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41例严重胰腺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DCS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pH值高于对照组,体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救治中应用DCS治疗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损害控制策略(DCS)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中的治疗效果,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7月期间126例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一般损伤组(ISS≤35分)67例和严重损伤组(ISS〉35分)59例,其中对59例严重损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占46.8%。复苏期间监测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同时对两组腹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DIC发病率和死亡率亦进行比较。结果复苏期间两组患者的血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进行监测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DIC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比较,结果亦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中,合理实施损害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和剖腹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准确合理地选择适应证、快速有效的简化手术、ICU复苏支持和恰当无延误地实施再手术是DCS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严重腹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和方法,提高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8例严重腹部损伤(ISS〉16)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进行救治的情况,8例患者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初期均采用大纱垫填塞的方法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复苏后,所有患者都进行了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的严重损伤复苏过程较平稳,腹部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6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胆瘘1例,经引流治疗痊愈。结论:对于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要尽早、尽快地实施DCO,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腹部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采取适宜的再次确定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腹部损伤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损伤控制骨科对严重骨盆骨折病人的治疗效果、实施方式及其护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以前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之后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护理的26例严重骨盆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量伤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救治护理可显著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肝损伤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监测生命体征、复温、观察凝血功能异常、代尉性酸中毒、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做好再次于术的围术期护理。结果18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6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严重肝外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休克低分子肝素早期干预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楚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93-2795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否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及其安全性。方法:3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低分子肝素干预组(15例),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DIC的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的DIC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和0例,死亡例数分别为7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DIC的发生及死亡率,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41例严重胰腺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DCS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pH值高于对照组,体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救治中应用DCS治疗优于传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术后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9例严重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包括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动脉血气、血乳酸、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加强对低体温的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没有发生致死性低温、凝血障碍及严重酸中毒,护理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严重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的SICU护理是患者顺利进行再次手术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科危重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将骨科ICU于2004年1月-2006年5年期间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实验组(36例).对实验组患者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的3个阶段治疗特点,制定每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系统学习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危重患者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车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515-3516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行三个阶段(早期简化手术、继续复苏、确定性手术)DCO手术治疗。60例患者治愈58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6.7%,且DCO复苏前后患者的各主要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脑灌注压(CP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择伤后72 h内首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非监护组和监护组各60例。监护组其中伤后〈24 h内入院36例,伤后24~72 h入院24例,进行持续CPP和同步生理监护,以患者入院时的CPP值分为A组(CFP≥9.33 kPa)和B组(CPP〈9.33 kPa),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给予早期临床干预。结果伤后24 h内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BP)为8.33±1.08 kPa、血液PaO27.88±2.78 kPa,明显低于A组的MABP12.68±1.13 kPa和PaO212.22±2.33 kPa,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24、72 h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颅内压(ICP)为4.04±0.12 kPa,较A组2.55±0.09 kPa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动态CPP监护,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正确治疗、护理及判断其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腹腔感染是指因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或破裂后,感染源侵入腹腔及腹膜后的腹腔感染。由于胃肠道菌群复杂,感染严重时,可迅速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各种炎症介质释放,会引起全身组织损害, 甚至导致患者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配合腹部拍打助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配合腹部拍打,比较二者帮助老年便秘患者排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0%,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和拍打是一种有助于老年便秘患者排便的护理方法,可减轻老年便秘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早期排便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排便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25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开塞露液灌肠及腹部按摩。观察两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大便变黄时间、经皮胆红素值和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大便变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排便干预能加快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向干预睡眠障碍与疼痛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行胆道探查手术后患者4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疼痛干预组)和观察组(双向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观察组术后采取硬膜外持续镇痛联合应用镇静催眠药。评估两组手术患者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状况、免疫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天和第3天疼痛评分分别为(1.82±0.09)分和(1.74±0.1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睡眠时间为(6.09±0.12)h,多于对照组(4.35±0.17)h(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PSQI为(7.05±0.13),低于对照组(8.96±0.11)(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免疫不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双向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减轻疼痛,提高机体状况。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粟涵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70-197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6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入院即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评估病情、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腹式呼吸、排便训练以及早期床上运动。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腹胀及因腹胀引起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周内腹胀及因腹胀引起不适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腹胀和因腹胀所致的各种不适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琛 《护士进修杂志》2014,(15):1413-1414
目的观察改良多功能腹带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改良多功能腹带;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裂开及腹壁疝的发生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多功能腹带用于治疗开腹手术患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钟菊晴  孟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65-1165
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常规加压沙袋,一方面增加盆腔压力,防止负压骤然降低导致血液积聚盆腔,引起盆腔充血;另一方面可压迫腹部切口,防止切口渗血,利于伤口的愈合。本院地处城市中心,沙袋来源有一定困难,加之沙含有很多杂质和细菌,较难处理干净。我科近几年来一直使用自制腹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回肠膀胱或双侧输尿管皮层移植腹壁造口是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1].尿液从腹壁造口处持续引流,患者需终身佩戴造口袋,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2].  相似文献   

20.
卢蓉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40-341
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达3%~20%,不同文献报道有所不同.而切口感染后其发生率更高,可达到40%[1].自1993年LeBlanc[2]将腹腔镜技术用于切口疝治疗至今,该术式已显示了其明显优势.目前,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已成为治疗切口疝的首选术式[3].我院2007年3月~2010年6月累计进行了173例择期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