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4例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对COPD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出院12周后,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采用加州大学圣迭戈呼吸困难问卷(SOBQ)]、COPD自我效能评分[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SES)]。结果:出院12周后,两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SOBQ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出院12周后,观察组CSES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P 0. 01,P 0. 05)。结论:PDCA循环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流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无创通气治疗和护理,试验组予以高流量通气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与mMRC,CAT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 0. 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MRC,CAT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好,有利于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在甲状腺癌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术后出院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职能、活力状态、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的延伸服务应用于甲状腺癌术后出院患者中,可一定程度减少不良事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AT评估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CAT评估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42例COPD患者设为观察组(2016年1—3月收治),选取采用常规呼吸功能锻炼的41例COPD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0—12月收治),比较2组的CAT评分、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病情发作、再次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训练3个月后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3个月后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病情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AT评估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减少病情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1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建档顺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合理饮食、情绪管理、健康锻炼)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情绪管理及健康锻炼掌握率较对照组高(P 0. 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干预联合微信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功法锻炼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COPD中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5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中医六字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功法锻炼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良呼吸困难指数,COPD患者自我症状评估测试以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RC评分、C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锻炼依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功法锻炼模式运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缓解呼吸困难,提升CAT评分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在乳腺癌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手术后的女性患者进行研究,2017年1~6月出院的41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出院的4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在术后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比较。结果采用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效果显著,试验组在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微信平台下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氧疗患者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3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2018年4—6月收治的60例COPD稳定期氧疗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氧疗的规范性、依从性、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坚持氧疗率、氧疗时间达标率、氧流量正确调节等依从性、规范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氧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出院前血氧饱和度(Sp O2)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低于对照组,氧疗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氧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提高氧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前移式学习体验护理在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住于我院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功能锻炼护理,试验组接受功能锻炼前移式学习体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功能锻炼正确性及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8周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功能锻炼前移式学习体验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升该类受术者术后功能锻炼正确性及依从性,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编呼吸康复操演练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8年1—6月收治的COPD患者13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编呼吸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m MRc)、COPD评估测试(CAT)。结果观察组锻炼后3个月的FVC,FEV_1,PEF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锻炼后3个月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 05),CAT评分、m 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编呼吸康复操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生存质量(QOL)评分及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 0. 05),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与电话交互式随访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鼻咽癌放疗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的电话随访进行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每个患者住院期间功能锻炼情况及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进行6个月相关护理干预。结果出院后2组的遵医依从性均呈下降状态,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各方面遵医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情况,观察组低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联合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显著提高了鼻咽癌患者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同时放射性口腔粘膜疼痛情况缓解,有效提高了出院随访的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基于自我调节理论设计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教育模式,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采用COPD健康知识问卷、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患者症状管理行为依从性调查表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2个月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COPD健康知识问卷、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患者症状管理行为依从性、CAT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COPD健康知识问卷得分、COPD自我效能及其各个维度评分、COPD患者症状管理行为依从性、CAT评分较出院时均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设计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能够让患者深刻体会遵医行为差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从而保证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以获取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及技能,提高自身管理的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行为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12例,按患者对微信功能的掌握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患者行乳腺癌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同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家庭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术后瘢痕组织增生和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和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视化健康教育在COPD稳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呼吸科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住院治疗期间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可视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并提供相应学习资料供患者出院后使用。比较两组患者COPD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出院后身体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呼吸功能锻炼完成情况、活动耐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复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自我护理的技能,有利于维持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评分及干预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00%、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在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门诊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个性化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度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疾病认知度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度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项目小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成立呼吸功能锻炼项目小组,由肺功能室护理技师、病房责任护士组成项目小组,对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90例进行干预,系统规范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落实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咳嗽咳痰训练等干预。经干预3月后对患者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呼吸峰值流速度(PEV)等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锻炼前相比,所有入选患者经呼吸功能锻炼后,患者CAT评分明显降低(P0.05),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锻炼前相比,所有入选患者经呼吸功能锻炼后,患者FEV1、FEV1/FVC、MMEF明显升高(P0.05),FVC、PEF明显升高(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项目小组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化干预,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状态,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24. 89±4. 20)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分(1. 89±0. 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COPD患者应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增强健康管理能力和认知水平,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KAP)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间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运动联合KAP模式护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估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D)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6MWD均长于干预前,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KAP模式护理联合八段锦运动应用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遵医行为,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