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鼻饲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入院48 h内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液.并进行观察和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入院6 d后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结果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腹胀腹泻、压疮、窒息、病死率等方面比较,盖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提示早期留置胃管.配合细致的观察护理.可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营养.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不同鼻饲模式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最佳鼻饲模式。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1组(52例)和观察2组(45例)。对照组按传统间断方法间隔2h经鼻饲管注入营养液,观察1组用微量输液泵将营养液24h持续恒速注入胃内,观察2组则采用间隔1h推注营养液的模式。三组采用同样的营养液。记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并监测胃液pH值。结果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观察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1和P<0.05);pH值观察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均P<0.05)。治疗效果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24h持续恒速注入的鼻饲模式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为了解肠内营养(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组)制定并实施了阶段化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并与同期肠外(静脉)营养组进行了效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为了解肠内营养(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影响,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对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组)制定并实施了阶段化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并与同期肠外(静脉)营养组进行了效果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重症病房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序贯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于伤后48小时开始百普力鼻饲滴入,逐步加量;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鼻饲流质,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异。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肺部感染率,监测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后的TP、ALB、TLC在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早期分阶段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伤后采取早期(24h内)分阶段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直至逐渐过渡到完全EN;对照组于伤后进行PN,禁食3d后行EN。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分阶段EN联合PN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低氧血症病人的最佳氧疗方式。方法随机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给氧;观察组采用舒氧康静脉高压给氧。结果观察组其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心率、血压、pH、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舒氧康静脉高压给氧较鼻导管给氧更能快速、有效纠正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8.
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对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对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0d行GCS、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后30d观察组GCS、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大黄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A、B、C三组各5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措施(抗感染、脱水、激素、肠内营养疗法等)的基础上,分别予生大黄16mg/kg、33mg/kg、60mg/kg鼻饲,3次/d,连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三组消化道出血、胃潴留、腹泻、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除胃潴留发生率以外,A组与C组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生大黄鼻饲时剂量33mg/kg,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内外联合营养)59例,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57例,治疗后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同时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比单纯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快速纠正负氮平衡,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建议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实施早期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饲酸牛奶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腹泻的效果.方法 将72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常规肠内营养加新鲜酸牛奶鼻饲,对照组行常规肠内营养.结果 观察组发生腹泻5例(13.9%),对照组为14例(3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和每日腹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鼻饲新鲜酸牛奶可预防和减少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对重度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邯郸钢 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伴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 指标、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正氮平衡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 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转铁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 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可增强患者营养 水平,增加抵抗力,促进创面愈合,同时提高其烧伤后健康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及合理性。方法 观察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56例同类患者采用传统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血糖、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7、14 d的血浆白蛋白、血糖控制程度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进行早期合理营养支持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外科整合成立脑系科,护理人员由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室及康复科护士共22人组成,对观察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组织化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即医护共同查房,由护士长、神经监护室护士、康复护士及健康教育护士每天早上共同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神经监护和早期康复介入、健康教育等.将未成立脑系科前分散在神经内科、外科住院的53例重型颅脑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神经内、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于入院时、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出院时评定GC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并发症,调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GCS、AD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组织化护理模式采用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meral nutrition,EN)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EN组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PN组),每组20例。EN组术后12h经造瘘管给予营养液;PN组术后按常规,营养支持共7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D3^+、CD4^+、CD8^+及CD4^+/CD8^+,并观察感染率的变化。结果7d后EN组补体C3、IgA、IgG、CD4^+及CD4^+/CD8^+的恢复程度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组感染率(10.0%)较PN组低。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免疫功能,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切除术后给予缓泻剂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结、直肠切除术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处理,实验组常规术后处理基础上给予肠道缓泻剂,同时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实验组23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治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发生,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2...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技术在指导危重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9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采用腹内压监测+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肠内营养实施天数、ICU住院天数、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胃潴留、腹胀、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内营养实施天数及ICU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3例发展为MODS,2例死亡;对照组有10例MODS,8例死亡。结论〓腹内压水平可作为指导危重患者合理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指标,对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68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56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手术前后的一般健康教育和常规内镜准备;观察组实施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结果两组术中胃内积水情况、肠道清洁、误吸情况,术后头晕、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满意度、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无痛内镜安全预警护理流程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无痛内镜检查中低血糖、误吸、腹胀等不适反应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早期(12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基本顺利.无严重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结论胃肠道损伤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简单、可靠.可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 将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经鼻肠管内注入肠内营养液后注入100 ml生理盐水;观察组经鼻肠管内注入肠内营养液后注入150 ml自制中药,1次/d,连续3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血浆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