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16基因缺失在人类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和原发肿瘤中频繁发生,为探讨P16基因缺失与各型白血病的关系,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了30例白血病,结果显示,17例ALL中有6例P16基因缺失,其中8例T-ALL中有5例,9例B-ALL中有1例P16基因缺失,而在5例CML8例AML中P16基因存在,结果表明:P16基因缺失与ALL尤其是T-ALL有关,P16基因检测对ALL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诊断都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多重PCR法检测喉癌及癌旁组织中P16 基因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方法:选用二对引物分别扩增P16 基因外显子1 和2,分析有无纯合缺失,对未检出缺失的样品用甲基化敏感内切酶Sm aI消化后,再扩增外显子1,分析有无P16 基因异常甲基化。结果:39 例喉癌组织标本中9 例标本有P16 基因纯合缺失,缺失率为23.08% (9/39)。30 例未检测到P16 基因缺失的喉癌组织标本,有4 例检出异常甲基化,检出率为13.33% (4/30)。39 例癌旁组织标本均未检测到P16基因缺失或异常甲基化。结论:采用多重PCR法可检测出P16 基因常见的纯合缺失和异常甲基化失活。研究表明,P16 基因失活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16基因缺失在人类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株和原发肿瘤中频繁发生,为探讨P16基因缺失与各型白血病的关系,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了30例白血病,结果显示:17例ALL中有6例P16基因缺失,其中8例T-ALL中有5例、9例B-ALL中有1例P16基因缺失,而在5例CML、8例AML中P16基因存在。结果表明:P16基因缺失与ALL尤其是T-ALL有关。P16基因检测对ALL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诊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P16基因的必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P16基因纯合缺失、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纯合缺失与突变率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7.1%、18.8%、60%。在Tis~T1期和T2~T4期分别为5.6%及40.9%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P16基  相似文献   

5.
探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P16基因缺失情况及其与组织亚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银染技术(PCR-SSCP)检测2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P16基因的变化。结果2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中12例中存在P16基因缺失,总缺失率41.3%;12例缺失中有6例在两个疗程化疗后缺失消失;高度恶性淋巴瘤缺失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P16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甲基化改变及这一改变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检测31例膀胱TCCs标本及9例正常膀胱粘膜P16基因甲基化。结果:正常膀胱粘膜无甲基化P16基因外元1甲基化率为29.03%,外元2为35.48%;外元1甲基化与肿瘤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外元2甲基化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膀胱TCCP16基因存在甲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甲状腺癌p16基因的描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癌细胞P16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P<0.01);P16蛋白表达随甲状腺恶性程度的增高而下降(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不良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血病p16基因缺失的发生率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对48例初发的白血病患者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及外显子2,进行p16基因缺失研究。48例患者中有p16基因缺失者4例,分别为:M2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并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AL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淋变各1例。有p16缺失的4例患者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患者在短期内死亡。提示:p16基因缺失在部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p16基因缺失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技术银染法,检测21例HCC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标本P16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 21例HCC中癌组织P16基因纯合性缺失3例,且均为高分化HCC;癌旁组织和外周血均我P16基因的缺失。结论 HCC组织中存在的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而且其缺失与高高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贺修桃  贺修胜 《湖南医学》2000,17(6):405-407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外显子2缺失、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及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分别检测胃癌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缺失及突变。结果:55例胃癌样本中PCR扩增,8例无扩增产物,2例产物明显减少,10例均可能为p16基因缺失,缺失率为18.18%(10/55),其余45例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组织均有PCR扩增产物出现;但所有胃癌标本SSCP分析均未见异常泳动带,无p16基因突变。结论: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而p16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1).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均为p16蛋白表达缺失者),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6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癌灶体积、甲胎球蛋白(AFP)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分化程度、癌灶体积、AFP值无关(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3.
胃癌中p16基因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p16基因的改变。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3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pl6基因外显子3的缺失研究。结果发现2例弥漫型胃癌有 p16基因的纯合缺失,缺失频率为8.70%。结论证明p16基因的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垂体腺瘤P16基因的改变,同时探索原位PCR技术的适宜条件和结果确认,以及用于基因缺失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原位PCR和免疫组化技术。结界绝大部分间质细胞为P16蛋白免疫组化阴性,而一部分垂体肿瘤细胞呈P16阳性;针对P16基因的原位PCR信号则可见于垂体肿瘤细胞和间质细胞等各种细胞,即P16组化阴性的细胞同样表明有P16基因存在。结论原位PCR可以是P16基因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提示垂体腺癌的P16基因改变形式可能主要是表达过度而不是基因缺失。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胰腺癌中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基础缺失分析,PCR-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状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4例发生p16基因纯合缺失。5例发生p16基因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为32.1%,28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未发现纯合缺失及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与淋巴结转移(P<0.02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1)及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28例原发性胰腺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16/28),85.7%(24.28)和100%(4/4),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P<0.0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5)及临床病理分期(P<0.05)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变异及其蛋白失表达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二者均可作为评估胰腺癌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的有用指标,存在p16基因变异及蛋白失表达的原发性胰腺癌具有更强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纯合缺失和甲基化变化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成人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用多重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技术检测了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中p16基因纯合缺失及甲基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技术检测p16基因mRNA及p16基蛋白表达,结果: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例检测出p16基因纯合缺失,在无p16基因纯合缺失的病例中,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26)和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9/43)患者测出p16基因甲基化,p16mRNA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4%(50/71例)、61.9%(44/71例),结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甲基化比p16基因纯合缺失更具有意义;p16基因表达异常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份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和10份子宫肌瘤组织标本的核酸进行扩增。结果:25%的子宫内膜癌标本(5/20)有P16基因纯合子缺失,而子宫肌瘤组织中无P16基因纯合子缺失。结论:P16基因缺失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P16gene变异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差别PCR分析了30例ALL骨髓DNA和15例非恶性血液病骨髓DNAP16gene纯合缺失。结果:30例ALL患者骨髓DNA有10例P16gene Exon2纯合缺失,纯合缺失率为33.3%。结论:P16gene变异可能是ALL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