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原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针对此将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选取217名45~55岁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者占75.5%,其中骨关节疼痛、头晕、疲倦乏力居于发生率的前三位;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年期综合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愈发严重的趋势(P=0.000);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与年龄(P=0.000)、初潮年龄(P=0.040)、绝经(P=0.000)、流产史(P=0.036)、吸烟史(P=0.012)、生活压力(P=0.004)相关;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更年期症状之一,不太了解骨质疏松的妇女占71.5%。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严重地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同时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等症状的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妇女运动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淑杏  张盼  周云慧  陈长香  赵雅宁 《护理研究》2012,26(29):2714-2715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国22个省市随机选取1051名45岁~55岁女性进行一般情况、Kupperman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CES-D)调查.[结果]1051名更年期妇女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91.9%,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在婚姻质量、工作压力、与子女邻里同事关系、睡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且更年期症状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每天补充50 g含大豆异黄酮丰富的大豆类食品;观察组口服补充大豆异黄酮50~150 mg/d,8周后应用Kupperman症状评分标准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使用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仅可缓解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各症候群,保护卵巢防止早衰及提前绝经;还可纠正月经紊乱、平稳血压。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原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针对此将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更年期综合征评分、雌激素水平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3)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研究组(n=43)给予戊酸雌二醇。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改良更年期综合征量表(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 02%,高于对照组的76. 74%(P 0. 05);研究组雌二醇(E2)、孕酮(T)高于对照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65%,对照组为9. 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戊酸雌二醇可改善更年期综合征评分和雌激素水平,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绝经期综合征心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18例妇女绝经期综合征药物、心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结果心理治疗对控制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并以合并雌激素 (尼尔雌醇 )治疗方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观察2组患者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评分、阴道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E、FSH、LH、骨密度值、更年期症状评分、阴道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不良反应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即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伴神经心理症状。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替代和精神心理等对症治疗,病情多反复,且多发生并发症。本病在中医学上归于“脏躁”“百合病”“经断前后诸症”等病的范畴。仲景之方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虽没有专门对这一病名进行论述,但在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等章节中的某些方药,对治疗现在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来具体谈谈经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导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主要发生在45~55岁。此阶段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焦虑、抑郁、出汗、心悸、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往往以药物为主,而忽视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不理想。本研究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功能性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在临床实践中,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了肯定的效果。现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作一比较,以确定最小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3.
吴克明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然绝经前和绝经后1年以内的一段年龄时期,多在45~54岁之间,可以提早至40岁开始.而绝经前后则是指围绝经期及绝经1年以上至60岁以前的一段年龄时期,通常又称为更年期.故更年期比围绝经期年龄范围更宽.围绝经期由于卵巢生殖功能减退,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低,引起月经不调直至绝经.目前,我国妇女已有1/5进入围绝经期.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妇女将有30年左右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并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压力.重视妇女围绝经期及更年期的医疗保健工作,对预防绝经后及老年期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寿叶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838-183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在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治病,更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更加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我们近两年来在门诊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患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明显减少,提高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现将我们在门诊实施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报告如下。1健康教育方法1.1在大厅建立宣传栏利用板报、报纸、广播、电视等工具宣传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知识。1.2制作健康教育卡片将有关围绝经期知识及常用药品…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是人体由中年向老年过度的生理转折,在这个阶段,由于脏腑功能衰退,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诸多病症,总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男性雄激素水平的减退是渐进的,每年下降10%-20%,没有类似女性的“绝经期”这一明显的标志,因此不容易引起注意,人们也就一直认为男人没有更年期。这样的认识误区严重地影响了男性更年期的预防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心理因素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尤为突出。近几年妇科领域对心理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了新的突破。我院自2001年9月以来,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比心理配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充分证实了心理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云  马乃力 《护理研究》2006,20(3):795-796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的特殊时期,由于卵巢功能的改变。会出现生理、心理等的一系列不适应,严重时会导致同绝经期综合征。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单纯使用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尤其对临床上出现的心理和精神障碍的治疗并无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应用性激索治疗的过程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辅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是妇女从成年进入老年所必需的阶段,是介于生育期和老年期的一段时期,即妇女从有生育功能到无生殖功能的过渡阶段,包括围绝经期前、后[1]。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情绪不稳定、阵发性潮热、头晕、失眠、心悸、抑郁、暂时性血压升高等[2]。为了解河北省城乡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探讨人际关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对河北省7个地区627名45岁~55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滋阴补肾疗法治疗肾阴虚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性激素6项指标[包括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和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并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 58例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明显上升(P<0.05),FSH明显下降(P<0.05);LH、PRL、P、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补肾法治疗总有效率达78%,治疗有效组血清E2、FSH治疗前、后变化明显(P<0.05),而无效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围绝经期肾阴虚证妇女经滋阴补肾法治疗后血清E2、FSH较治疗前变化明显,说明血清E2、FSH的变化可能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社区行为干预对围绝经期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28-929
本文通过对社区50例围绝经期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必要的行为干预,实施综合非药物治疗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围绝经期妇女临界高血压,缓解绝经期症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