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状况以及护理对策,以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0至2014年收治的乳腺术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原菌微生物、感染部位和送检标本等。 结果病原菌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21.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株、15.63%)、肺炎链球菌(4株、12.5%)和铜绿假单胞菌(4株、12.5%)。送检标本分布和构成比分别为脓液28份(28.28%),伤口泌物21份(21.21%),痰液16份(16.16%),静脉血14份(14.14%),动脉血14份(14.14%)和组织6份(6.06%)。多重耐药菌感染的3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指导和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保持对MDRO警惕意识,严格遵守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仔细实施MDRO感染预防标准和手卫生规范,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MDRO感染,对MDRO感染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多重耐药菌(MRB)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与伤口创面有关的多重耐药菌多见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菌株对临床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导致感染患者治疗困难。而且分布广,传播快,容易产生暴发流行,给临床医疗护理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我们的精心的护理有效的预防及控制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扩散及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更合理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采集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数据,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31例肝移植患者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53例,3例死亡与其相关。其中肺部感染最多见,占54.7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是最常见菌株,占34.62%。术后ICU留置时间≥7 d(OR 2.303,95%CI 1.123~4.725,P=0.023)、急性肾功能衰竭(OR 4.573,95%CI 1.418~14.749,P=0.011)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严重威胁肝移植患者的预后,缩短术后ICU留置时间、保护肾功能对于早期预防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尤为重。  相似文献   

5.
小儿是指12岁以下的儿童,小儿烧伤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1~4岁小儿。小儿重度烧伤是指总面积在30%~49%,Ⅱ度烧伤或5%~14%的Ⅲ度烧伤。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MORD)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菌[1]。由于重度烧伤患儿病情重、烧伤面积大、大量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效果,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创伤骨科2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均严格按照院感要求采取接触隔离及常规护理。并分别于确诊当日、2w根据SAS评分了解其对护理心理干预的改变,并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价,SAS标准≥50分为焦虑,SDS标准≥53分为抑郁。后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2组患者诊断时心理情绪反应统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情绪反应,2组患者住院2w后,负性心理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创伤骨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负性心理起到积极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的传播,避免了重症监护室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1年间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96例进行调查分析.结论: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我们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病人,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预防控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ICU2016年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355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17年收治的3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以项目管理方式实施MDRO感染防控。比较两组MDRO感染率、防控措施执行合格率和项目管理实施前后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得分。结果观察组MDRO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防控措施执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项目管理实施后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对ICU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MDRO感染防控项目管理,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MDRO感染防控知识水平和防控措施执行力,从而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MDRO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实行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结果4例痊愈出院,6例存活时间超过15d(15d后5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CHVHF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心率平稳,APACHEⅡ评分48h后显著改善(P〈0.05,P〈0.01)。提示肾移植术后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患者应用CHVHF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护理评估与监测,保持体外循环通畅,做好心理护理是使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肾移植患者的死亡原因中,感染居首位。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各种感染中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而且具有病情重、发展快、临床治疗困难的特点。因此,应高度重视其预防。如何有效预防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就成为了护理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问题。方法分析55例患者进行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出现影响引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负压调节不当;引流装置漏气、分泌物堵塞;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引流不畅;敷料干结变硬、引流管选择不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出现VSD材料膨胀、无明显管型25例,半透膜下积液32例,VSD材料呈黄绿色5例,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均获及时处理。55例患者住院15~36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VSD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问题.方法 分析55例患者进行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出现影响引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负压调节不当;引流装置漏气、分泌物堵塞;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引流不畅;敷料干结变硬、引流管选择不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出现VSD材料膨胀、无明显管型25例,半透膜下积液32例,VSD材料呈黄绿色5例,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均获及时处理.55例患者住院15~36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VSD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折术后早期感染导致内固定装置外露的效果。方法对14例骨折术后早期感染导致内固定外露患者,在保留内固定装置的情况下进行VSD治疗。结果 14例均获随访,时间2~52个月。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内固定装置无松动,全身及局部无感染表现,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术后内固定装置外露应用VSD治疗,可在保留内固定装置的同时愈合创面,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蓓 《护理学杂志》2011,26(20):30-31
