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器械清洗流程,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定期沟通,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保证、器械得到很好的保养,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现状,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9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山西省介休市20所二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年龄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及质量管理薄弱等问题。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基层医院主管部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视,加快人才储备与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保障医疗与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医疗器械清洗过程质量管理,主要从清洗前的预处理、机械清洗法以及手工清洗法来论述。认为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洗管理,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器械清洗流程。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定期沟通。结果手术室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管理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保障,器械得到很好的保养。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加强。促使手术室的器械清洗专业化,避免手术器械引起的医院感染,有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约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手术器械的清洗工作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清洗是保证手术器械无菌质量的主要环节.未被彻底清除的污物.将阻断灭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从而妨碍消毒与灭菌的效果。因此.去除污染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对保证无菌的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确保向临床输送灭菌合格的产品。方法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对医院所有待灭菌物品进行分类登记,仔细检查,规范装卸,全程监测。结果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消毒质量明显好转。结论消毒质量控制到位,无菌物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直接影响全院医疗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8.
9.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复用手术器械清洗人员采取230次抽查,采取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处理不规范、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是否存在除锈剂或清洗剂残留、灭菌是否合格、器械浸泡时间是影响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01)。结论针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及时反馈并定期整改,能持续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及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县手术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清洗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按照卫生部《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规定的清洗质量的检测方法,即采用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的方法,对该县4家二级医院和10家中心卫生院清洗后待灭菌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现场抽样检查。结果:4家二级医院共检测已清洗器械2089件,目测合格1567件(合格率75.01%),放大镜下目测合格1358件(合格率65.01%);10家中心卫生院共检测已清洗器械584件,目测合格235件(合格率40.24%),放大镜下目测合格205件(合格率35.10%)。结论:所查医疗机构未对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清洗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各级医院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以来,我院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卫生资源,对手术器械进行统筹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2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包装再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手术结束后随机抽取中等污染程度的止血钳、持针钳1 000件,设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今将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集中管理,手术结束后随机抽取中等污染程度的止血钳、持针钳1 000件,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室的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比较加强质量管理前后,随机各抽取脊柱手术器械300件,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无锈渍、无血渍、无污垢、器械洁净光亮,器械咬合面及关节处清晰完整、无损毁、不松动为合格,对清洗质量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加强质量管理后,脊柱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好性合格率有着显著性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控制现状,探讨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的对策。方法 2016年9月~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调查表,通过实地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2种方式,对宁夏地区39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CSS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33.33%的医院采用手工清洗,56.41%的医院配置了清洗消毒器,38.46%的医院配置了低温灭菌器,干热灭菌器都未配置;洗涤用水和灭菌蒸汽用水使用自来水的医院分别占25.64%和17.95%;51.28%的医院配置了放大镜,1所医院配置了ATP生物荧光检测仪,都未进行清洗消毒器清洗效果检测;每一灭菌批次进行批量监测的医院占66.67%;采用自含式生物阅读器、送检验科进行生物培养的医院分别占87.18%、10.26%。结论宁夏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优化设备设施配置,加强过程质量监测及控制,不断提高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1〕。手术器械的彻底清洁是保证手术器械消毒与灭菌成功的关键,在日常清洗工作中,由于化学或者物理因素的影响,清洗后的器械表面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要去除和防止出现这些器械表面的变化,应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保证器械清洗的效果。下面就手术器械清洗后常见的问题进行介绍。1金属的有机物残留1.1表面变化带色的残留包括:血、蛋白质、药物残留,可以导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手术器械质量缺陷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CSSD 2017年2月—2019年2月和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别采用常规处理和采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后处理的2组手术器械,每组230件,在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再处理质量缺陷、满意度和防护行为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返洗率和及时回收率、再处理手术器械质量缺陷项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科室满意度和防护行为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提高了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和科室工作人员防护行为及满意度,降低了相应的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2年1月至7月本院CSSD回收的医疗器械286件,收集资料,分析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6件回收的医疗器械中清洗合格249件(87.06%),清洗不合格37件(12.94%);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规范、严格执行流程、除锈剂残留、器械浸泡时间与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有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洗方法、清洗剂种类、清洗设备运用、器械类型、清洗设备布局与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不规范(β=2.388,OR=10.891,95%CI=4.997-23.740)、未严格执行流程(β=1.724,OR=5.606,95%CI=2.600-12.087)、有除锈剂残留(β=2.668,OR=14.405,95%CI=6.400-32.422)、器械浸泡时间<20min(β=2.636,OR=13.956,95%CI=5.523-35.262)、器械浸泡时间>30min(β=2.824,OR=16.846,95%CI=6.346-44.723)是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CSSD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有待提高,其受预处理规范、严格执行流程、除锈剂残留、器械浸泡时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为预防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对本市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护士7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护士职业倦怠率67.6%;不同级别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护士职业倦怠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减缓、预防手术器械包装护士职业倦怠,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基层医院适用易行的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抽查的160套(4 480件)器械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抽查160套(4 480件)器械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清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声清洗、高压水枪清洗及应用高压气枪干燥的清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洁净度和试纸检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清洗方法增加了腔镜器械使用频次,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