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0年在本院骨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4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高龄组(≥70岁)和非高龄组(<7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手术前后(Hb)、贫血例数等指标。结果高龄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显著低于非高龄组(P<0.001),隐性失血量显著高于非高龄组(P<0.001),术后贫血例数高于非高龄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较多,更易发生贫血,护理人员应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降低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后隐性失血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入选者术后隐性失血发生状况,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手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5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发生隐性失血19例,占38.00%,未发生隐性失血31例,占62.00%;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发生隐性失血与性别、体重指数无关(P0.05);与年龄、骨折分型、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手术时间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骨折分型为Ⅲ-Ⅳ型、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手术时间≥1h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手术后隐性失血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骨折分型为Ⅲ-Ⅳ型、术前使用抗凝药物、手术时间≥1h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发生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尽可能减少术前抗凝药物使用、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隐性失血法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排空延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135例,回顾分析不同因素对发生胃排空延迟的影响。结果手术失血量、手术方式、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是引起DGE的危险因素(P0.05),而胆瘘感染、腹部感染、性别年龄不是引起DGE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手术失血量是术后发生DG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失血量、手术方式、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是引起DGE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肺移植受者围术期(术后30d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行的70例接受肺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70例患者按30d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其中存活组65例,死亡组5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30d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0例肺移植受者30d内死亡5例,死亡率为7.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86)、年龄(P=0.017)、体重指数(P=0.082)、术前血小板数值(P=0.017)、术前降钙素原水平(P=0.064)、术前乳酸值(P=0.046)、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P=0.091)、术中心血管事件(P=0.009)、手术持续时间(P=0.007)、术中失血量(P=0.097)、术中液体平衡(P=0.016)及术后第一天去甲肾上腺素最大用量(P=0.004)与患者围术期死亡相关;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术前乳酸值(P=0.010,OR=3.668,95%CI:1.356~9.925)与术中失血量(P=0.041,OR=1.501,95%CI:1.275~2.021)是肺移植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乳酸值增高与术中大量失血会增加肺移植受者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措施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分期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分为2组:ERAS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可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确诊为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12例作为脑出血组,按1∶4比例选择48例同期施行肝移植术但术后无并发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术前入住ICU、Child分级、血红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APTT和血小板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脑出血之间存在关联;术前Child分级(P值=0.022)和术中出血量(P值=0.025)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Child分级和术中出血量是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这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外科术后留观我科的患者62例,其中心胸外科术后25例,腹部外科术后37例.62例患者中12例(占19.4%)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12例患者中心胸外科术后患者8例(占67%),腹部外科术后患者4例(占33%).将1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余5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评估、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因素.结果 研究组高龄 (>65岁)、长期吸烟(吸烟指数〉4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FEV1/FVC〈0.7)、体外循环等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长期吸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前肺功能下降、体外循环等是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胃肠道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5~10月行胃肠道手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2007年11月~2008年12月的62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未安置胃管,未常规行肠道准备,与对照组比较,该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该组总体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尿路感染、咽喉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裂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咖啡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选取188例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4 h口服水,研究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在术后4 h口服咖啡。比较两组的肠道恢复时间,并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半流质饮食开始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口服咖啡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且并未增加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作为加速康复外科的一部分,早期口服咖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高龄高危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碎石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高龄高危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包括术前讲解相关知识、术中保温及限制液体入量、术后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显著促进高龄高危前列腺电切联合膀胱碎石患者的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非感染组168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性质、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植入物、手术切口类型以及围手术期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与高血糖、年龄≥70岁、手术性质(急诊)、术中失血量≥1500 ml、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 5 d、手术时间≥3 h、术中植入物、切口类型(Ⅲ类)、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有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与患者年龄≥70岁、手术性质(急诊)、术中失血量≥1500 ml、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 5 d、手术时间≥3 h、术中植入物、手术切口类型(Ⅲ类)有关(P 0. 