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麻醉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围麻醉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处于麻醉复苏期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围麻醉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10 min时Riker镇痛-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非计划拔管、坠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切口渗血量增多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麻醉复苏期患者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于蓉  叶蕊  王芸 《当代护士》2018,(7):131-13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MDR PU)中的防范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的10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对照组,2015年3~12月的110例压疮高危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延长压疮发生时间,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思思 《妇幼护理》2022,2(19):4532-4534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NICU脐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脐静脉置管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H组和集束化S组,每组各40例.常规H组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S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 集束化S组护理指标博客导管留置时间,体重增加速度优于常规H组(P<0.05).集束化S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H组(P<0.05).集束化S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高于常规H组(P<0.05).结论 NICU脐静脉置管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指标,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本院NICU脐静脉置管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数字双盲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NICU接治的40例脐静脉置管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相关指标与脐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率。结果研究组穿刺时间、插管时间及开始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脐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ICU脐静脉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插管时间及开始喂养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降低脐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率,增强治疗效果,该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脐静脉导管(UV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集束化管道维护方案及相关流程,构建UVC医护管理团队。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置管维护方案,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采取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比较两组患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CRBSI发生率为0.176%,低于对照组的0.740%(P0.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置管维护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UV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早产儿静脉输注高危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高危药物静脉注射早产儿(共286例次)作为观察组,2015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8例(共248例次)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因输注高危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护理缺陷情况。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参加预防高危药物外渗的知识考核分数及患儿家长的医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护理缺陷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10%和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士预防高危药物外渗知识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98.42分±5.71分vs 90.38分±4.26分,t=5.72,P0.05);观察组医患关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33%vs 89.81%,P0.01)。[结论]在早产儿静脉输注高危药物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护理缺陷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提高医患关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最终入组完成研究者89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9个月、1年,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HIE患儿生存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病例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5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5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患儿实施风险护理干预,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对脐静脉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NICU应用脐静脉置管救治的1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观察组(集束化护理,n=5),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40.00%)(P0.05),导管感染、技术操作者失误、患儿过度哭闹、导管移位等为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护理后,观察组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速度大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引发并发症主要原因,给予脐静脉置管患儿集束化护理,可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防控新生儿脑积水Ommaya囊植入引流术后感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1日~2018年5月31日40例新生儿脑积水行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患儿纳入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及置管引流管理。将2018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40例新生儿脑积水行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患儿纳入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感染、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Ommaya囊植入引流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新生儿脑积水Ommaya囊植入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风险,减少术后Ommaya囊植入引流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 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护理操作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风险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结合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预防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吴川市妇幼保健院NICU 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3例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有无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患儿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N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短或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儿基础护理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明显缩短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NICU住院时间,而且还能够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NICU机械通气患儿基础护理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新生儿压力性损伤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危重新生儿266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入院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护理结局、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后, 实验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NICU危重新生儿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压力性损伤程度, 减少其住院时间, 提升其治愈率, 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15.21±5.23)d、机械通气时间(9.10±2.8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3.54±8.51)d、(14.03±5.12)d(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机械通气疗效的改善和提升,将住院治疗时间缩短,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急诊所收治重症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2018年6月—2019年2月)和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5月),分别接受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短期预后、高危风险事件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短期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态度评估中压力认知、满意度、工作条件、管理认知、安全氛围、团队协作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并减少不良刺激的发生率,对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态度,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8年4—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创伤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预防ICU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iker镇静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意外风险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5 min、15 min、30 min时麻醉苏醒期Riker镇静评分、P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脑外伤患者麻醉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9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HEART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随访护理后30 d,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源性死亡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基于HEART评分的随访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性胸痛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实施相应护理,可尽早预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癫痫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及对照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治疗依从率、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癫痫发作频率、癫痫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生活满意度、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癫痫患儿治疗效果,促进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早产及高危患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本院新生儿科57例高危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12月本院新生儿科59例高危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高危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式护理,两组患儿均随访到出院后3个月。评价家庭式护理对患儿母乳喂养状况、生长与发育情况以及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1.53%、88.14%、77.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在出院后1个月时的生长发育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新生儿的体重和身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新生儿误吸(1.69%)、新生儿红臀(3.39%)、肚脐感染(3.39%)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6.61%)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早产及高危患儿住院期间以及长期的母乳喂养率,可以改善高危患儿3个月的体重和身长的生长与发育状况,降低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