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对早产儿管饲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的影响。方法对49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由电脑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喂养方法。观察组25例,在常规喂养的基础上配合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直至管饲喂养完全过渡到经口喂养。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管饲喂养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计算从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3.15±0.68)周、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5.18±1.16)周、过渡时间(11.91±4.07)d、管饲喂养时间(24.52±3.13)d、住院时间(34.21±3.38)d,对照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3.20±0.56)周、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为(36.21±1.24)周、过渡时间(14.10±3.15)d、管饲喂养时间(29.11±5.28)d、住院时间(37.44±5.51)d,两组比较,除开始经口喂养纠正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刺激训练联合非营养性吮吸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从管饲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将出生胎龄≤34周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1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刺激、口腔支持运动,对照组仅实施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经口喂养阶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3周后体质量及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3周后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阶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按摩和口腔支持运动能促进早产儿吸吮能力的发育,尽快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护理研究》2014,(34):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prematrue infant oral motor intervention,PIOMI)用于存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入住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应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胎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喂养失调型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障碍型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进,改善喂养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胡虹 《当代护士》2021,28(6):80-82
目的 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择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180例.将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仅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的每日摄入奶量比、日均体重增长及过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日均摄入奶量比、日均增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过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过渡时间,提高日均摄入奶量比和日均增长体重,从而改善喂养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和非营养性吸吮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非营养性吸吮组28例,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 min,7~8次/d;口腔刺激组29例,在管饲喂养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1次/d;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组33例,在管饲喂养之前15 min进行12 min的口腔刺激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1次/d;对照组32例,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护理常规。记录4组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并对4组早产儿的喂养表现进行测定。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非营养性吸吮组、口腔刺激组和两者联合使用组之间喂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者联合使用组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高于对照组,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4组早产儿的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增加喂养效率,非营养性吸吮和口腔刺激联合使用有助于喂养成效和摄入奶量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信息手段减少对患儿不良刺激及促进发育支持护理规范化执行的效果。方法 在移动护理终端增加医护人员刺激行为的监控提示及为护理人员按发育支持护理进行评估干预提供辅助决策的功能。对我院NICU出生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共73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借助信息系统进行干预,对照组36例行常规照护使用纸质的发育支持护理表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操作刺激频次、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每日体重增长情况、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全身运动评估(general movements,GMs)。结果 观察组的日平均干扰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GMs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均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发育支持护理的智能化手段应用,可降低护理对患儿不良刺激的干扰频次,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体重增长,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联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3月住院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联早期口腔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早产儿干预后开始有效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3周的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喂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联早期口腔运动对早产儿进行干预,可有效推动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提高经口喂养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住院天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经口喂养表现、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出生胎龄<34周、接受全管饲喂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接受1次口腔运动干预,直至其停止管饲喂养.对照组接受NICU常规护理,包括间歇喂养、体位支持等.记录两组达到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并在这两个时间点观察喂养表现,计算过渡时间、喂养效率等,记录每天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结果 干预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两组比较,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体重增长速度、住院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方案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2例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队列研究,记录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采用新生儿医学指数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出生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住院天数和管饲天数长于胎龄33~34周的早产儿,不同胎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相应胎龄及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疾病严重程度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天数呈正相关.高危早产儿管饲天数长于低危早产儿,其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晚于低危早产儿.结论 疾病严重程度对经口喂养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个体化的经口喂养评估方法.新生儿医学指数可作为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和评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 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早产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红蓝球分组的方式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喂养进程、住院天数、喂养表现、体重增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矫正胎龄、进展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喂养效率、摄入奶量以及喂养成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时体重增加高于开始喂养时、完全喂养时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疲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应用于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可改善喂养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且对其体质量提升有促进作用,可以将喂养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设计一种早产儿口腔喂养器,探讨其用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 口腔喂养器采用空心杆的无菌海绵棒制作,以胃管连接空心杆和注射器乳头,在胃管外安装流速调节器调节奶液流速,以奶液从海绵头部点滴滴出为宜,然后将海绵棒头部放入早产儿口腔中进行喂养。将62例早产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用口腔喂养器进行经口喂养,对照组予以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干预,记录两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胎龄,并观察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每天记录早产儿的体重,计算体重增长速度。结果 最终试验组28例、对照组29例完成研究,试验组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体重、体重增长速度、喂养效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喂养器能够促进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有助于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刺激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2月收住我科的早产儿115例,随机分成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体位支持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口腔刺激按摩,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开始经口喂养和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刺激能够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使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缩短,体重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早产儿均按医嘱根据胎儿成熟度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再给予口腔运动干预。每天固定3个时间点通过直接和录像观察喂养表现。结果早产儿禁食天数、鼻饲营养天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在初始吸吮时的节律和强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早产儿嘴唇、舌头、下颚的协调性及吸吮时其口唇密闭性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吸吮-吞咽-呼吸节律性和协调性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口腔运动评估量表测评正常型态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有助于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口腔刺激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经口喂养时间、喂养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口腔刺激干预可有效促进完全经口喂养,提高早产儿喂养速率,不影响喂养耐受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对于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方案,干预组采用促进经口喂养的方案,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经口喂养环节落实率。结果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35.03±0.71)周低于对照组(36.09±0.96)周(P<0.01),完全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缩短了1周;初乳口腔滴注、口腔功能训练、安慰奶嘴训练吸吮落实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促进经口喂养方案可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保证喂养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快了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