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管理聘用护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聘用护士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实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文关怀等措施对本院聘用护士进行管理干预,连续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聘用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患者满意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中,可有效提高聘用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梅菁  孙慧敏  何易  张秀秀 《护理学杂志》2022,27(17):87-89+97
目的 研制手机App用于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并探讨对照顾者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可降低照顾者负担,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
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7所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07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7±5.30;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科室、护龄和职称(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潘鹏  刘蓓  聂颖 《护理学杂志》2012,27(24):55-57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42名,开展为期6周的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基本信息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于训练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工作压力总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评分较培训前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职业延迟满足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延迟满足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对温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5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一般自我效能感、职业延迟满足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职业延迟满足可作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中介变量。结论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应引导其适当运用职业延迟满足,以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湖南省7所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07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67±5.30;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科室、护龄和职称(均P〈0.05)。结论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影响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的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儿童医院护士科研管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研究自我效能量表及组织支持感量表对1所儿童医院护士491人进行问卷调査。结果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总均分为(2.50±0.97)分,组织支持感总均分为(3.17±0.94)分;护理科研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组织支持感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有待提高,组织支持感尚不足,其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组织支持的作用,以提高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三者的关系,探讨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延吉市2所3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605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成人学习属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为3.56±0.83,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70±0.66,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3.68±0.79;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均P<0.05);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及工作年限(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5.9%。结论 延吉地区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处于高等水平,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是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者需培养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彬 《护理学杂志》2012,(21):11-13
目的探讨QQ群沟通对合同制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鼓励所有合同制护士加入护理部QQ群,及时发表自己的工作感想及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护理部设专门人员将合同制护士的意见和感想进行汇总,并如实汇报给护理部,护理部在1周内给予回复,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解决。于利用QQ群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对合同制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合同制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合同制护士采用QQ群沟通,可以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预,提高了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士感受到的辱虐管理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对341名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护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辱虐管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辱虐管理得分为1. 55±0. 71,自我效能感得分为4. 97±0. 73;不同工作年限护士辱虐管理及不同学历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护士辱虐管理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 0. 01)。结论护士辱虐管理处于中下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辱虐等负性领导行为,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稳定护理队伍,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临床营养知识培训在危重症护理学组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医院危重症护理学组85名护士采用临床护士营养知识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由临床营养护理专科护士结合危重患者营养护理特点,主导制定临床营养知识培训计划,包括公共营养知识、疾病营养相关知识、营养治疗相关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营养评估和评价知识,采用理论授课、病例讨论和工作坊形式培训。结果 85名护士经过培训后临床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营养态度改变不明显。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临床营养知识培训可提高危重症护理学组护士临床营养知识水平,规范护士的临床营养行为,有利于促进危重患者的营养护理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13.
应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提高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4名新护士按学历分层抽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参加护患沟通能力的传统培训和巴林特小组培训.培训结束3个月后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问卷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总体评定和情绪智力总分,护患沟通各维度,情绪智力问卷中除自我激励和经营人际关系外的其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和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新护士长培训路径及效果。方法开展新护士长培训需求调查,制定新护士长培训路径表对竞聘上岗的17名新护士长从上岗前1个月到上岗后1年进行规范化培训,观察新护士长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科室不良事件、投诉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培训后新护士长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提高,所管理科室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下降,护士对护士长满意度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新护士长培训路径表实施规范化培训,有效提高了新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74 nurses working in a comparatively large Australian psychiatric hospital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which contained scales that reflected the elements of the self-control model of human stress proposed by Carver and Scheier.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relate proposed elements of the self-control model to both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subscale scores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licated array of structure coefficients derived for four significant canonical variate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basic tenets of the self-control model. Notably, those participants who reported higher intensitie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 also reported higher scores on operational measures of self-focus and negative affect, a greater range of discrepant aspects of their job, and more pessimism regarding improvement in those same aspects. A framework for elaboration of the model through future research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17.
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1,自引:19,他引:72  
目的:了解当前护士的压力状况,设法调整其工作方式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5%护士工作压力感较强,有44.9%的压力来源于工作任务繁重,19.6%源于知识不够用和技能不熟练。中级技术职务护士的压力48.7%是源于工作任务繁重,初级技术职务的护士压力21.6%源于知识和技能不适应工作;正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护士压力感强于未接受教育者(x^2=9.72,P<0.05)。结论:应适当增加护士编制,调整科室人员配备,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以缓解护士压力。  相似文献   

18.
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护士及癌症病人对化疗紧张感受的差异。方法:在Likert分型调查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最易引起化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紧张感觉的调查项目,对72例化疗病人和42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生理方面,40.28%的病人认为自己的严重压力是脱发,而83.33%的护士却认为病人是疲乏,在心理社会方面,52.78%的病人认为经济问题是了大的压力,而护士(占80.95%)却认为是害怕肿瘤复发,结论:化疗病人与护士对化疗紧张感觉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应了解化疗病人的实际感受,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干扰,以改善化部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ICU护士与病人亲属对病人家庭需要重要性认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为了解病人在ICU接受监护时,其亲属及ICU护士对病人家庭需要重要性的认识,应用Molter“急危重病人家庭需要量表”对50名ICU病人亲属及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病人亲属及ICU护士认为与病人生命及利益密切相关的需要最重要,但其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提示ICU护士必须充分认识ICU病人需要的重要性,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并充分认识其亲属的需要,以帮助病人家庭应对其危机状态,维护病人及亲属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Previous studies on stress in nurses have demonstrated positive but low correlations between stress measures and indicators of mental distres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further this relationship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is attenuated by coping strategies. Questionnaires on sources of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health outcomes were administered to 72 nurses in one large general hospit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aff conflicts and workload stress increased with grade of nurse and that workload stress 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involvement differed between wards, wherea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in coping strategies or mental health outcomes. Negative mental health outcomes were mainly predicted by nurses' perceptions of excessive workload and their adoption of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The main recommendations arising from the study, therefore, were that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in nurses could be alleviated if sufficient resources were allocated so that excessive workloads were reduced, and if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mes could be initiated so that appropriate coping strategies would be adop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