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广东省居民重点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及健康风险.方法 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2014年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居民食用的大米(n=899)和蔬菜(n=879)中的铅、镉、砷、汞检测数据,评估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的暴露情况.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镉的每月摄入量和砷、汞的每周摄入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广东省大米和蔬菜中铅、镉、砷、汞总体超标率分别为0.7%,6.5%,0.4%和1.9%,除了大米中镉超标率最高(11.2%)以外,其余元素在大米、蔬菜中含量的超标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广东省人群铅的暴露边界比为10.1~80.5;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27~19.0 μg/kg,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1.1%~76%,砷、汞的每周摄入量为0.31~4.19 μg/kg和0.031~0.083 μg/kg,分别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2.1%~27.9%和0.8%~2.1%.结论 广东省大米、蔬菜中铅、镉、砷、汞的含量及人群摄入总体处于安全水平;而大米镉的污染不容乐观且有地域性差异,人群食用大米的镉暴露潜在一定的风险,以粤中北部地区为甚.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市售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水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方法简单随机采集水产品331份并测定镉、砷、铬、铅、汞、镍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及致癌与非致癌年风险(Rcig,Rnig,R总)指标分别评价污染程度、食用安全性和健康风险。结果重金属含量均值水平为总铬镍总砷铅镉总汞,铅、镉、总铬的超标率分别为2.11%、0.30%和0%。不同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不同。Pi评价结果鱼类中镉、砷为轻度污染,其余均为正常背景值。MPI评价重金属污染总体程度为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Dig(平均)占TDI百分比最高为镉、总铬,分别为27.84%和17.58%。结论陕西省市售水产品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食用安全性在可接受范围内,摄入水产品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售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评估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2-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采集9类蔬菜共1533份,检测其铅、镉、砷、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蔬菜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9类蔬菜铅、镉、砷和汞的超标率分别为2.22%、1.40%、0.35%和0.91%,平均含量分别为0.046、0.022、0.042和0.0015 mg/kg;叶菜类铅、镉和汞的平均值和P95值最高,其中小白菜/青菜污染较为严重。9类蔬菜的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安全、清洁水平;居民日常经蔬菜摄入各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 江西省市售蔬菜总体上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但部分蔬菜受铅和镉污染相对突出,应继续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粮谷类食品中铅、镉和总汞的污染水平及趋势,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2007-2014年对绍兴地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粮谷类食品抽样检测铅、镉和总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粮谷类食品各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结合浙江省2008年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对绍兴地区粮谷类食品中铅、镉和总汞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共采集4大类817份粮谷类食品,铅、镉和总汞的超标率分别为2.20%(18/817)、1.59%(13/817)和3.06%(25/817),平均值分别为0.054、0.032和0.005 9mg/kg;粮谷类食品的铅、镉和总汞日均摄入量分别为23.03、16.23和2.61μg/d,分别占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或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的10.8%、32.5%和26.0%,其中大米及其制品对铅、镉和总汞的贡献率均为粮谷类食品中最高,分别为82.9%、86.5%和81.6%。结论绍兴地区粮谷类食品中铅、镉和总汞的总体污染水平不高,居民通过粮谷类食品铅和总汞暴露水平均较低,镉暴露水平相对较高,米及其制品是粮谷类食品铅、镉和总汞暴露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杭州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本地产大米中砷、汞、铅、镉、铬、镍污染状况,对杭州农村居民大米重金属暴露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随机采集杭州地区主要产粮区的大米样品,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用人均月(周)摄入大米量和平均体质量估算米中重金属摄入量占暂定每月(周)允许摄入量的比重。结果 113份大米中镉含量为0.010 mg/kg~2.46 mg/kg,超标率为42.6%;铅含量为0.000 14 mg/kg~0.262 mg/kg,超标率为0.88%;总汞含量为0.001 4 mg/kg~0.019 6 mg/kg;铬含量为0.005 8 mg/kg~0.377 mg/kg;总砷含量为0.051 mg/kg~0.204 mg/kg;镍含量为0.041 mg/kg~1.003 mg/kg;总汞、铬均未有超标。