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1例高龄急诊胆囊炎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两种手术方法治疗,LC组53例,OC组48例,观察手术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LC组明显优于OC组。结论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行LC并发症少,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差异。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80例行腹腔镜手术(LC组),20例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LC组手术后整体疼痛程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切口美容效果(切口长度)显著优于OC组(P0.05);LC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显著短于OC组(P0.05),且手术后血清CRP水平低于OC组(P0.05)。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疼痛更少,对机体损伤更小,对肠胃功能影响更轻,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中1例患者因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导致解剖困难,1例因胆囊床出血镜下止血困难,均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开腹组(26例)和腹腔镜组(34例)。开腹组实施OC,腹腔镜组实施LC。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血清CRP水平。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血清CRP水平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C比较,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术后肠胃功能影响小,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LC,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8例。腹腔镜组实施LC,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术前及术第1、3天的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第1、3天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其中开腹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LC,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与4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例。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LC组有2例术中转开腹手术;LC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LC,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下床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比较,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好手术及中转开腹的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7-03间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LC。比较2组疗效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均有程度不等的增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术式比较,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能减轻术后炎症因子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安全可靠性。方法通过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其中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OC)40例,试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LC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低于OC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除5例中转开腹,余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术者拥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前提下,大多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O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年龄超过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分别采用LC(34例)与OC(42例)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且LC组无中转开腹的病例。LC组的手术时间为95.2±19.7 min,OC组的手术时间为86.8±21.2 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2例(5.9%),OC组术中失血>500 mL的有8例(19.0%)(P<0.05);LC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C组(P<0.01)。总共有2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31.6%),其中LC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OC组(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探求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有效术式。方法将将24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22)与对照组(n=122),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尽管手术时间稍长,但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8—2018-07间南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LC。比较2组临床指标、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CRP及TNF-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急性胆囊炎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 行性。 方法:对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TGD+LC)及一期常规胆囊切除术(OC),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及费用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 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后,PTGD+LC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OC术。 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急性胆囊炎发病急,基础疾病多,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7-01间在长垣县中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2013-01—2014-12间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01—2017-01间行LC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0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转开腹2例,其余38例手术过程顺利。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把握中转开腹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因急性胆囊炎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剖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优于OC组;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为10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急诊组(n=46)与延期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急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住院费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延期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恢复饮食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与保守治疗后延期手术相比,急诊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及胆囊化脓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