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75例肝移植患者术后进行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其中22例CDFI未显示肝动脉血流信号的患者,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脉冲反向谐波技术进行低机械指数(MI〈0.2)实时超声造影。 结果 肝移植术后CDFI对肝动脉的显示率为87.4%(153/175),22例CDFI未显示肝动脉的患者中有18例(81.8%)实时超声造影后清晰显示肝动脉(P〈0.01),避免了血管造影检查,超声造影未显示肝动脉的4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为肝动脉血栓形成(HAT)。 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可提高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的显示率,诊断HAT的价值与血管造影相当,可明显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性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及超声造影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超声造影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方法 CDFI检查肝移植术后患者158例共267人次,观察肝动脉有无血流显示、血流峰值、加速度时间、阻力指数、有无湍流及其峰值。对33例CDFI可疑异常者,用SonoVue及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观察肝动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 结果 19例经DSA和/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17例,血栓闭塞2例。17例狭窄均有血流参数异常,但CDFI不能判断狭窄部位及程度;2例血栓闭塞者动脉血流难以显示,不能肯定诊断。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血栓闭塞,显示狭窄部位及其程度,与DSA和/或CT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2/2)、94.1%(16/17)和88.2%(15/17)。 结论 CDFI与超声造影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移植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移植肝动脉血栓形成和肝动脉血流异常,再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3例患者经超声造影证实为HAT,并经手术证实,其余3例超声造影后清晰显示肝动脉。结论超声造影对原位肝移植术后HA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1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常规进行肝实质及管道结构检查.对显示微弱或无明确肝动脉血流信号的移植肝进行超声造影,了解肝动脉增强情况,同时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脾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 7例移植肝肝动脉血流信号微弱、2例未显示肝动脉;超声造影此9例移植肝肝门处均能较清晰显示肝动脉的内径、走行,但灌注微弱.彩色多普勒显示脾动脉内径明显增粗、血流信号丰富,超声造影考虑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经腹腔干插管造影证实超声造影所见.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肝移植术后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疑肝动脉血流异常者53例,用SonoVue及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动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结果25例经DSA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22例,血栓闭塞3例。与DSA或CTA/MRA比较,超声造影诊断血栓闭塞符合率为100%(3/3),判断肝动脉狭窄部位诊断符合率为90.9%(20/22),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86.4%(19/22)。结论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血栓闭塞,可较准确地判断肝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检测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肝移植术后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疑肝血管血流异常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实质的血流灌注,对其中2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MR血管造影(MRA)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患者28例,其中肝动脉狭窄22例,肝动脉血栓闭塞3例(肝动脉血栓闭塞合并肝梗死2例),门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另1例为肝门部血肿并肝动脉、门静脉受压狭窄。超声造影可明确诊断肝动脉血栓闭塞,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与DSA或CTA/MR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3/3)、90.9%(20/22)、100%(2/2)及100%(1/1)。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CDFI和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肝动脉血栓(HA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DFI或临床疑诊肝移植术后HAT患者64例,分为早期HAT(<30天)和晚期HAT(≥30天)。对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观察肝动脉有无血流显示及其走行;以CDFI测量血流峰值、收缩期加速度时间、阻力指数、有无湍流及其峰值。以DSA和(或)CTA+临床+超声随访为参考标准,计算CDFI和CEUS诊断早期、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对早期HAT 18例,CDFI和CEUS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6/6)、83.33%(10/12)、88.89%(16/18)和100%(8/8)、100%(10/10)、100%(18/18);对晚期HAT 46例,CDFI和CEUS诊断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100%(36/36)、78.26%(36/46)和100%(9/9)、97.30%(36/37)、97.83%(45/46)。