估算农村居民每月通过大米摄入镉为22.30μg/kg·BW;每周分别摄入铅的平均量为0.46μg/kg·BW;摄入汞的平均量为0.21μg/kg·BW;摄入铬的平均量为1.87μg/kg·BW;摄入砷的平均量为2.44μg/kg·BW;摄入镍的平均量为5.68μg/kg·BW。结论本地产大米中砷、汞、铅、镉、铬、镍均有检出,其中镉含量偏高,暴露风险较高,应加强监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中药材类保健食品中铅、总砷、总汞、铬残留水平和健康风险。【方法】开展市售中药材类保健食品中重金属的风险监测,结合保健食品外包装标示每日推荐服用量,运用点评估法对中药材类保健食品中的重金属铅、总砷、总汞、铬进行暴露评估。【结果】200件中药材类保健食品中有2件样品的重金属超标,合格率为99.0%。铅、总砷、铬三种重金属检出率均超过70%。上海市居民通过食用中药材类保健食品摄入重金属铬每周暴露量的均值和高端值P_(95)分别为每kg体重0.000 5 mg/kg和0.001 3 mg/kg,各占铬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0.006 7 mg/kg)的7.26%和19.59%。【结论】上海市市售中药材类保健食品重金属残留水平整体安全状况良好,正常按照保健食品外包装标示每日推荐服用量食用,发生健康安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10种主产蔬菜中铅、镉、汞、砷污染状况。方法全省共采集样品307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的含量,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蔬菜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并对陕西省居民通过蔬菜摄入上述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豇豆中铅的含量到达警戒线水平,镉、汞、砷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其余9种蔬菜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均在安全值范围内,4种重金属超标率依次为汞>铅>镉>砷。结论陕西省10种主产蔬菜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情况进行评估,掌握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摄入情况和危害程度。方法 2013—2014年对河南省10类食品进行铅、镉含量的监测,利用2002年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食物摄入量数据,以铅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0.025 mg/kg BW、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 BW为参数,对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的平均暴露量为每周0.0086 mg/kg BW,占PTWI的34.4%,MOS值为2.92,贡献率较高的食品种类为面类、蔬菜类和蛋类;镉的平均暴露量为每月9.68μg/kg BW,占PTMI的38.7%,MOS值为2.58,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畜禽肉类、蔬菜类、米类。结论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暴露水平均低于暂定可耐受摄入量,但应对铅和镉的主要来源食物开展常规性监测,对可能的高危食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摄入量,评估厦门市居民膳食铅、镉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2010年厦门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10年厦门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结果,对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厦门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摄入量为16.4μg/kg BW,占原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65.6%;平均膳食铅暴露的暴露边界比(MOE)为0.5;平均每月膳食中镉摄入量为34.6μg/kg BW,占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138.4%。结论厦门市居民铅的膳食暴露问题不容忽视,镉的膳食暴露问题较严重,应努力降低各类食品中铅、镉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佛山市南海区本土土壤、灌溉水和蔬菜重金属含量水平,对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暴露接触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8个镇(街)内分别按照东南西北中的地理位置进行布点,共设调查点40个,每个调查点分别对土壤、灌溉水及蔬菜进行随机抽样。分析蔬菜样品的铅、镉、总汞、铬、无机砷含量水平以及种植地土壤样品和灌溉水样品的铅、铜、镉、锌、总汞、铬、总砷含量水平,并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尼梅罗污染指教评价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用靶标危害系数(THQ)评估人体通过食物摄入重金属的风险。结果共采集本土种植的叶菜类、根茎类、瓜豆类共47种品种241份样品,本土种植的蔬菜超标率为46.47%(112/241),其中总汞、铅、镉、无机砷、铬超标率分别为36.93%(89/241)、8.30%(20/241)、5.81%(14/241)、3.730k(9/241)、O.41%(1/241)。从重金属羊因子污染评价指数分级来看,总汞的超标情况最严重,重污染占21.16%(51/241);从尼梅罗污染指数来看,叶菜类、根茎类、瓜豆类总汞含量均为重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19.17、14.53、15.62。居民经食用本土种植蔬菜日均铅、镉、总汞、铬、无机砷摄入量(DI值)均未超过FAO/WHO每日允许量(ADI值),但叶菜中总汞、铅、镉分别占ADI值的17.26%、12.95%、22.41%。THQ结果显示蔬菜中5种重金属的THQ均〈1,但叶菜类铅、镉的THQ值也达0.541、0.575;3类蔬菜中无机砷的THQ值分别为0.751、0.902、0.563。采集土壤241份样品,存在1种以上重金属超标84份,超标率34.85%(84/241)。镉超标率最高为29.05%(70/241),且最高超出限量标准的17倍,其次为总汞7.47%(18/241)。采集灌溉水样品40份,重金属超标5份,超标率12.50%,均为总汞超标。结论南海区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控制饮用水源和灌溉水及土壤汞污染是降低本土蔬菜汞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济南市市售蔬菜及产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初步分析蔬菜中重金属来源。