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手术患者1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58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5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从品管圈成立、选定主题、现状把握及分析、要因确认、护理对策及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干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活动后护理人员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活动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高于活动前(P 0. 05)。结论将品管圈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有助于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管理对患者疼痛知识掌握度和圈员疼痛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基础的PDCA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知识掌握水平和圈员疼痛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对镇痛药物服用方法、副作用、成瘾性及缓解方法等疼痛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圈员提出问题能力、计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凝聚力、应变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品管圈活动的PDCA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知识的掌握和圈员疼痛管理能力,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组授权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1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室收治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分组授权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室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护理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ICU实施品管圈管理,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未实施品管圈管理收治的2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技能、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医疗用具使用、执行措施、理论知识评分比较明显高于实施前(P 0. 05);观察组患者MDRO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文关怀能力、操作技能的认可度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 ICU患者MDRO感染控制中应用品管圈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并通过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手卫生等各项措施,能使MDRO感染率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发生压疮的人数与次数以及圈内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目平均值。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压疮人数和压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均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可通过护理人员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联合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在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3月收治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8年4—6月收治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联合CNP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实施后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 PDCA联合CNP模式在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7年9~12月)和研究组(2018年3~6月)各200例。该院从2018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建立品管圈,并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以及护理差错、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QCC活动开展前护理人员的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长于活动后(P<0.05);研究组患者对总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QCC活动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效果满意,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多发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恶化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病情恶化程度轻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中,能有效控制病情恶化程度,改进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持续质量改进对肿瘤外科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肿瘤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物质需要、家庭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肿瘤外科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手术室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管理;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开展细节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调查表及满意度调查表,并记录术后3d内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开展细节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而言,护理质量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栾川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使用随机平均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各生活中质量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看服到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04例和对照组2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规范服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规范服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看服到口"的规范性,促使其养成自觉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的行为习惯,降低误服、漏服及私自改量等不良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住院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90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12月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5年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脊柱骨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发生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能力。结果观察组在医护配合、护理文书、器械维护、标本送检、患者安全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开展活动后的护理理论培训、护理技能培训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能力,增强了手术室护理品质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予以精细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手术漏洞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卫生消毒、器械管理、手术环境、护理配合、护理记录5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手术漏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流程管理,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漏洞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随机选取5000件清洗消毒物品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随机选取5000件消毒物品作为试验组,记录医院供应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管理情况,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器械包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质量,还能够降低器械包缺陷比例,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管理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科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的7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评分、技术操作评分、文书书写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诊外科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对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某院输液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7名为研究对象,并将层级管理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2月) 8名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输液门诊管理;将实施分层管理后(2017年3月—2018年3月) 9名作为研究组,行层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前后医院感染、投诉及差错情况和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评分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错差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 0. 05)。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事件处理、护理文书记录、职业技能及总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经不同管理后,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目评分菌高于对照组(P 0. 05);且在服务态度、仪容仪表、语言及输液室环境方面的工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层级管理,对患者的感染预防效果有明显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莱多定律"在脊柱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我院脊柱外科未实施巴莱多定律管理时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采用巴莱多定律管理后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巴莱多定律"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合格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其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合格评分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巴莱多定律"在脊柱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品牌建设,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呼吸内科慢阻肺管理中采用护理品牌建设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创新性护理流程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至2017年12月肺癌化疗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创新性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肺癌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本职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