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应用微型电子计算机采集体表心电信号,经过增幅、平均迭加以提高信噪比,降依噪声干扰后,可以记录到QRS波群末段的高频成份中有一微小的电活动,称为心室迟电位(Late PotenrtiaL; LP)。Rozens ki, Simson, Preithardt, Denes等先后报告在伴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肌梗塞患者和左心室壁瘤病人,应用体表QRS波群信号迭加,可以记录到心室迟电位(LP),认  相似文献   

2.
晚电位是出现在QRS波群终末和ST段的高频低幅值的心脏电活动,起源于心肌梗塞的边缘带,与折返活动和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心外膜直接记录时,晚电位信号约为毫伏数量级,而在体表记录时则为微伏数量级,故欲从EEG信号中分离出晚电位信号,一般要采用计算机叠加平均技术进行处理。本文介绍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表逐搏检测His束电位在床旁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极低躁声三通道高增益放大器,16位A/D转换,通过USB接口与微机连接。应用数字滤波加模式识别软件对微信号进行处理。记录时受检取仰卧位。结果 38个志愿用逐搏体表His束检测仪清晰地记录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His束电活动,即A波、H波与V波。10例患体表检测与心内导管电极记录进行对照,2种方法获得的参数基本一致。结论 无创体表逐搏检测His束电活动有广泛临床价值,对心脏电生理研究和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有高度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心脏的电活动经组织传导到体表显现心电图电位,故体表电位反映了心脏与胸腔周围组织的特性。在分析心电信号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胸腔的非均匀性,各向异性与几何形状对体表电位的影响。常见的格林函数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迟电位(Late Potentials)因其与折返活动和心肌梗塞后室速与猝死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注意。迟电位出现是出现在QRS波群终末和ST段的高频低幅值的心脏电活动,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心肌梗塞的边缘带,但有些研究者在肌强直性营养障碍并室速者、运动员、甚至正常人中  相似文献   

6.
心电信号中一些极微弱成分(如希氏束、心室晚电位等),在临床中具有实用意义,但直接从体表记录一分困难。本课题通过在麻醉家兔心内安置微小双电极,在心脏内部引入确知正弦信号,模拟心电偶极子,寻找该偶极子电场在体表的电位分布规律,最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1].所得结果将对体表电极安放位置的选择及体表微弱信号的提取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真实心脏—躯干模型的体表Laplacian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言体表电位是心脏电兴奋事件在人体表面的粗略投影,而且体表电位容易受到躯干的不均匀性、胸腔组织电导率不均匀性、胸腔模型的不规则性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很难由体表电位分布图反映心脏电兴奋的具体细节。5年前BinHe和R.J.Cohen采用同心环电极首次记录了体表Laplacian图(BSLM)。此后便形成了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界研究BSLM的一股热潮,像1996年6月芬兰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电磁学学术会议上就安排了一个BSLM专题。BSLM可以看成是体表等效电荷密度或体表电流密度法向分量的微分。从…  相似文献   

8.
一、心定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的基本概念 是指应用体表高分辩性能的信息叠加心电图技术(Surface Information OverlapElectrocardiogram)在QRS终末所出现的一种低振幅高频成份的迟发电信号的活动称晚电位。晚电位也是心室在延迟除极过程中,即心室肌存在的碎裂电位的一种体表反映,在QRS的末端或在ST段内出现高频率低振幅的电位信号故也可称“心室  相似文献   

9.
心室晚电位是心肌延迟去极化产生的碎裂电位,位于心电图QRS波群后期并延伸到ST段的微弱的电活动,在体表可用优良的放大电路和适当的分析处理而检测出来。心室晚电位技术是80年代开始的一种心电图检查方法,本文较全面介绍了心室晚电位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展望,并对心室晚电位的提取与处理技术和病理与临床应用研究做了较具体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从体表记录后电位,高通数字滤波器的振铃现象会使QRS波群后的后电位被振铃信号淹没。采用双向高通数字滤波器可以克服这一缺点。本文介绍用微处理器实现双向滤波器的原理和过程,最后结果显示了双向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体表电位测量中常要面对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电极数量受限、电极与人体体表固定困难以及人体体形个体差异对测量数据影响较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心电活动的新方法:心电体外层电位法。并建立了体外层电位标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不同的人体体形算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体外层电位法是比传统体表电位测量更可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晚电位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缺血区的折返激励造成的,因而对预测折返性心律失常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有关晚电位体表检测技术的文献做了综述,介绍了晚电位的定义、特征及有关参数,晚电位体表检测系统的组成,晚电位的诊断标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研究出一种非创伤方法,即通过测量体表电位的表面拉普拉斯算子来分辨空间分布的心电活动。计算仿真拟表明拉普拉斯算子图与电位图相比,可使嵌在半无限容积导体中的空间散布偶极源成像。我们采用干双极拉普拉斯算子电极,将体表拉普拉斯算子绘图应用于受试者,并  相似文献   