方法 2014年1-11月对济南市市售蔬菜及其产地的土壤中的铅、汞、镉、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计算不同重金属在蔬菜中的富集效率。结果 152份蔬菜样品中,4种重金属汞检出率(83.1%)最高,砷检出率(12.7%)最低;不同种类蔬菜中镉、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土壤中4种重金属检出率均等于或接近100%。蔬菜中镉(0.049)的风险指数最小,砷(0.202)和铅(0.314)风险指数处于安全水平,汞风险指数(0.80)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蔬菜土壤中4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为0.564,整体处于安全水平,各单项污染指数均为安全等级。蔬菜对不同金属富集效率汞(0.024)镉(0.013)铅(0.002 6)砷(0.001 1)。结论济南市市售蔬菜和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水平。蔬菜总汞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应加强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物总汞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居民重点食品中铅、镉的含量及暴露情况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2007年-2014年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各类居民日常食品中的铅、镉检测数据,评估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的暴露情况。方法测定广东省各市7类重点食品中的铅、镉含量,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和镉的每月摄入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广东省各类重点食品中铅、镉的总体均值分别为0.104 mg/kg和0.110 mg/kg,超标率分别为5.7%和11.0%,人群中铅的暴露边界比为2.46~140.00;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01μg/(kg·bw)~20.90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0.04%~83.00%。但粤北地区人群食用大米镉的每月摄入量达到31.2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125%。结论广东省各类食品人群的铅、镉摄入量基本处于安全水平,但对于粤北地区的部分食品蕴藏着一定的人群镉暴露风险,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芜湖市售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评估经蔬菜途径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8—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采集本地产蔬菜共200份,检测其铅、镉、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蔬菜中各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污染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蔬菜总体铅超标率3.0%,镉超标率5.0%,汞超标率0.5%,3种金属含量范围为ND~0.229,ND~0.192,ND~0.016mg/kg;叶菜类铅、镉和汞的含量平均值最高,但均未超标,鳞茎类蔬菜污染较为严重。8类蔬菜的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安全、清洁水平;居民日常经蔬菜摄入各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非致癌风险小,仅个别蔬菜样品存在轻度非致癌风险。结论 芜湖市售本地蔬菜总体上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无明显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山东省16地市市售玉米粉中元素含量水平,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健康风险。方法 于2022年9月采集山东省16地市市售玉米粉,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玉米粉中20种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综合指数法评估玉米粉中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点评估法评估摄入玉米粉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山东省16地市市售玉米粉中多种元素均有检出,含量较高的前五位元素依次为锌、锰、铷、硼、铜。铅、镉、汞、砷、铬元素的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限量值范围内,整体含量为铬>铅>砷>镉>汞。对玉米粉中20种元素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0.6,综合污染指数P均小于0.7,所测定元素含量均处于安全水平。威海市、济南市、东营市的玉米粉处于尚安全水平,其他地市均为清洁安全水平。膳食暴露评估表明,玉米粉中铅、镉、铬、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的膳食安全限值均<1,5种重金属元素暴露对居民健康风险可接受,风险高低表现为铅>砷>铬>镉>汞。结论 山东省市售玉米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整体处于安全状态,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上海市青浦区主要市售谷物及其制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经谷物摄入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方法】在青浦辖区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采集样品342件,检测其铅、镉、总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结合2012—2013年间上海市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评估青浦区居民食用谷物及其制品摄入重金属的量,同时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其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结果】青浦区谷物及其制品中铅、镉、总汞的均值含量分别为0.019 7、0.008 1、0.002 5 mg/kg;3类谷物及其制品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为安全等级;谷物制品中铅、镉、总汞每日膳食暴露均值分别为0.044 2、0.012 1、0.068 7μg/kg(以每天每kg体重计,下同),分别占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的5.31%、2.12%和1.92%;P_(95)分别为0.085 3、0.023 7、0.141 9μg/kg,占PTWI的10.24%、4.14%和3.97%;3种重金属经谷物制品摄入造成的健康危害平均个人年风险总值的均值及P_(95)处于10~(-6)/a数量级,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造成平均预期寿命损失LIE的均值及P_(95)分别为20.22 min和38.99 min。