目的 观察持续冲洗加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感染创面的效果,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感染创面患儿,先彻底清除感染或坏死组织后,采用持续冲洗加封闭负压吸引10~14 d,加强创面周围皮肤护理,维持冲洗和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结果 引流通畅,创面愈合8例,二期局部皮瓣转移5例,手术植骨3例.随访2个月至1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7—10d。10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连接棒,仅取出横连。1例患者术中发现内固定已松动,取出所有内固定。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VSD技术可以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伤口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增加了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有利于切口早习愈合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 结果 11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7~10 d。10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连接棒,仅取出横连。1例患者术中发现内固定已松动,取出所有内固定。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 结论 VSD技术可以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伤口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增加了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来源及分布,为制定精准化MDRO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802例自非ICU科室MDRO感染者体内分离出的1116株MDRO菌株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来源将MDRO分为院外感染(外院转入、社区获得)和院内感染(本院转入、科室获得)两大类型共4个组别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非ICU科室感染的MDRO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CRE)(384/1116、34.41%)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31/1116、29.66%)为主;不同科室MDRO感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87、P<0.001),4种常见MDRO感染最多的科室为老年医学科(147/1116、13.17%)、神经外科(112/1116、10.04%)和康复医学科(95/1116、8.51%)。CRE、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分别为10.69%(704/6584)、43.83%(554/1264)、33.72%(376/1115)和27.11%(475/1752),均显著低于全院科室CRE、MRSA、CRAB、CRPA的平均检出率[25.35%(3474/13704)、51.48%(1093/2123)、79.15%(4704/5943)和46.99%(2051/4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4.309、15.583、960.632、203.726,P均<0.001);非ICU科室间以上4种MDRO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0.766、97.642、75.078和69.515,P均<0.001)。MDRO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40/1116、48.39%)、手术部位(132/1116、11.83%)和泌尿道(123/1116、11.02%)。院外感染者共641例(57.44%),包括外院转入(373/1116、33.42%)和社区获得(268/1116、24.01%);院内感染者475例(42.56%),包括本院转入(52/1116、4.66%)和科室获得(423/1116、37.90%)。结论:本院非ICU科室MDRO感染近2/3来源于院外输入和院内转入,需重视感染控制基本措施落实并通过信息系统早期识别,且各科室间MDRO感染来源及分布不同,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实现精准化防控。  相似文献   

18.
对3例肾移植术后成功妊娠患者进行随访监护和围生期护理,结果均顺利分娩,分娩后随访1年。2例分娩后移植肾功能正常,1例妊娠期肾功能异常,产后3个月恢复正常,但患者产后自行停免疫抑制剂,于产后2年移植肾失功行二次肾移植术,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提出根据妊娠不同阶段结合肾移植术后特点进行监护随访、心理护理指导;对患者的妊娠时机选择、日常生活、免疫抑制剂调整进行指导,加强对妊娠后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监护;产后进行健康教育和随访,可保证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分析并采取措施减少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使其在肢体创面的应用中更加成熟. 方法 回顾320例肢体创面的负压封闭引流疗效,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相应解决办法;且对四种常用封闭膜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引流通路阻塞309例(96.6%),为最多见并发症,应用通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和预防;创面负压不够62例(19.4%),轮替夹闭部分管道可以解决.四种封闭膜中以"透明辅料"特性最好,以"外科手术膜"最为实用.严重创面36例,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2次后适合植皮或皮瓣术者35例(97.2%).结论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仍要勤观察,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并发症.该技术在严重创面的治疗中最能彰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9):1779-178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足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1例列为观察组,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另外46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后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缩减程度,愈合时间,感染发生情况,皮瓣成活率以及患肢功能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15.901,P0.05);观察组创面缩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6.085,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1.201,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751,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184,P0.05)。所有9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的方法评定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9.410,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