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疗、水疗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近期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 H IE患儿497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单纯早期抚触,B组抚触联合高压氧疗,C组采用抚触联合水疗。对比三组患儿运动功能、神经20项评分标准(NBNA)评分及治疗后体质量、身高、每日摄奶量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完成Ⅲ级动作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其中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4周后B组、C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A组( P<0.05),其中B、C两组间相比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C组患儿体质量、身高、每日摄奶量均显著优于A组(P <0.05),B、C组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或水疗均可以促进HIE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组(A组)和抑郁组(B组),两组各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1组和B1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组(A2组和B2组)各60例。对比各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近期预后。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A2组患者比A1组、B2组比B1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5);且A2与B2组相比,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A2组A1组B1组,A2组B2组B1组,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内再发心肌梗死率、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组患者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无抑郁组高;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减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无论患者是否合并抑郁,运动康复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但是无抑郁组患者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肺运动功能测试(CPET)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强度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CPET指标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并进行CPET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踏车运动康复处方,根据运动负荷强度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分别以80%无氧阈水平和无氧阈以上50%功率强度进行12周心脏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CPET指标以及生命质量、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研究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以及无氧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在CPET评估制定运动处方强度指导下,高强度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显著提高CHF患者的生命质量、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肺康复训练。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及峰值氧摄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心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86例,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干预(A组)、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手术干预(B组)及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C组),记录3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术后康复症状情况,比较3组术前2 d及术后5 d抑郁、焦虑情绪的差异。结果 B、C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 0. 05)。3组患者及主刀医师满意度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P 0. 05)。3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术后康复症状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P 0. 05)。术后5 d时,A组Beck抑郁问卷(BDI)、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术前2 d升高(P 0. 05),B组较术前2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则较术前2 d降低(P 0. 05),且3组术后5 d BDI、HAMA评分比较,均为A组B组C组(P 0. 05)。结论手术室工作程序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能缓解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于改善患者康复质量也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储备(HRR)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快速步行亚极量运动康复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康复1组(n=30)、康复2组(n=30)和对照组(n=30)。康复1组进行达到60%~75%HRR的快速步行运动训练,康复2组保持主观感受Borg指数4~5分进行快速步行运动训练。训练持续24周,每周3次。对照组自行安排肺康复,不提供康复指导。比较三组患者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康复前后静息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90例患者中,82例(91. 1%)完成试验,其中康复1组27例,康复2组27例,对照组28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康复1组平均快速步行训练运动量高于康复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康复前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康复1组和康复2组患者康复后的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较康复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康复1组和康复2组患者康复后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_2%pred)、CAT评分较康复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康复1组患者的无氧阈占预计值百分比(AT%pred)、无氧阈(AT)时间康复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达到60%~75%HRR快速步行亚极量训练,可获得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延迟无氧阈,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各有2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心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添加心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耳穴刺激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血透室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C组实施常规护理,A、B2组实施耳穴刺激,其中A组选取双耳神门、肝、心、肾穴、耳穴组合,B组选取耳肩、肘、腰、踝穴、耳穴组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 00%,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耳穴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且刺激不同穴位效果不同,刺激病症相关耳穴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等强度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观察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等强度心脏康复运动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3组治疗后LVEF和6MWT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B组治疗后增加较观察A组和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高强度心脏康复运动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患者耐受和安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适当增强运动强度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根据病情除了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两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的培训,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试验前一般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心功能指标均有进步,但是通过运动康复护理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康复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50.5±7.2)%,而对照组护理后心脏射血分数为(35.5±5.2)%,康复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分别为(76.5±6.8)次/min和(88.6±7.3)次/min,心率都有下降,但是康复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51.4±35.5)m和(350.8±31.5)in,较观察前有增加,而康复护理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7,P〈0.叭)。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适时进行运动康复护理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率,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6rain步行距离,也就是表明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康复组81例及药物组67例,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和冠心病饮食指导,康复组患者增加运动训练;药物组同时应用叶酸、维生素B。:治疗。结果经12周的治疗,2组He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较药物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Hey水平,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参与针药结合运动疗法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天津疗养院全军中医针灸康复技术中心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按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继续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前后均进行综合康复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心脏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复脉针法及中药辨证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前后理化指标、运动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判定。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体质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最大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体力状况、病情、一般生活功能、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运动疗法心脏康复加之有效地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是心脏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心脏康复对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12例CSX患者,心脏康复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缺血阈或无氧阈制定个性化心脏康复方案。心脏康复治疗1疗程(25次)后,比较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脏参数变化,心脏参数包括:诱发缺血的运动强度、峰值氧耗量、氧脉搏等。结果 治疗后,患者诱发缺血的运动强度、峰值氧耗量、氧脉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99、2.12、3.90,P均<0.05);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13、7.78、12.92,P均<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结论 CSX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以有氧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耐力,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缓解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心内科诊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心脏康复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与护理,康复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予以强化心脏康复模式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生活质量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去除高危因素重要性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次数和间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值的增加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最大通气量(MVV)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且4项指标的改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预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康复组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心脏康复模式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降低复发率,延长间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和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将AMI心脏聚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 ,分为静脉溶栓组 (A组 )与未溶栓组 (B组 ) ,并设AMI未发生心脏聚停的静脉溶栓患者为C组 ;A组与B组、A组与C组分别进行临床特点比较。结果 A组较B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与C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差别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心脏聚停心肺复苏成功后 ,如无溶栓禁忌证均可行静脉溶栓 ,且能达到与AMI未发生心脏聚停患者静脉溶栓同样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观察其在社区推广应用的效果。方法: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75例,随机分为机构传统康复组(A组)、机构个体化主动康复组(B组)和社区个体化主动康复组(C组),分别进行对应的干预治疗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主动康复比传统康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的功能;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机构康复和在社区康复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评分、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下的心脏康复对其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CPET评估下制定运动方案,对照组自行身体锻炼。治疗前后,用心肺运动试验评定患者最大摄氧量(VO2 Max)、无氧阈值(AT)、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时代谢当量、最大功率;等速肌力测试计算患者优势侧屈膝及伸膝的疲劳系数;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VO2 Max、AT、最大代谢当量、无氧阈时代谢当量、最大功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2组屈、伸膝疲劳系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屈、伸膝疲劳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四个维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提高(均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BP)、GH、活力(VT)、SF、MH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CPET指导下的心脏康复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卒中单元中选取2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A组,184例)和一般治疗组(B组,106例),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医院神经内科普通病房随机选取62例脑卒中患者为普通对照组(C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的Barthel和Fugl—Meyer积分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A组和B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1),且A组的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予以三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改良Barthel指数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修饰、用厕、进食、转移、活动(步行)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