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宏观把握上海市各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整体水平,为各医院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由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护理专家,严格按照护理质量督查表对73家医院进行现场督查。结果 73家医院的生活护理完成情况均为满分,医院对护士待遇的经费投入、患者对护理内容了解情况、护理分级公示及护理文件书写规范4项的均数为4.97~4.99分,满分比均在97%以上。护士对其工作标准掌握、医院后勤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患者安全制度落实等5项的满分比则均在75%以下。普通二、三级综合医院的疾病护理规范、患者投诉处理情况、护士排班及包干患者数、护理级别与疾病相符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二三级综合医院在护理工作质量上各有长处,不同级别的医院应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从而及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专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10个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4个骨科病区进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动态分析数据,针对分析结果以PDCA循环方法持续改进。结果启动实施(2018年4~9月)与实施半年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护患比分别为1∶8.71、1∶8.69,过程指标中的局部或患肢血循环评估正确率、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疼痛评估正确率、体位护理合格率、康复行为训练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指标中的外固定并发症、深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呼吸道梗阻发生率从0.12%~0.25%降为0,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专科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专科护理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提高病房基础护理的质量,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方法 收集各病区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操作不规范、护士工作不主动、依赖家属或陪护、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参照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方法进行潜在风险原因分析,寻找可能导致基础护理质量下降的环节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追踪整改效果.结果 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6个月后,护理评估不充分,护士观察不到位,晨晚间护理未按流程操作等问题明显改善,RPN各项值均比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管理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成立6S管理小组,采用6S管理模式对病区进行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结果实施6S管理模式后,病房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均显著性提高(均P0.01)。结论 6S管理模式的实施,改善了工作环境、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管理。以其科学、先进及方便的手段输入和获得所需的数据,形成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减轻了护量事务性工作,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基自上而下进行信息处理,达到广泛共享的系统设计思想,使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体现了医院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正规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黄小兰 《护理学杂志》2007,22(11):12-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实施质量控制路径使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目视管理中常用的定位、颜色、标识、看板等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安全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者低于实施前(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目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实习护生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针对性地制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对889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安全管理,分别于实习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护理安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后护生的安全意识较实习前显著增强(均P<0.01),消除护理不安全隐患42起,杜绝护理差错9起,发生护理小差错1起.结论应用SHEL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可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普外科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设立普外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9项,将其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收集每月监测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观察比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P0.05,P0.01)。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有效提高普外科优质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的量化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9月的机械通气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实施机械通气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指标(14个过程指标与2个结果指标)进行评价,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拟定的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量化管理指标专家权威系数0.933、专家积极性100%,专家对指标的一致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有一定的科学性,其规范了机械通气的护理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理管理专家筛选护理质量关键指标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专家对护理质量评价现状的看法,并初步筛选关键指标,为制定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放性、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护理管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和比例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质量评价现状析出6个主题;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中,共获得结构指标8个,过程指标23个,结果指标6个。结论现存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临床护理专业的发展需求,亟待创建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体系;护理管理专家更加关注具有护理特异性、彰显护理专业内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实施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前(2014年)行PICC置管的2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5年)2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自行研制的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PICC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前后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PICC维护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并实施PICC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与控制,能有效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适用于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为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检索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模式为理论依据,结合专题会议讨论构建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初稿,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最终构建的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05和0.368(均P0.0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和0.860。结论构建的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有效实施的管理措施。方法针对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拒绝(75.75%)、护理决策问题(11.08%)、护士对全面落实基础护理认识不到位(6.74%)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6.43%);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实施5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15项(17项中除外床上移动和安全管理)基础护理除整理床单位、床上用便器、尿管护理3项外,另12项落实率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经过调查研究后制定的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有效解决基础护理落实中的难点,提高基础护理落实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护理实习生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护理实习管理水平。方法参照护理实习管理的事务流程,综合护理部、带教科室、学校、护理实习生的需求分析,设计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对护理实习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护理实习生对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为99.34%,带教老师总体满意度为98.15%。结论护理实习生综合管理系统规范了护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护理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了医院与学校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护理质量指标实时监测数据库,实时监控护理质量指标,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原有的护理质量指标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语言开发护理质量指标实时监测数据库,实现与院内各个数据库对接,通过接口取数形式,将各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纳入本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分析、展示,完成指标的自动计算与比较。结果实现402个护理质量指标的数据获取、分析及展示,2018年50个护理质量指标较2017年有明显改善。结论护理质量指标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构建了护理质控专属数据库,保障了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精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