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率相对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晏燕  徐婷 《全科护理》2022,20(14):2003-2005+2016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析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6.25%(54/9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麻醉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二氧化碳(CO2)总量与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吸烟史、腹腔冲洗液量、术中出血量、平均动脉压与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β=1.291,OR=3.636,95%CI(1.536,8.609)]、体质指数<24 kg/m2[β=1.040,OR=2.829,95%CI(1.227,6.521)]、麻醉时间≥150 min[β=1.841,OR=6.300,95%CI(2.561,15.495)]、术中补液量≥1 500 mL[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统计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治疗后,共19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00%(19/100)。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年龄≥65岁、体质量≥25 kg/m2、有长期吸烟史、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手术路径2~3个、有喉返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单肺通气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P<0.05)。多元回归性分析显示,长期吸烟史、喉返神经损伤、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通气方式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务人员需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于围手术期开展合理的预防措施,以促进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影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12.85,P=0.006)、坐骨棘间径(OR=23.70,P=0.001)、肿瘤距肛缘的距离(OR=54.84,P=0.032)、腹部手术史(OR=17.5,P=0.029)、术前放化疗(OR=21.25,P=0.015)、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和/或糖尿病)(OR=13.61,P=0.013)是影响手术时间的独立因素。患者年龄(OR=13.14,P=0.021)和合并基础疾病(OR=25.19,P=0.046)是影响术中失血量的独立因素。结论患者年龄、BMI、坐骨棘间径、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腹部手术史、术前放化疗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可影响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并发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施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7 017例,诊断膈肌麻痹51例,发生率为0.73%,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合并膈肌麻痹患者的手术年龄(5.9±20.3)个月小于无合并膈肌麻痹患者的手术年龄(47.3±66.3)个月(P<0.001);大血管调转术膈肌麻痹发生率4.8%,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01);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膈肌麻痹发生率2.6%,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06);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膈肌麻痹发生率1.6%,高于其他术式的发生率(P=0.04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手术年龄(P=0.01)、大血管调转术(P< 0.001)、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P=0.005)、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P=0.023)为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较低的手术年龄、大血管调转术、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为膈肌麻痹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我院29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59)和无并发症组(n=237),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年龄≥85岁,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血红蛋白110 g/L,ASA分级≥Ⅲ级,手术时间≥2 h,输血患者比例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输血是影响影响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NYHA分级Ⅲ~Ⅳ级、白蛋白35 g/L、ASA分级≥Ⅲ级、输血将增加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肠梗阻将患者分为肠梗阻组(n=18)和非肠梗阻组(n=84),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化疗史、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和术后TNM分期、平均每日活动量、首次下床时间、盆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并对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肠梗阻组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术后平均每日活动量少于非肠梗阻组,盆腔引流管保留时间长于非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 h盆腔引流量少(OR=0.978,95%CI为0.957~0.999,P=0.039)和术后平均每日活动量少(OR=0.822,95%CI为0.707~0.955,P=0.011)是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引流不畅、盆腔引流管长时间保留、活动量少易引起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后肠梗阻,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持盆腔引流管通畅,并制订个性化活动方案,从而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高龄腹腔镜胆嚢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拟实施腹腔镜胆嚢切除术的80岁及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应激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24 h的皮质醇水平、肾上腺素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降低高龄腹腔镜胆嚢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6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PFNA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长、负重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长、负重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3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0个月,其中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8例为发生组,余100例为未发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结果138例患者中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27. 54%,发生组患者年龄 60岁、体质指数23. 9 kg/m2、后踝骨折、体力劳动分级Ⅱ级的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组(P 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 60岁,OR=1. 354,95%CI=1. 001~3. 201;体质指数 23. 9 kg/m2,OR=2. 354,95%CI=1. 524~4. 201;后踝骨折,OR=3. 896,95%CI=2. 420~6. 3521;体力劳动分级Ⅱ级,OR=2. 121,95%CI=1. 010~3. 524。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较大,年龄≥60岁、体质指数异常等均是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