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希望指数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Snyder希望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erth希望量表(HH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HI量表中保持与他人亲密关系(I)、采取积极行动(P)、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T)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能显著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共享决策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希望水平、干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IVF-ET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享决策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和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及希望水平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获卵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2组移胚数、流产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共享决策干预可明显改善IVF-ET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希望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且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效能增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对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柱损伤截瘫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照顾者出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照顾者希望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干预后总体健康、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照顾者应用希望理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改善脊柱损伤截瘫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心绞痛合并严重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严重焦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2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PSQI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应用在心绞痛合并严重焦虑患者的睡眠护理中,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在降低肾脏移植手术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肾脏移植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肾脏移植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护理。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饮食、治疗、躯体活动、社会心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激励式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并发症、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希望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舒适护理对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诊的80例行剖宫产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焦虑和应激反应、护理满意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S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2组患者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2组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2组Cor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术后实行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理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老年心理焦虑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心理焦虑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其焦虑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早期回归社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接受与实现疗法对癌症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6月50例癌症住院患者及50名患者配偶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7~12月50例癌症住院患者及50名患者配偶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配偶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配偶实施接受与实现疗法,干预共3次。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癌症患者配偶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配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配偶SAS评分分别为(48.36±6.28)分和(55.11±6.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0.03±4.12)分和(58.50±4.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2,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t值分别7.283和7.524,均P0.05)。结论实施接受与实现疗法能有效地缓解癌症患者配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促进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9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血液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以及家属应激量表(RS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FACT-G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家属RSS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安宁疗护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配合度,慢性肝病问卷量表(CLD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治疗配合度、CLD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负面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和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均P〈0.05),HHI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HI总分及T、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共情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脊髓损伤伴瘫痪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希望水平、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90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阶段性健康教育和饮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采用患者赫氏希望量表(HHI)]、认知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10)]。结果:干预后,两组HHI、MMSE、SIS31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希望、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纽曼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SDS),焦虑(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不良行为、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干预对ICU老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ICU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睡眠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应用在ICU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干预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SRSS,DSQL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BSR用于DN患者中,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癌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纳入标准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数字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干预周期均为8周。采用疲乏修订量表与Herth希望量表对两组患者疲乏与希望水平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修订量表与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疲乏修订量表各维度得分及疲乏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Herth希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其希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