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中断事件和安全给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工作日内给药高峰时段9:00~12:00的10名白班临床护士给药执行环节中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每小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为8.83次/h,11:00~12:00发生频率最高,为13.20次/h。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62.3%)、护士同事(20.0%)和环境(12.8%)。主体角色主要为预期接收型(73.2%)和物资中断型(12.8%)。类型以侵扰型(52.1%)和分心型(41.5%)为主;结局以消极型为主(98.1%)。结论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要主体角色分布等要素,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安全给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ICU交班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高交班效率。方法分析常规交班120次中发生护理中断事件724次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专项管理,分别统计专项管理前后各120次交班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专项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及交班时间显著少于专项管理措施实施前,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护理中断事件专项管理可有效减少ICU交班过程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高交班效率,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为减少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急诊科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调查问卷对武汉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9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定义的了解、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及学习其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3.59±0.93、3.65±0.89、4.42±0.73。94.30%认为护理中断事件对正常工作有影响;90.61%同意护理中断事件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常态;62.42%认为急诊科中断事件发生在夜间;90.60%认为急诊科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主要是患者和家属;89.93%经常在给患者做治疗时被打断,87.92%经常被"催促实施治疗"、"问路及各种咨询"打断。结论急诊科护士对护理中断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急诊科是护理中断事件的高发场所且夜间发生较多;护士经常在做治疗时被患者或家属打断。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加强针对性管理,以减少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不同职责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护士应对护理中断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跟班调查,调查全院5个科室15名护士共30个工作日的中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中断时间的发生频率为7.17次/h;中断事件来源前3位分别为护士同事290次、本人287次、环境285次;中断的当前事务排前3位的是处理医嘱377次、用药工作356次、记录类工作202次;不同职责护士上述项目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护士对中断事件的主要应对措施排前3位的是交流835次、取送物品142次、操作135次,不良事件结局为积极型护理中断事件222次,消极型护理中断事件中,暂停当前事务909次,丢失当前记忆48次,增加工作量153次,不良事件隐患30次。结论护理中断事件来源广泛、发生率高,可针对护理中断事件高发来源及当前事务采取积极性干预措施。管理者应将护理中断事件纳入系统管理,注重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文化的形成,提高护士对护理中断的应对能力、优化中断发生时护士当前事务,为护理质量提升及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中断事件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问卷,方便抽取2827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8.16%手术室护士接受过护理中断事件培训,87.37%手术室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相关培训.不同性别、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及岗位类别的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培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培训需求较高但培训不足,管理者应加强手术室护理中断事件的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上机阶段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现况,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血液透析护士在上机过程中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包括次数、持续时间、来源及结局等。结果 共观察34名血液透析护士1 630例次上机操作,发生护理中断2 611次,平均每个上机过程发生中断1.6次。中断事件主要来源于护士同事(46.3%)、患者或家属(42.0%);中断原因前3位为协助双人查对(45.5%)、与治疗相关的交谈(22.0%)、与治疗无关的交谈(16.4%);护士采取的应对方式为立即应对(57.2%)、多任务(20.2%)、延迟执行(18.6%)、拒绝执行(4.0%);中断事件导致消极型结局2 354次(90.2%),其中43次上机错误/隐患事件(1.6%)。结论 血液透析上机阶段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来源多,原因复杂,且多为消极型结局,可诱发护理不良事件。应加强对护士透析工作的支持,同时加强 中断事件认知培训,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从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现状、特征和分类对患者安全的影响、管理对策等方面对ICU中断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重点阐述ICU护理中断事件的管理对策,包括ICU床旁交接班中断管理、仪器设备报警中断管理、ICU药物管理、提升ICU护理人员中断应对能力和安全意识,以期提高ICU护理管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的真实体验,为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中断事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曾发生不良结局护理中断事件的8名护士进行访谈,对获得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的主题包括行为体验,如能理性面对护理中断事件、寻求支持(正性体验);态度体验,如不良情绪、职业认同感下降、无能为力(负性体验);认识体验,认为不良结局中断事件成为护士反省中断事件影响的契机、不良结局中断事件信息应反馈给临床护理人员。结论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对护理人员有多重影响,应激发其正性体验,帮助其克服负性体验,并应从系统方面寻找原因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72例不良护理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造成原因及相应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骨科通过上报护理部所记录的不良护理事件72起,记录不良事件类别、单日24小时发生时段、导致事件发生护师级别、工作时间及对患者造成损伤分级。结果临床不良护理事件中发生率占前四位的是管道脱落(25%)、褥疮(16.67%)、输液漏出(16.67%)、错误或忘记执行医嘱(8.33%);导致不良护理事件的护士工龄以5年以下最多,占65.28%,单日不良护理事件最易发生时间段为13:00~22:00,占54.17%,本文72例不良护理事件中,造成患者损伤0级16例(22.22%)、Ⅰ级45例(62.5%)、Ⅱ级6例(8.33%)、Ⅲ级3例(4.17%)、Ⅳ级2例(2.78%)。结论要求临床护士要严格掌握护理守则及执行护理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并对每周护理错误事件进行研讨及学习,增加护士工作信心,实时改进护理管理思想及制定预防措施,整体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小组在ICU危重患儿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成立CRRT急救护理小组,对护士进行CRRT专科培训和指导,加强CRRT护理质量控制。选择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前后ICU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各78例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APACHE-Ⅱ、不良反应、护理风险事件。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64.10%(χ2=5.636,P0.05);APACHE-Ⅱ评分、低血压、心律失常、护理相关并发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χ2=3.924~5.014,P0.05);观察组发生血滤器凝血、穿刺部位渗血、置换液配方错误、导管感染、护理记录不完整等护理风险事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24~5.324,P0.05)。