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对18例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全麻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后正中小切口进行神经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骨折复位固定术,并加装横连接(微创手术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0~58岁,平均42.8岁;T12 3例,L1 6例,L2 4例,L3 5例;AO分型A3型3例,C1型14例,C2型2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2例,D级2例。记录肌肉剥离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减压等并与同期20例传统开放手术患者(开放手术组)情况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肌肉剥离长度为6.9±1.2cm,术中出血量为538.3±188.7ml,术后引流量为116.4±55.0ml,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为2.5±1.4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例为16.7%;开放手术组分别为18.6±2.8cm,735.8±252.2ml,233.5±95.8ml,4.4±1.8分和7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椎管得到有效减压。两组均获得最少6个月以上随访,两组不完全瘫患者术后均获得1级及以上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正中小切口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确保良好神经减压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且能安放横连接,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56例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26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30例,开放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肌肉剥离长度为7.46±2.67cm,术中出血量为271.54±125.53ml,术后引流量为74.50±73.58ml,输血比例为9/26,术后住院时间为19.19±10.66d,术后1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2.54±0.65分,术后止痛药使用比例为11/26;开放组分别为12.17±4.38cm,536.67±453.52ml,310.97±209.65ml,19/30,31.17±26.92d,3.60±0.77分和21/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222.88±64.41min)与开放组(190.83±83.19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为10.51°±16.12°、0.70°±12.97°,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52.27±8.34)%、(86.64±12.80)%,矢状面指数为14.63°±10.29°、7.43°±6.79°,伤椎楔变角为13.45°±7.40°、4.07°±4.81°;开放组分别为15.04°±9.84°、2.96°±9.84°,(48.58±11.48)%、(86.63±9.76)%,20.67°±17.58°、7.38°±5.63°,14.16°±6.77°、4.26°±4.39°,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影像学指标改善程度(术后-术前)相当(P0.05)。后期随访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伤口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24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下定位病椎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根部,作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伤椎平均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s角,椎管堵塞指数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约1.5小时,出血量约70ml。结论经小切口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且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的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案。方法4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经采用自制椎体塌陷器后路小窗口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式。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1~2小时;出血量为180-380ml,平均240ml,均未输血。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均大于原有高度的4/5,成角畸形消失。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23例,D级10例。手术后C级4例,D级15例,E级26例。其中2例早期使用自制椎体塌陷器不当,分离硬脊膜不彻底,神经功能由术前的D级下降到术后C级,但经后期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术区浅层感染经局部换药引流后痊愈,其余病例未出现断钉、断棒或螺钉松动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后路小窗目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脊柱外科2018-01-2020-01间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5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24例;年龄32~56岁,平均44.12岁.T1229例,L125例.以伤椎中心入路,C型臂X线机透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6年10月于治疗的84例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放式减压内固定手术,观察组采用后路通道下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住院指标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6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较术前ASIA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两组均无神经损伤加重、内固定松动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能获得与开放性手术一致的减压及内固定效果,但手术创伤更轻、、并发症控制更佳。  相似文献   

8.
后路减压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路减压和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李毅中,李炎川,黄俊晓,杨璞临床资料1989年1月~1993年12月,我们采用后路减压和内固定治疗62例患者,男52例,女10例;年龄15~64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22例,高处跌下23例,车祸17例。骨折平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无神经功能损伤的8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中各项指标、影像学观察结果以及VA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少于B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住院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Copp角显著小于B组,术后椎前缘高度矫正程度优于B组,但丢失量显著大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矢状面指数基本相近;A组术后VAS分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具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对而言,操作简单,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更好地维持伤椎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已得到普遍认同,但在县级医院开展较晚、较少.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胸腰椎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椎体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术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1663-1668
[目的]探究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开组患者应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医源性神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经皮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切开组(P0.05);经皮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组(P0.05)。随访24~50个月。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经皮组患者术后1 d和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切开组(P0.05),而术后1、6和18个月时,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置钉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伤椎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均显著减小,而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后经皮组患者的伤椎Cobb角、矢状面后凸角均显著低于切开组,而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大于切开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经皮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切开组出现1例断棒,行内固定取出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创伤小,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脊柱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截瘫20例,随访0.5~2.3年,均获得满意效果。作者体会到胸腰椎骨折截瘫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彻底,kaneda内固定后脊椎稳定性好,有利于瘫痪恢复。  相似文献   

13.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合并截瘫34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2例。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46例随访1~4年,平均2.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6例,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34例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及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应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2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7例中男96例,女31例;年龄15~64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42例,高处跌下49例,车祸36例;骨折平面:胸段9例,胸腰段104例,腰段14例;根据张光铂分类法:单纯屈曲压缩型11例,爆裂型61例,安全带型7例,骨折脱位型48例;Fram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68例,B级11例,C级38例,D级10例。治疗方法局麻或全麻后俯卧位于脊柱手术架上。以伤椎棘突为中心后正中切口,切除骨折椎的椎板和黄韧带,探查脊髓受压和椎管情况;清除椎管内的血块,游…  相似文献   

15.
彭贤望  谷和莉 《中国骨伤》2001,14(11):695-696
我院从 1989年 6月~ 1999年 5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10 2例 ,采用全脊髓减压 ,H形植骨 ,Dick钉内固定术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8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17~ 5 8岁 ,平均 37岁 ,骨折部位 ,T10 5例 ,T1118例 ,T12 32例 ,L137例 ,L2 8例 ,L32例。完全截瘫 49例 ,不完全截瘫 5 3例 ,合并有颅脑、内脏伤及四肢骨折者 2 7例 ,受伤距手术时间最早者 6小时 ,最晚为1年 2个月。2 治疗方法取脊柱后侧入路 ,切除伤椎板及上下各半个椎板 ,向两侧减压至关节突处 ,咬除交锁小关节 ,台下助手四人对抗牵引 ,整复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探讨,观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 例胸腰椎患者采用C臂X线机进行监视,行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3~48个月),15 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压缩锥体高度完全恢复11 例,恢复90%4 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A级1 例,B级2 例,C级3 例,D级4 例,E级5 例,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86.7%.结论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开放组,21例)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经皮组,21例)。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观察术前、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带支具离床时间均少于开放组(P<0.05),经皮组内固定破坏、腰背部疼痛的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伤椎椎体恢复较开放组好。结论微创经皮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较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好。  相似文献   

18.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31例中,压缩的椎体高度,完全恢复ll例,恢复90%8例,85%3例,80%5例,恢复70%3例,恢复65%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8例术前A级,术后7例无恢复,1例恢复到B级;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8例,D级2例;9例C级恢复到D级7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少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19.
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情况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发现骨折椎体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为23.5°、术后6.4;°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例术前为40%、术后11%,神经功能改善。结论该手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撑开复位长节段内固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改变,手术后腰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2)min(45~90min),术中出血量(15±7)mL(10~40mL),术后随访(20±6)个月(12~36)个月。术后12~18个月拆除内固定14例。Cobb角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86°±2.42°、2.85°±0.86°、3.88°±1.05°,术后3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19±2.33)mm、(29.51±2.62)mm、(28.99±2.58)mm,术后3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塌陷恢复率为(95.4±11.5)%,术后3dCobb角纠正率为(78.2±8.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3±0.7)分、(5.2±0.5)分、(1.8±0.4)分,术后3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4.3±7.2)%、(54.2±3.2)%、(8.7±0.4)%,术后3d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改善(P0.05)。所有病例未发生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腰背部疼痛及腰椎失能。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且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