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颈外静脉穿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抢救成功率、输液畅通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高,操作安全便捷,适合在急诊抢救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院前急救中遇到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并按输液方式的不同等分为常规静脉输液组和骨髓腔穿刺输液组。观察两组患者建立有效输液通道的时间、输液速度、血压回升所需时间、抢救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建立有效输液通道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静脉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静脉输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可有效缩短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建立通路,对照组采用上肢浅静脉建立通路,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输液速度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能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素玲  田碧  李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59-6760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危重症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根据患者血管特点,采取经颈外静脉建立静脉通路,加强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的管理。结果 135例经颈外静脉成功留置安全型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达到及时、准确用药,快速补液。结论由于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可以减少四肢静脉穿刺易致的并发症;较中心静脉置管的穿刺操作时间短和对患者的生化检查、心电图等无特殊要求。因此建议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58例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用骨髓输液的急救护理.严格掌握骨髓输液适应证,低血容量性休克存在周围循环衰竭,连续穿刺 3次以上,或 90 s内不能建立静脉通路者,立即行骨髓输液;选择最佳穿刺部位,经本组患者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成人首选髂前上棘为最佳穿刺部位;骨髓输液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感染等征象,并及时处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掌握最佳拔针时机,外周静脉输液通路建立后立即予拔除骨穿针.经及时抢救本组58例患者均病情痊愈或趋于稳定,58例患者中57例骨髓穿刺成功,有1例患者骨髓穿刺失败,后改为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1%,全部病例随访 1~6个月,随访期间无造血功能障碍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抢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胫骨骨髓穿刺输液,对输入的药物、输液速度和穿刺时间进行分析,并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循环衰竭的情况下在2min内建立起骨髓输液通道,缩短了静脉建立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骨髓腔输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安全的方法,结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应用于儿童的急救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式静脉穿刺法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患者总计420例,均为我院急诊输液室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将其等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接受改良式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心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行骨髓腔输液和常规静脉输液,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建立有效通道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及输液速度等。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观察组患者建立有效通道所花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输液速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相比,骨髓腔输液能缩短心搏骤停患者穿刺所用的时间,实现快速给药,且输液速度未见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快速输液通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当外周静脉系统塌陷、外周静脉通路难以建立或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太长时,可以通过骨髓腔内输液通路迅速建立补液途径,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已渐渐应用于多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在抢救急危患者尤其心搏骤停的患者,骨髓腔输液建立抢救输液通路速度快操作简单,在急诊抢救中骨髓输液渐渐成为一种替代静脉通路的紧急输液通路。本文对骨髓腔输液的种类、骨髓腔输液和其余输液装置的比较以及骨髓腔输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高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高龄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IVAP组38例和PICC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置管后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PICC组(P0.05)。结论:IVAP运用过程中与PICC相比,其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其维护间隔时间长、并发症少和感染率低,是高龄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  相似文献   

12.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迅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路。但在某些病人如休克或伴有高度水肿的患者,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静脉切开操作繁琐费时,锁骨下及颈内静脉穿刺技术难度大,且易出现并发症,上述方法均不利于急救。因此,我们首次试用经骨髓腔输液,抢救1例严重脑水肿病人,并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骨髓腔输液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3月来我院急诊的15例危重患者,在90s内未成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时,进行了骨髓腔穿刺并输液,做好全程护理。结果 15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骨髓腔输液快速便捷,操作简单易行,能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输液通道建立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选择腋下表浅静脉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2月—2017年6月的50例危重症新生儿作为A组,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将2017年7月—2019年1月的5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B组,实施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B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5),穿刺时间短于A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B组新生儿家属的PPU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对危重新生儿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缩短穿刺时间,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PICC输液,观察组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可随时建立静脉通路,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ICU患者平面内超声引导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重症医学科需颈外静脉留置针输血输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记录并分析两组留置成功时间、穿刺次数、首次留置成功率、总留置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成功时间、穿刺次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留置成功率和总留置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结论平面内超声引导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盲穿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抢救危重患儿时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06-08-2010-12住院患儿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或90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应用骨穿针进行骨髓腔穿刺。结果 1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综合抢救成活13例,2例死于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治愈13例经3个月随访无局部感染及骨髓炎发生。结论重症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循环不良,往往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骨髓腔输液技术难度低,并发症少,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在老年输液病人手背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7例老年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应用组,239例)和对照组(非装置组,22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2%、84.21%,建立单个静脉通路时间分别为(57.60±9.76)s、(82.79±15.70)s,静脉穿刺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42%、2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穿刺辅助装置可有效提高护士穿刺成功率、降低病人疼痛程度,缩短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适用于门诊输液室、病房的静脉穿刺工作。  相似文献   

19.
经骨髓输液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经骨髓输液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急诊抢救输液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268例,随机分为经骨髓输液和经静脉输液两组。静脉穿刺困难的立即行经骨髓穿刺输液,对照组经静脉常规穿刺置管输液。结果两组输液后在血压回升的时间和输液的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建立输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上,经骨髓输液组较静脉输液组明显缩短。结论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经骨髓输液是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不但安全、迅速、有效,而且便于在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超声组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左/右置管、困难置管、所患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传统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13.4±5.6)s、穿刺次数(1.0±0.2)次较传统组穿刺时间(44.3±19.9)s、穿刺次数(1.4±0.5)次明显减少(P=0.000)。传统组与超声组动脉穿刺、局部血肿、气胸、血胸、导管错位发生率分别为10%和2%、8%和2%、6%和0、4%和0、4%和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具优势,是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建立深静脉通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