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62-363
目的:评价应用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医嘱和护理常规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游离皮瓣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分别为7.14%(3/42)和23.81%(1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游离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62%(41/42)和80.95%(3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0,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路径可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危象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液循环危象的观察与处理至关重要 ,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将导致皮瓣坏死[1,2 ] 。在灯光下观察皮肤色泽及测量皮温 ,有时并不能准确的反映皮瓣血液循环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检测皮温、颜色、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四项指标的基础上加用超声多普勒仪检查方法 ,能及时发现血液循环危象 ,收到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9~ 1999年共行 437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手术 ,共发生血液循环危象 46例 ,失败 8例 ,血循环危象发生率 10 5 % ,失败率 1 83 % ;其中于 1996年以后采用多普勒仪检测进行术后观察 2 14例 ,发生…  相似文献   

3.
崔永红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4):136-139
目的 探讨对游离皮瓣修复创伤创面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夏市人民医 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游离皮瓣修复创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 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术 成功率、皮瓣坏死率、皮瓣颜色、皮瓣温度、皮瓣质地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72 h皮瓣颜色、皮瓣温度、皮瓣质地及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游离皮瓣修复创伤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管 危象发生率、皮瓣坏死率,改善患者的皮瓣颜色、皮瓣温度及皮瓣质地,有利于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结果 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47项三级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断指再植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构建并应用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手指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手外科病区收治的外伤所致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疼痛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手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评估表,综合评估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VAS评分、血管危象发生率、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VAS疼痛评分、血管危象发生率、疼痛护理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可减轻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疾病疼痛的认知及警惕性,有效降低术后因疼痛导致的血管危象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瓣颜色比色卡在各类游离皮瓣移植术后临床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将50例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住院先后进行编号,根据奇、偶数便利取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根据术后护理常规观察游离皮瓣颜色,自行判断患者移植皮瓣的血运情况;观察组采用皮瓣颜色比色卡观察游离皮瓣的颜色,判断皮瓣的血运情况。比较两组护士对临床皮瓣颜色描述的准确性、皮瓣成活情况,并自制量表调查医生对于两组护士皮瓣观察能力的认可情况。结果应用皮瓣颜色比色卡准确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72%(18/25)(χ^2=5.357,P=0.049);对照组和观察组皮瓣完全坏死分别为2例和1例,部分坏死分别为7例和1例,成活率分别为64%(16/25)和观察组92%(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P=0.019);医生对于护士用比色卡进行皮瓣观察的能力认可度更高(P<0.05)。结论应用皮瓣颜色比色卡判断皮瓣颜色、血运更准确、客观,避免或减少了因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为早期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提供依据和方便,显著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减张对位缝合与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外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9月我 院收治的10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 组予以减张对位缝合治疗,观察组予以皮瓣转移修复,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康复指标、皮瓣 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瘢痕情况及创口愈合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危象及动脉危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水肿持续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术后24、72 h皮瓣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口对位不齐、 创面崩裂、创口感染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皮瓣转移修复颌面部外伤效果良好,能促进患 者术后远期创口愈合,还可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探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9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应用小腿穿支皮瓣修复的61例设为观察组,以小腿内侧皮瓣修复的48例设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移植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区植皮成活情况;肌腱粘连、肢体肿胀、骨不连及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两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感觉及血液循环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移植皮瓣成活率分别为85.24%和85.41%(P0.05);供区皮肤的愈合率分别为93.44%和93.75%(P0.05);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分别是13.11%和13.33%(P0.05);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5.24%和91.67%(P0.05)。结论小腿穿支皮瓣不仅与小腿内侧皮瓣成活率和供区皮肤的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等近期并发症和感染、骨不愈和、肌腱粘连、指腹萎缩、畸形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而且避免损失下肢主要动脉。因此小腿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慧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3):177-179
探讨皮瓣移植术中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 7月收治的70例皮瓣移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皮瓣移植术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临床并发症的反应时间和患者恢 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68.57%,高于对照组的37.14%(P <0.05);观察组在血肿、感染和静脉 危象的反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42.86%(P<0.05)。结 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 进身体恢复,防止并发症问题以及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建议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吻合血管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接受吻合血管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蒂时间、断蒂后功能恢复时间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皮瓣成活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血管危象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断蒂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断蒂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研究组≤3d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4~7d及7d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吻合血管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患者皮瓣成活,减少术后血管危象和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