结论:在急诊ICU成立急救护理小组,能规范CRRT护理专业行为,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ICU危重患儿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系统的日安全分享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管理成效.方法 采取历史对照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22个护理单元设为实施前组(收治病例11992例),全院不良事件在护理部每季度发放的护理质量报表中分享,护士长仅有本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查询权限;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22个护理单元设为实施后组(收治病例13527例),护士长固定于晨8:00前进入不良事件分享平台,对全院前24 h发布的不良事件信息进行阅读,并于晨间交接班后,分享与本科室高度相关或有潜在相关性的不良事件,与护士讨论相关流程及处理措施.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相对危险度(RR)为0.629,95%CI为0.492~0.804.实施后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实施前组(P<0.01).实施后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重视程度、不良事件分享态度、科学处理不良事件能力、自我学习及成长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基于信息系统的日安全分享为不良事件沟通提供平台,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及严重程度,提升护士安全意识及不良事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如何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质量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部2004~2009年强制上报的155起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频次与护士参加工作的年限,是否进行过精神科专门培训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及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科不同职称的护士应分层培训和教育,同时对封闭管理的精神科病区凡涉及患者安全的工作,应制定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以规范护士行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对预防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失禁、腹泻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文献检索,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制订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于临床。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程度相对低于对照组;访谈护士均肯定风险预案的作用,并表示愿意继续执行该预案。结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风险预案可有效预防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缓解症状,对提高护士综合护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眼部护理临床能力量表(ECCI)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总分为(79.12±7.80)分,其3个维度"眼部护理知识"、"眼部护理态度"和"眼部护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2.80±2.38)分、(30.98±2.69)分和(35.34±5.27)分。学历和ICU工作年限是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中等偏上,但仍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应重视ICU护士眼部护理临床能力的培养,建立眼部护理相关指引。对专科学历和ICU工作年限低于6年的ICU护士应重点关注,加强眼部护理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ICU眼部护理临床能力,以减少ICU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的效果,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方法观察16名护理人员高峰工作时段临床工作中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针对护理中断事件来源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次数、中断持续时间及中断的结局。结果干预后护理中断事件明显减少,中断时间较干预前显著缩短,因中断导致的消极型结局和不良护理事件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减少中断护理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ICU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发生情况,为保持和促进ICU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个ICU 170名护士,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及自制ICU创伤事件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创伤事件总发生情况平均得分为1.10±0.49,对ICU护士精神影响程度平均得分为2.05±0.53。ICU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率为21.76%。不同工作年限ICU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分别与12项ICU创伤事件的影响程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201~0.489,均P<0.05)。结论 ICU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ICU护士的身心健康,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再培训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采取专人带教及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精神科知识再培训及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护士识别护理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和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能力,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ICU护士报警疲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关报警疲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贵州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2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报警疲劳量表、护士同情心负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报警疲劳总分为(25.52±5.57)分,同情心疲乏得分为(19.90±5.75)分,工作倦怠得分为(20.22±3.28)分。同情心疲乏及工作倦怠均与ICU护士报警疲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护理工作的喜爱程度、设置报警参数的频率、职称、同情心疲乏和工作倦怠是ICU护士报警疲劳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43.1%的总变异。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及工作倦怠情况,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积极进行医疗仪器设备报警相关培训,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当设置报警参数以降低ICU护士报警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三甲医院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现状及原因,旨在为降低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收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原因及当事人的相关信息,同时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四年发生的骨科手术护理不良事件以压疮、术中输液用药缺陷、手术标本遗失或保存不当的发生率较高,评估不足、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设备设施缺陷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工作年限的手术室护士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安全意识水平和识别、干预管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在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发生护理风险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2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39例(9.03%)。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足、缺乏风险评估意识、执行能力不够、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准确及护患缺乏沟通。结论从风险事件中找到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再次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