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圳市罗湖区1996—2000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围产儿死亡状况,本文对罗湖区1996-01~2000-12的49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五年来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5.42‰,围产儿死亡与孕妇户籍、孕周等相关。畸形、胎儿因素、出生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做好婚前保健、优生优育工作和孕期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和诊断水平;加强三级保健网建设等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焦作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对焦作市2010年的围产儿死亡原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0年焦作市辖各县、区妇幼保健院上报的围产儿死亡表及监测报表。标准按照WHO规定围产期,即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6年分娩的74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娩围产儿8203例,死亡74例,死亡率9.02‰,其中死胎41例(占55.41%);死产3例(占4.05%);畸形引产17例(占22.97%);早期新生儿死亡13例(占17.57%)。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开封市 1997~ 2 0 0 0年围产儿死亡状况 ,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关因素 ,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为我市妇幼卫生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开封市顺河区 1997~ 2 0 0 0年孕满 2 8周至产后 ,1周内死亡的围产儿资料。1.2 方法 对 1997~ 2 0 0 0年围产儿数、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数及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2 结果2 .1  1997~ 2 0 0 0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进行比较 ,(见表 1)。根据表 1,1997~ 2 0 0 0年围产儿出生总数 5 730例 ,死亡 75例 ,死亡率 13.0 9…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6—2010年5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婚前、孕前和孕早期保健的遗传优生咨询与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为降低国产儿死亡率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辖区内各产科医院的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孕妇基本情况。结果5年问共有围产儿出生63596人,死亡围产儿共614例,死亡率为9.7‰;其中,死胎448例(72.96%),早期新生儿死亡129例(21.00%),死产37例(6.00%);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是出生缺陷225例(36.6%)、胎盘脐带因素131例(21.3%)、母亲孕期疾病59例(9.7%)。结论围产儿死亡中以死胎为主,而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加强围产保健意识的宣教、扩大保健的覆盖率,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儿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B超影像的诊断率等方面着手,尽可能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7年住院分娩的93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及相关因素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分娩围产儿死亡率为20.77‰。≥35岁及<20岁组产母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2~35岁组(χ2=5.79P<0.05);第一季度出生的围产儿死亡率也高于其他季度(χ2=4.76P<0.05);胎儿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别是影响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围产儿死亡与产母年龄、分娩季节、孕期高危因素等有关,因此,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及时识别危害胚胎发育的有害因素,开展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正确治疗妊娠合并症,及时纠正高危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平度市2006年~2008年318例围产儿的监测报告及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围产儿总数为39500例,围产儿死亡318例,平均死亡率为8.05‰.胎儿畸形是3年来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 胎儿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唐召秋 《首都医药》2009,(12):39-39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平度市2006年-2008年318例围产儿的监测报告及死亡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围产儿总数为39500例,围产儿死亡318例,平均死亡率为8.05‰。胎儿畸形是3年来死亡顺位第1位。结论胎儿畸形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卫仙  吴俊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93-2994
目的:探讨影响建德市围产儿死亡的原因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建德市各医院妇产科的围产儿死亡调查情况表,对不同死亡情况、新生儿死亡原因及不同因素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德市2009-2013年出生围产儿17375例,围产儿死亡132例,占7.60%,其中死胎占70.45%,死产占3.79%,新生儿死亡占25.76%;132例死亡围产儿中,先天畸形43例,占32.58%;早产26例,占19.70%;脐带异样16例,占12.12%;胎盘异常15例,占11.36%,羊水异常7例,占5.30%;患新生儿疾病6例,占4.55%;其他原因19例,占14.39%;出生地点、母亲孕期患病、父母吸烟、家庭经济情况和父母文化程度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6年本市37个乡镇按月上报的"妇幼卫生月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4年我市围产儿死亡主要因素是畸形,早产,脐带因素,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结论:先天畸形是我市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开展婚前检查,常规做产前筛查,是降低先天畸形儿出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式、分娩与妊娠结果。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本院分娩妊娠的130例PPROM患者临床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自孕者孕周分娩方式及妊娠结果的不同。结果:孕周不同PPROM分娩方式相比无明显不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死亡、窒息以及感染率有明显不同(P均〈0.01)。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病死率越高,孕28~34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原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窒息的相关因素、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02%,足月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71%,过期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73%,早产儿、过期产儿的窒息发生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占窒息原因中的56.99%,高居窒息原因首位,其次为产程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因素。胎儿窘迫在胎儿出生后往往合并新生儿窒息,在186例窒息新生儿中有167例在出生前出现胎儿窘迫,123例有羊水粪染。结论新生儿窒息常见原因为早产、产程异常、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做好产前保健指导,加强产时监护,严密观察有高危因素孕妇的产程,及时防治胎儿窘迫,适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采用有效的复苏方法,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晚期胎膜早破与难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可能发生难产的胎膜早破患者的重视.方法 胎膜早破均为孕36周以后无明显诱因阴道流液者,按照其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阴道助产、顺产.结果 胎膜早破与难产,特别是剖宫产有相关性.