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新肾癌分型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SCT)检查诊断肾癌最新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肾癌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记录平扫期CT值、皮髓期CT值及强化模式,依据CUA制定的最新标准对肾癌进行分期分型,分析各亚型SCT参数。结果:SCT检查发现透明细胞癌56例、乳头状癌23例和嫌色细胞癌18例;平扫期乳头状癌CT值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皮髓期、实质期、排泄期透明细胞癌CT值均显著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均匀强化在嫌色细胞癌的比率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P<0.05)。结论:多层SCT是术前评估肾癌分型较理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磁共振DWI与MRI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磁共振DWI上均表现出局灶性高信号,在回波成像T2加权成像(T21WI)没有显示异常高信号的患者有9例,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显示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9~11 h检查的患者的有10例,病灶在T21WI图像中均表现为稍高信号,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12 h以上检查的患者有21例,在回波成像T21WI与磁共振DWI中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其中10例患者在回波成像T21WI中表现为多发脑梗死灶,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表现为单一异常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对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也可以诊断出磁共振成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诊断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评价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表现为正常者6例。19例D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高信号,T1WI仅可见9例,T2FLAIR仅有轻度信号增高;11例DWI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高信号,T2WI及T2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5例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区对称高信号;9例DW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弥漫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8例DWI表现为分水岭区高信号,其中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T1WI呈高信号。结论 DWI较常规MRI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造成脑实质的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较T1WI及T2FLAIR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病理分型对肾细胞癌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将三台县中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肾细胞癌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均给予其CT检查(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总结其CT影响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透明细胞癌为25例(69.4%),乳头状癌为4例(11.1%),嫌色细胞癌为3例(8.3%),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为2例(5.6%),集合管癌与颗粒细胞癌均为1例(2.8%);病理分型将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归为透明细胞癌,且其血供较为丰富,扫描后更为强化;嫌色细胞癌与乳头状癌血供少,强化程度明显低于透明细胞癌。结论:各型肾细胞癌CT影像表现的特异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需依赖病理,将病理与CT影像特点进行结合后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于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拟诊为超急性、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检查,分析随发病时间不同,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病1~6 h(10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7~16 h(7例)T1WI上5例为等信号,2例为低信号,T2WI上4例为稍高信号,3例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17~24 h(5例)T1WI上4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24 h以上(7例)T1WI为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DWI 5例为稍高信号,2例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4例为稍低信号,2例为等信号,1例为等低信号。结论 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有很大的临床诊断价值,而在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则应结合ADC值才能作出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资料。结果1:3例T1WI呈低信号,2例T1WI呈混杂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结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DWI均有特异性,应该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作为常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胆囊结石成分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佛冈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44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磁共振检查,分析信号变化特征。结果:胆囊内完全结晶10例,占22.7%,T1加权像(T1WI)全部是短T1信号,T2加权像(T2WI)全部是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是低信号;胆囊内部分结晶患者16例,占36.4%,T1WI显示胆囊底部部分是短T1信号,T2WI显示胆囊底部部分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底部的低信号;胆囊内混合(含部分胆色素)型结晶患者10例,占22.7%,T1WI显示胆囊大部分短T1信号,T2WI显示胆囊大部分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部分是高信号;胆囊结石患者6例,占13.6%,T1WI序列显示长T1信号,T2WI序列显示短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看到胆囊内低信号。胆色素结石2例,占4.5%,呈特征性高或混杂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对胆囊结石成分信号变化不同病理病理变化过程能够辨别,在胆囊结石检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为葫芦样横跨海绵窦,MRI检查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患者可见小条片状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9例可见小条状低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偏低信号或等信号,实施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填充式强化;14例患者行CT平扫表现出均匀高密度,CT血管造影术(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显示病灶轻度颈内动脉血管包绕,病灶内无明显血供血管;4例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实施CT扫描发现明显钙化,增强扫描后非钙化区域呈现填充式强化。结论: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颅内海绵窦血管瘤均有其具体的影像学特征,将疾病具体影像学特征与DWI及血管检查相结合,可对疾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取1.5 T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许昌市立医院接诊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用CT与MRI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观查膝关节受损病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CT检查的检出率相比,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影像学分析,半月板受损呈低信号内放射状、线状高信号为主,区域不规则;韧带损伤中T1加权成像(T1WI)以高低信号、低信号为主,T2加权成像(T2WI)呈高信号、扁平条带状低信号阴影为主,边缘不规则,界限线模糊;骨质损伤中病界限模糊,T2WI加权信号呈等–高信号状,T1WI加权信号表现为低信号;关节腔积液影像呈波浪状,部分有分层,T2WI加权信号以高信号为主,而T1WI加权信号以低信号为主。结论:应用1.5 T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较CT更突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DWI对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证实的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矢状位T1WI、T2WI、T2WI/FS及DWI扫描,研究其在常规序列和DWI序列上的表现,测量正常椎体及病变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R常规序列和DWI序列(b=500 s/mm2)表现:椎体高度减低,呈楔形、双凹形改变,部分椎体上下缘骨质结构连续中断,可见条状或不规则形低信号影,病变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及T2WI/FS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部分邻近病变椎体的间盘可见信号减低。②ADC值比较:在DWI(b=500 s/mm2)上,病变组ADC值为(2.03±0.83)×10-3mm2/s,正常组ADC值为(0.36±0.21)×10-3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组高于正常组,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程度压缩性骨折椎体间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WI可较好反映椎体的弥散特征,ADC值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可对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其他压缩性骨折进行可靠鉴别。  相似文献   

13.
