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脑卒中偏瘫治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有助于加快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整群便利抽样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干预后1,4,8周,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4,8周,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4,8周,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够显著提升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连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院期间与出院后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变化,以及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使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谢华  杨春华 《当代护士》2022,(10):96-100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诊治的106例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研究组给予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上下肢运动功能、MBI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C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合并肢体障碍患者中,护理效果明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加高压氧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综合评定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NF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镜像疗法结合强制性运动训练对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结合强制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4周、12周时,观察组上肢运动及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镜像疗法结合强制性运动训练,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偏瘫健肢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锻炼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改善效果、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96.00%的患者痉挛状态得到改善,对照组有80.00%的患者痉挛状态得到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FMA)及改良Ashworth评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9d开始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5d后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与电针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某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诊疗记录以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中的122例患者纳入此次实验研究。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电针刺激。依据FMA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AM(46.28±4.06)分、Barthel(85.67±4.96)分、NIHSS(13.27±3.47)分、总有效率9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并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12周,干预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Cys-C、MMP-9水平.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上、下肢FMA评分升高,AROM增大,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FIM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Cys-C及MMP-9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单丽娟  汤红静 《妇幼护理》2023,3(8):2002-2004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医院所收治的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进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以 及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 Berg 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 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 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通络针法联合康复运动锻炼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运动锻炼法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通络针法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2%(51/55),高于对照组的71.15%(37/52)(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运功功能障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针法联合康复运动锻炼应用于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提升,脑神经缺损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极大改善,运动障碍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常规使用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AD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功能状态,抑制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改良Barthel指数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60 d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失访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家庭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月末、3月末、6月末、12月末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1;随着时间的进程,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观察组显效和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评分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分为针刺组、运动想象组及治疗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运动想象组则辅以运动想象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针刺及运动想象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对3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3组患者分别经3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FMA、MBI及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以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较显著,明显优于针刺组及运动想象组(P<0.01);针刺组与运动想象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16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进行康复护理;试验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按实施计划干预1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护理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