反应的逆转,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CI 0.93-1.42)。结论:基于当前证据,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防治PKP术后排斥反应疗效并不优于皮质激素单用。  相似文献   

18.
吴斌  苏娜  程凯  胡海波  柳汝明  唐尧 《华西医学》2009,(8):1912-1915
目的:评价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对比皮质激素单用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m,SCI,Cochrane图书馆,CBM,CNKI数据库,纳入皮质激素联用环孢素对比皮质激素单用防治PKP术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报道,1篇A级文献,B、C级各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95%CI 0.14-0.65);对既发排斥反应的逆转,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CI 0.93-1.42)。结论:基于当前证据,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防治PKP术后排斥反应疗效并不优于皮质激素单用。  相似文献   

19.
正白内障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晶状体浑浊、视力下降的一种临床常见眼病。相关调查~([1])显示,白内障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的方法~([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有晶状体囊内摘除术、晶状体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吸除术等~([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手段~([4])。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传统白内障手术比较,具有较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