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液港脐静脉置管(UVC)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9例危重新生儿出生后尽早行深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将其随机分为输液港UVC组(29例),传统UVC组(30例)以及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30例),比较3组患儿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等。结果输液港UVC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脱管率、堵管率显著低于传统UVC组和PICC组(P<0.05);输液港UVC组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与传统U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置管时间和置管成功率均显著优于PICC组(P<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出生后早期建立静脉维持通道时,输液港UVC的置管成功率较高,置管时间较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堵管率、脱管率较低,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UVC)联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67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应用UVC联合PICC输注法,35例为对照组应用PICC输注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ICC穿刺点渗血、导管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联合PICC输注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保护早产儿血管,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桡动脉置管在危重患儿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20例危重新生儿应用桡动脉置管的体会。桡动脉置管为新生儿的有创血压监测及采集血标本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为重症监护及抢救提供了临床指导。桡动脉置管前做好Allens′试验,置管后保持其固定通畅,预防感染及出血,加强肢体血运的观察及患儿疾病本身并发症的观察。新生儿有创监护的护理中要多观察尽量少接触,减少人为的感染几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是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下隧道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学龄前危重患儿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危重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行经皮下隧道股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经皮下股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观察两组导管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滑脱、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及两组导管增加换药频次(除外常规换药每天1次)与增加护理时间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穿刺时间、留置时间、1周后导管滑脱与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增加换药频次及时间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下隧道股静脉穿刺置管较经皮下股静脉穿刺置管护理简便,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不易滑脱、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基于实验组许多指标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上优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9-02-2010-06行桡动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患儿特别需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及反复监测电解质紊乱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反复穿刺取血标本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患儿血管细,穿刺困难易损伤血管,用桡动脉置管既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6.
7.
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100例病人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并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维护。结果发生静脉血栓及脱管各1例,98例均未发生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加强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2001年4月~2004年4月抢救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均采用脐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潘蓉  魏巍 《护理学报》2005,12(5):48-49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压穿刺置管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拟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正压穿刺置管,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应用正压穿刺法,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78例危重患者急救及治疗中采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结果本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4%,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股静脉留置针置管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静脉留置针置管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危重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美国BD公司20G静脉留置针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美国BD公司24 G留置针行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穿刺完成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置管时间,并对置管期间的置管部位进行观察,观察血液白细胞、CRP指标的变化,拔针后留置针送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危重症患儿在穿刺完成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长(P〈0.05),不良事件(外渗、静脉炎、脱管、堵管)发生率低(P〈0.05);血液白细胞、CRP指标变化的检测,拔针后留置针残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效果一样,未增加感染的风险,两组留置针置管安全性一样.结论 通过临床对股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症患儿的应用研究,证实了在抢救危重症患儿中行股静脉留置针置管效果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特别适合无条件进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序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按入院后静脉通路的建立是否按照UVC后序贯PICC置管分为序贯组和非序贯组。序贯组在入院后直接经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3~14 d)后,评估患儿至少还需7 d静脉输液治疗的继续予以行PICC穿刺术,拍片确认PICC导管尖端位置后拔除脐静脉导管,给予经PICC导管静脉输液;非序贯组患儿入院时由于脐静脉置管条件或家长拒绝置管等原因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或予以PICC置管进行静脉输液。分析两组患儿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没有置管或是需要开放另一通路情况下的静脉留置针(BD)使用个数、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静脉营养(TPN)使用天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序贯组与非序贯组比较:在出生体重更轻的情况下[(1047.4±191.5)g与(1201.9±173.3)g],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89.0%与67.8%),BD使用个数少[(15.3±8.6)个与(25.0±13.4)个],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低(8.2%与28.0%),TPN使用时间短[(41.3±11.6)d与(44.9±11.0)d],血培养阳性率低(6.8%与16.9%),住院时间缩短[(72.2±23.3)d与(82.1±24.0)d],住院费用减少[(11.9±4.0)万元与(15.2±5.9)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发生率(2.7%与7.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时给予UVC序贯PICC置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外周静脉的留置,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减少因输液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更快地达到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减少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但是序贯置管对NEC的发生率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潘菲  李娜  叶明俊 《护理研究》2022,(24):4499-4501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已结扎脐带高危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脐静脉置管的178例患儿,按照脐带是否结扎分为观察组(已结扎)和对照组(未结扎),观察组将已结扎脐带拆开后行脐静脉置管,对照组对未结扎脐带行脐静脉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位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置管位置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已结扎脐带新生儿中行脐静脉置管为高危新生儿的救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静脉通路选择,也为救治更多高危新生儿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激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角膜接触镜使用的增多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眼表疾病的认识加深,使得真菌炎性角膜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目前眼科界尚缺乏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理想药物,使疾病恢复慢,病程迁延。临床上多以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为主要症状,终致视力严重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肘部静脉与经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67例,经肘静脉置入PICC导管,分别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中,经股静脉PICC置管不仅可以作为经肘静脉PICC置管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作为其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高危新生儿中应用脐静脉插管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 在本院救治的高危新生儿中选取78例患儿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标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应用脐静脉插管,常规组应用周围静脉留置针,两组均配合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比常规组体重增加更多、静脉治疗时间更短,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破伤风在发病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从胃肠道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必须经静脉输注,以及频繁的静脉注射抗感染及镇静药物。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10C)能满足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治疗需要。我科自2005年3月开始将PICC应用于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魏银洲 《家庭护士》2008,6(4):313-313
通过61例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手术室大型手术中心静脉压监测以及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结果无一例发生气胸、血胸、气管损伤、空气栓塞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提出锁骨下静脉置管损伤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修补术患儿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0例手术患儿均安全渡过手术期,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术后注意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测和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出入量的变化,是膈疝修补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