【结论】青浦区谷物及其制品重金属的人群膳食暴露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洛阳市市售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数据分析基础。方法2015-2016年5月、11月分别在洛阳市三县四区内随机选择90份市售蔬菜,按照国标方法测定其铅、镉、汞、砷、铬、镍的含量。结果重金属检出率依次为:汞95%、镉93%、镍83%、铬80%、铅64%、砷53%;除了镍无法判断,其余元素超标率分别为铅10%、镉5.6%、汞4.4%,砷、铬无超标;洋葱、西红柿、油麦菜等蔬菜重金属污染较突出。结论洛阳市市售蔬菜中重金属均有检出,铅污染较镉、汞严重,政府部门可以将鳞茎类、茄果类、叶菜类蔬菜列为重点品种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汞摄入量,评估厦门市居民膳食铅、镉、汞的安全性。方法 对厦门市市售食品中铅、镉、总汞含量进行监测,结合居民膳食摄入量调查结果,对居民膳食中铅、镉、汞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厦门市居民平均膳食中铅(每周)、镉(每月)和总汞(每周)暴露量分别为10.0、27.6和0.9 μg/(kg·bw),占(原)PTWI/PTMI的40.0%、110.6%和22.5%;平均膳食铅暴露的暴露边界比(MOE)为0.86。结论 目前厦门市居民膳食中铅和汞的摄入量是安全的,但镉的膳食暴露量问题较严重,应该加强相关产品中镉的监测及膳食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粮食制品铅、镉污染物含量,结合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分析通过粮食制品对铅、镉的摄入量,评估居民摄入粮食制品暴露的水平及安全性。方法每季按随机原则抽取3类市售粮食制品,检测铅和镉的含量,结合居民相应的食品消费量,应用JECFA规定的暂定每月镉允许摄入量(PTMI)和暂定每周铅允许摄入量(PTWI)进行食品暴露安全性评估。结果 3类粮食制品铅检出率65.75%,镉检出率83.62%;合格率都是100%。大米中铅均值0.026 mg/kg,镉均值为0.010 1 mg/kg。铅的日均值摄入量为0.006 35 mg/kg,占PTW I2.91%,镉的日均值摄入量为0.002 4 mg/kg,占PTMI 4.81%,大米中铅和镉的暴露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不同性别组及年龄组间铅和镉摄入量占PTMI和PTWI比例有差异,60岁及以上男性都最高。结论本区15岁以上居民粮食制品镉摄入量高于铅,但仍处于安全水平。建立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监测评估体系,有效治理污染和修复环境;强化暴露评估研究,建立简便适宜的暴露评估模型;开展重金属暴露与健康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蓉  刘盼  任兴权  周丽  赵俊 《现代预防医学》2022,(14):2646-2651
目的 了解酒泉市戈壁设施种植的番茄、葫芦、黄瓜、辣椒、豆角中铅、砷、汞、镉的污染状况,评估人体摄入后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在酒泉市总寨和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区采集检测274份主栽蔬菜中铅、砷、汞、镉含量,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蔬菜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进行评价,利用靶标污染系数法对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74份蔬菜中铅、砷、汞和镉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50 1 mg/kg、0~0.053 8 mg/kg、0~0.001 0 mg/kg和0~0.048 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010 3、0.010 3、0.000 2和0.008 7 mg/kg,均未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5种蔬菜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低于0.7,靶标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 酒泉市总寨和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区主栽的5种蔬菜受铅、砷、汞、镉污染程度较轻,属于清洁水平,处于安全级别,膳食摄入风险较低。对比其它地区蔬菜,酒泉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含量总体不高,与有机设施蔬菜基地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20.
温室土壤与蔬菜重金属及类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设施蔬菜健康风险预警能力和安全性,将食品安全风险市场流通环节控制到田间地头生产环节,直接对产地设施蔬菜土壤与蔬菜重金属及类金属(铅、镉、砷和汞)进行监测,评价其污染和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本文以伊春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土壤为例,采样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伊春市设施蔬菜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污染情况,运用美国环保署(USEPA)目标危害系数(the 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法评价蔬菜中4种重金属及类金属健康风险水平。结果设施蔬菜48份土壤铅、镉、砷和汞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1,0.31,0.072和0.18,所检测的384蔬菜样本重金属及类金属含量均不超标。结论伊春市设施蔬菜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环境污染尚处于清洁状态,设施蔬菜重金属及类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风险整体尚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