14.
为在肢体导联(TLs)记录体表心室碎裂电位(VFP)时有效排除肌电干扰用上下肢及干6组TLs不同部位至36例健康人、68便冠心病患者进行了VFP检测。计量各组合VFP基线上0.5秒内的肌电干扰值,与腕踝部标准TLs记录的VFP对照,发现将上肢电极从腕部移至腋前线内侧锁骨下,下肢电极从踝部移至腋前线内侧腹股沟上,记录VFP肌电干扰最小,而且除电位稍增高外,ECG和VFP基本形态不变。  相似文献   

15.
论拟球状面心电位场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医学信息学技术:全体表波形图、动态体表等电位图及四维显示技术等方法,观察正常人30例体表心电位瞬时分布状态及其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正常人体表的P、R、T波阵呈正相单向性,R波阵跨越整个QRS时间间期,Q、S波阵呈负相单向性,后两者时间上不连续,部位上不相关。进一步佐证拟球状面心电位场假说的正确性,为HC导联的临床应用和对心电活动进行全方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胃电检测仪器能无失真的记录人体胃肠体表部生物电的变化规律 ,是提供胃电诊断临床数据的关键 ,其中以 3CPM频率的胃电起步电位信号的检测最为重要。过去认为胃的起步电位 (既慢波或第一电位 )仅形成单胃电波的起步功能 ,但近期对胃肠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的研究证明 :起步电位与胃窦平滑肌的低幅值收缩有相关联系 ,在正常情况下 ,胃体和胃窦是以 3CPM左右的频率收缩 ,并远离方向扩布 ,在胃窦远端速度平均大于4CM/分 ,记录电位的形成包括二种成份 :起步电位呈三相瓜 ,开始为正向偏移 ,其后为大的负向偏移 ,第二种成份是第二电位跟随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刺激犬左踝胫后神经用双极表面电极,在下胸段、腰段(T9-L6)棘突间隙记录脊髓体表诱发电位的正常波形,以及对不同记录节段的电位潜伏时,幅度值进行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胫后神经在下胸段与腰段记录出以负(N)、正(P)双相为主的电位反应。整个记录节段的N波较稳定,P波在胸段变化较大;电位反应幅度在L_1-L_4节段较大,其中L_3-L_2节段幅度最大,N波为0.89μv、P波为0.91μv,反应持续时间也较长,而在L_1-L_4节段上、下各节段电位反应偏低,并且越向头侧端电位幅度递减至消失。峰值潜伏期变化较有规律,差异小,即越向头侧端潜伏期越长。  相似文献   

18.
一、导言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就认识到研究人体的电活动,对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认识方面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脑电图和心电图的成功应用就是研究工作已应用于临床的两个例子。人体的其它部分也表现出电活动,胃肠道就是这样一个区域。人体的胃肠道是有很多电活动是持续存在的,因而使人们认为这与肠管的肌肉活动有关。本篇论文报道,在人胃脏体表和浆膜上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中应用自回归技术。主要目的在于鉴别两种方法记录的不同之处。我们假定在其应用中,信息是由于线性滤波器作用而产生的影响,可用滤波器的特征方程来做比较。从大多数的体表记录中可以观察到,有可能识别出主要的干扰源。在人胃中,这些干扰波相应于呼吸引起的伪迹和有些每分钟9~10个周期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表胃电活动(EGG)与胃收缩之间是否存在密切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在动物狗实验中用红霉素诱发胃连续收缩,探讨体表胃电活动能否反映胃收缩情况.方法选择6只健康杂种狗,在狗空腹麻醉状态,在内窥镜帮助下将一四通道测压管(直径5mm,长度约1.8m),经幽门放入十二指肠,使靠近的两个侧孔位于胃窦,远端侧孔位于十二指肠;同时在狗腹部固定放置双极电极,用PCPOLYGRAF HR胃肠多功能检测仪同时记录胃窦的收缩活动和体表电活动(EGG).先记录空腹状态时胃运动和体表胃电30min( 基础状态组),然后分别从静脉中灌流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和红霉素2mg.kg-1h -1 30min(红霉素组),同时记录胃收缩和EGG变化.2天后先静脉注射阿托品60μg.kg -1,然后再静脉灌流红霉素(阿托品+红霉素组)记录胃运动和体表胃电30min.结果 1.狗基础状态胃电主频率为4.2~5.1次/min.2.静脉灌流红霉素引起胃连续收缩时,体表胃电振幅(主功率)和主功率不稳定系数明显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 [(637.5±103.2)μV vs (450.4 78.0)μV,和(6.8±11.4)%(36.4±3.7)%] (P<0.05,P<0.01);预先静脉给予阿托品,再静脉灌流相同剂量红霉素则几乎完全抑制了红霉素的胃收缩作用,这时记录的体表胃电显示胃电波振幅无明显升高[(376. 3±56.1)μV vs (450.4 78.0)μV],与基础状态接近.说明体表胃电振幅升高与胃收缩有一定关系.3.将同步记录的胃电波幅和胃收缩波振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98,P<0.01).结论体表胃电活动能够反映胃收缩.胃电图可以作为评价胃动力的重要和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心脏外膜电势传播过程的三维立体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借助于一组心脏的X-CT图片重构人体心脏的几何模型,并采用边界元算法从体表电位求得心外膜电位的数值解,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1BM-PC/XT微型机上实现了心外膜电势传播过程的三维立体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