刘洪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17-11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均行T1WI、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果:DWI、T2-FLAIR、T2WI、Tl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9.41%、66.18%、54.4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WI更易于发现病灶,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指导肾癌患者术后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制定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估量表统计数据,根据肿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判断中医证型,统计分析145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不同中医证型与不同临床症状及发病病因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56例(38.6%)、肝肾阴虚23例(15.9%)、脾肾阳虚19例(13.1%)、湿热下注14例(9.7%)、脾肾阴虚14例(9.7%)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为双腿沉重127例(87.58%),腰酸腰困132例(91.03%),情志不佳119例(82.06%),腰痛49例(33.79%),头晕40例(27.58%)。其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双腿沉重发生率与肝肾阴虚证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患者饮酒情况与脾肾阴虚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郁肾虚患者吸烟情况与脾肾阴虚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下注、脾肾阳虚患者病程分布与肝肾阴虚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细胞癌患者术后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下注为常见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双腿沉重、腰酸腰困腰痛、情志不佳等。饮酒,吸烟为肾癌患者常见的发病病因。肝肾阴虚型患者与湿热下注,脾肾阳虚型患者对比,前者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52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结果: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局限性脑肿胀11例,影像表现:境界欠清,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脑沟、脑池局部变浅、消失。其余41例有13例陈旧性脑梗死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表现急性脑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征,影像表现:境界清楚,结节状、片状高信号病灶,且病灶范围明显大于常规T2WI、FLAIR像,20例脑干病变,23例放射冠、基底核区病变,5例颞顶叶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病变,2例胼胝体区病变,13例合并有多发性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4h内病灶检出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效果优于MRI常规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照组给予X线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诊断准确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X线进行检查,无患者存在骨质结构异常的情况,其中27例患者的关节囊存在肿胀;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共计发现病灶56处,46例为单侧膝关节骨挫伤,4例为双侧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膝关节病灶磁共振成像特点:絮状、小点片状、斑片状异常信号,主要为弥散性不规则或地图形,边界均不清晰;在T1加权成像(T1WI)则表现为稍低信号或低信号,在T2加权成像(T2WI)则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STIR)则表现为高信号。结论:膝关节骨挫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好对其疾病情况进行评价,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行磁共振成像(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比3种成像方法的异常率。结果:三种成像方法中DWI异常率明显高于T1WI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而DWI和T2WI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20P〉0.05)。23例病后1周内均行三种成像方法检查,其中T1WI和2例T2WI正常者8例而DWI均显示异常,T2WI与DWI检查4例发现的病灶部位数相同,有8例DWI发现的病灶部位数多于T1WI和T2WI。12例于发病1周后三种成像方法检查,三者异常率相同,发现的病变部位也基本相同。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发现早期病毒性脑炎的病灶较T1WI或T2WI敏感,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术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制定肾细胞癌术后患者症状评估量表,采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统计分析145例肾细胞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利用频数方法观察危险因素在不同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肾细胞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双腿沉重(87.59%),情志不佳(82.07%),腰痛(33.79%),头晕(27.59%)等。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下注为主。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有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BMI≥24 kg/m2是脾肾气虚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是肾癌术后出现肝肾阴虚证的保护性因素;年龄是肾癌术后出现脾肾阳虚证的保护性因素;男性是肾细胞癌患者出现湿热下注证保护性因素,吸烟史、饮酒史是湿热下注证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细胞癌术后患者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下注为常见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双腿沉重、腰酸腰困腰痛、情志不佳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髓梗塞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2004-2008年经临床证实15例延髓梗塞的患者,对治疗前后MRI回顾性分析,观察延髓梗塞的MRI特点。结果:15例患者MRI表现为延髓局部呈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FLAIR图像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图像低信号。具有延髓梗塞典型症状的患者2例。CT检查可疑延髓低密度灶患者1例。结论:核磁共振可清楚地显示延髓梗塞的病变范围,对本病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行MRI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WI、T2WI、T1WI脂肪抑制序列,T2WI脂肪抑制序列,DWI及ADC图,T1WI脂肪抑制增强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标准。结果:17例患者MRI检查显示瘘管35条,出现肛周脓肿19个、瘘口25个;与手术结果对比,显示瘘管符合率为97.2%(35/36),肛周脓肿符合率为100%,瘘口符合率为92.8%(25/28)。结论:1.5T MRI检查能够清楚准确地显示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肛瘘数量、瘘管走向、内口位置,瘘管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及并发症状况,为临床医生术前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肛肠手术成功率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