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次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策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间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7、14天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并计算氮平衡。结果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其中8例术前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术后10例患者均进行了营养支持,均能较好的耐受肠内、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第14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清蛋白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天尿素氮和氮平衡值与术前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肌酐值术前和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的意义,评价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术后恢复的作用。应用主观整体评估法(SGA)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分级,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及术后机体恢复情况。胃癌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约为52.0%,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2.0%,术后血液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经合理的营养支持后,术前营养状况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P0.05),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营养良好的患者影响相对较小;各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分级,对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速术后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术后患者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未行营养支持,术后排气前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待肛门排气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术后排气前给予静脉营养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4 d的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1蛋白质代谢指标。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在观察组患者中,术后14 d患者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累计氮平衡值均高于术前及术后7 d相应指标(P0.05);术前2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累计氮平衡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累计氮平衡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免疫学指标。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在观察组患者中,术后14 d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IgG水平及CD_4/CD_8值均优于术前及术后7 d相应指标(P0.05)。术前2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IgG水平及CD_4/CD_8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14 d时,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总数、IgG水平及CD_4/CD_8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可以防治肝移植患者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放射性肠炎合并肠梗阻而进行病变肠管切除手术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30例(82.3%)患者接受术前营养支持,其中行全胃肠外营养60例,完全肠内营养28例,肠内与肠外联合营养支持42例。分析术前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指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接受术前营养支持的130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改善(均P〈0.05),但体质量指数和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均P〉O.05)。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相比,术前行营养支持者肠造口率明显降低[31.5%(41/130)比53.6%(15/28),P=O.027]。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3.8%(18/130)比32.1%(9/28),P=O.019],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4.10±7.3)d比(18.8±15.8)d,P=-O.013]。在接受术前营养支持的130例患者中,能耐受或部分耐受肠内营养者,其肠造口率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20/70)和7.1%(5/70)。术后住院时间为(15.5±9.6)d,明显优于全胃肠外营养者[48.3%(29/60),P=O.020;21.7%(13/60),P=O.017;(21.7±19.0)d,P=O.025]。结论术前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肠炎合并梗阻的手术治疗患者的肠造口率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如果可以耐受,应尽量选择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指导作用,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NRS2002)。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比较术前接受与未接受营养支持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11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其中65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其临床结局均明显优于未接受营养支持的45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0.5)d比(3.3±0.5)d、排粪时间(3.5±0.5)d比(4.6±0.6)d、恢复半流饮食时间(10.1±1.2)d比(12.4±2.2)d和术后住院时间(15.7±1.1)d比(18.8±1.4)d,均P〈0.05];其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也优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血清白蛋白(33.2±4.5)g/L比(26.0±4.0)g/L、前白蛋白(0.28±0.05)g/L比(0.16±0.04)g/L和转铁蛋白(1.92±0.33)g/L比(1.75±0.45)g/L,均P〈0.05]。但对于180例经营养风险筛查术前无营养风险患者,术前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其上述临床结局及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提示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积极予以营养支持;但对于无营养风险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或并不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妇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36例妇科老年患者术前重点给予营养支持,术中提供心理护理,术后继续给予营养支持.结果 经过营养、心理方面的干预,本组老年患者围术期比未给予支持的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患者耐术能力,加速体质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36例全胃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总结护理体会及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精心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3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例(11.11%),其中腹胀1例、腹泻2例、营养管堵塞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未发生感染及非计划性脱管等并发症。术后第12天拔去鼻-空肠营养管恢复经口进食,复查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总淋巴细胞数已基本恢复术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肝癌肝切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比较高 ,约为 5 3.9%~ 85 .0 % ,这些患者术前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和营养不良的情况 ,在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 ,对这类患者来说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因而有必要将其这一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作深入的探讨。多数情况下肝癌患者得到确诊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 ,包括 :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低热、黄疸、腹水等。术前营养支持的目的在于降低机体自身消耗、减轻负氮平衡、改善各种代谢紊乱、增强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维护肝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对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及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模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参照NRS 2002工具标准,36例患者住院后第1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给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进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3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任何营养评价,术后全部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后SIRS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者,术前、术后联合营养支持有益于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比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9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后分别接受肠内和肠外营养1周,观察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基础营养状况、肝功能、胃肠功能、术后白蛋白用量、死亡率、并发症率和营养支持的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日均热卡及氮摄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耐受性较好。术后第8天时,肠内营养组的白蛋白、体重、上臂围未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只有前白蛋白恢复至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9±12)h较肠外营养组(38± 14)h短,营养支持的日均费用(235±46)元较肠外营养组(344±65)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肝切除患者而言,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