结论 分娩是多个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分娩顺利与否直接影响产妇及胎儿的安全,胎膜早破又可导致宫内感染及羊水减少,因此而发生宫缩乏力,胎儿宫内窘迫,致使难产和手术分娩机率增加,所以胎膜早破是难产发出的信号,做为临床医生我们要尽可能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难产的可能因素,以最大程度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新生儿血糖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台山市人民医院分娩的GDM产妇共200例。分别于新生儿出生1 h、3 h、6 h、12 h和24 h进行血糖检测,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喂养情况和产妇孕周、分娩方式、24 h泌乳情况。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孕周及不同潜伏期长短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孕28~36+6周PPROM,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3+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剖宫产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潜伏期〉48 h者与高于〈48 h者剖宫产率与母婴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组,潜伏期〉48 h者羊膜腔感染率率高于〈48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28~33+6周PPROM应采取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适当延长孕周,并考虑剖宫产作为终止妊娠首选;而孕34~36+6周PPROM胎儿肺成熟者应在破膜48 h以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孕24~ 28周或首诊>28周经产科门诊确诊为GDM单胎孕妇125例及其所娩出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GDM组),以同期分娩的确诊除外糖尿病的正常单胎孕妇95例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妊娠年龄、妊娠胎次及新生儿宫内营养状况、娩出方式、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妊娠平均年龄、平均妊娠次数及新生儿宫内营养状况(GDM组PI值2.717,对照组为2.469)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GDM组剖宫产71例、自然分娩54例,对照组分别31例、6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8,P<0.01);GDM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18.4%、24.0%,与对照组的7.4%、1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5.577,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造成不良围产儿结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晚期营养素摄入状况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1263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对其孕晚期营养摄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孕晚期营养素摄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结果 1263例孕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1±3.2)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3±0.5)周;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076例,剖宫产187例;共娩出1263例新生儿,均为活胎,男637例,女626例;体重2163~4118 g,平均体重(3233.8±357.0)g;未发生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合并症;低出生体重(LBW)65例(5.15%)、正常体重(NW) 1105例(87.49%)、巨大儿(LBG) 93例(7.36%)。LBW新生儿、NW新生儿、LBG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维生素C(VC)、铁、锌摄入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BW新生儿、NW新生儿、LBG总热量、维生素A(VA)、维生素B1(VB1)、叶酸、钙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锌摄入不足是LBW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锌摄入过多是LBG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孕晚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铁、锌的摄入与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孕晚期应依据胎儿具体发育情况指导孕妇依据自身情况合理膳食,减少LBW及LBG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了解育龄夫妇的健康状况,避免幼儿出生带有先天性缺陷。方法抽取我站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746例育龄夫妇。采用B超、女性体检、男性体检、空腹验血、体液检查等方式,确定育龄夫妇的健康状况。结果其中检查结果异常的育龄夫妇一共有607例,高风险育龄夫妇一共211例,检查结果正常育龄夫妇一共1139例。结论孕前健康检查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育龄夫妇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较为直观的显示育龄夫妇怀孕后幼儿出生带有先天性缺陷的概率,尽量避免高风险人群的孕育情况,将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新生儿身体素质,对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片类成瘾孕妇的围产儿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8年10月87例阿片类成瘾孕产妇分娩资料,比较阿片类成瘾孕产妇与同时段一般孕产妇基本资料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差异,分析影响围产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实验组87例和对照组9964例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及产后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RBC、HGB、MCV、PLT及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早期新生儿死亡、死胎、新生儿戒断综合征及新生儿异常症状/体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7例阿片类成瘾孕妇中非治疗组新生儿戒断综合征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量、吸毒时间、成瘾程度是阿片类成瘾孕妇的围产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阿片类成瘾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接受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生,对此类高危孕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监测和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Identification of ma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preterm birth risk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in prematurity since 1990. Here, we utilized a health survey, the US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 to search for perso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term birth. 201 urine and blood marker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allergens, pollutants, and nutrients were assayed in mothers (range of N: 49–724) who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any children born preterm (delivery <37 weeks). We screened each of the 201 factors for association with any child born preterm adjusting by age, race/ethnicity,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income. We attempted to verify the top finding, urinary bisphenol A, in an independent study of pregnant women attending Lucile Packard Children's Hospital. We conclude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urinary levels of bisphenol A and preterm birth should be evaluated in a large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