结论 CEUS能直观显示肝动脉走行,诊断肝移植术后HAT的准确率明显优于CDFI,尤其对早期HAT更具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CDFI检查资料.结果55例OLT术后患者中,CDFI发现血管并发症患者7例(13%):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肝门部肝动脉和肝内左右分支均未见彩色血流信号,1例门静脉右后叶支血栓形成,门静脉吻合口狭窄2例,门静脉肝动脉动静脉漏1例,肝静脉血栓形成1例,4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4/7,5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317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其中20例门静脉显像异常的患者,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脉冲反向谐波技术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并与CT血管成像(CTA)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门静脉狭窄为1.3%。CDFI诊断门静脉血栓与CTA的符合率为61.5%,超声造影为88.9%(P〈0.01);CDFI诊断门静脉狭窄与CTA的符合率为57.1%,超声造影为100%(P〈0.01)。 结论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可提高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能力,其诊断价值与CT血管成像相当。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诊断新认识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深入探讨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16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CDF)资料,对其中发生肝动脉血栓及狭窄的39例患者的(CDFI)资料进行总结并与螺旋CT,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高贞频可提高肝动脉二维超声的显示率,CDFI对肝动脉的显示率达94.5%,PW对吻合口狭窄的诊断为85.3%,S/D对肝动脉并发症的敏感性极高,发生动脉并发症的患者S/D全部小于2。结论:超声对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是具高敏感性的无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对比增强超声来探索肝割裂伤口的位置、范围及图像特征。方法两只巴马小型猪,用手术刀经皮经肝作深20mm,宽10mm的切口。静脉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来显示伤口的位置、范围和图像特点。结果经皮经肝形成的割裂口,于裂口的位置用二维声像图(基波和谐波模式)上无法显示伤口的位置和范围。注入造影剂后,肝实质高回声消退后,呈线状强回声的割裂口显示十分清晰,此处的强回声一直持续时间较长。另外,紧贴裂口处的肝包膜下,可见线状强回声。肝实质内造影剂完全消除后,将造影模式转换成灰阶模式,仍见裂口处的强回声条索,并见其后方的弱声影。再反转成彩色血流成像模式,于裂口处彩色血流明显增强。结论由于造影剂的原因,割裂口在对比增强超声图上显示为强回声。因此,对比增强超声能反映肝脏损伤的程度和损伤区的部位、形态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术中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DFI检查疑有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9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疑有门静脉血栓的3例患者进行术中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提示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并经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均经DSA证实。另2例超声造影提示肝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中,1例DSA诊断为肝动脉狭窄,1例肝动脉无明显异常;超声造影诊断符合(7/9)。结论超声造影可确诊门静脉、肝动脉血栓,但对准确诊断肝动脉狭窄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EUS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35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定期行常规超声检查,对其中疑有肝动脉病变的39例进一步行CEUS检查。 结果 39例中,CEUS诊断4例肝动脉血栓(HAT),其中2例合并大范围肝坏死,1例伴侧支循环形成;8例为肝动脉狭窄(HAS);1例为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AP)。HAT、HAS及HAP发病率分别为2.96%(4/135)、5.93%(8/135)及0.74%(1/135)。 结论 CEUS可提高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怀疑肝动脉并发症的37例移植肝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采用SonoVue,造影技术采用低机械指数谐波成像.结果超声造影提高了移植肝肝动脉显示率(100%),造影后(16.1±5.5)s肝动脉开始显影,(19.3±4.6)s门静脉开始显影.肝动脉血栓的诊断准确性由造影前的86%(30/35)提高到造影后的100%(35/35).肝动脉血栓组门静脉显影时间(13.6±4.6)s,短于肝动脉非血栓组(P<0.05).超声造影显示了2例移植肝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显示率及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肝细胞癌(HCC)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超声造影(CEUS)诊断的对比研究,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优势。方法肝细胞癌患者20例,共26个病灶,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分别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的大小、回声强度、肿瘤内的血管和肿瘤实质的血流灌注。结果在肿瘤结节的形态上,超声造影与灰阶超声基本相似,但在肿瘤直径和面积的测值上,超声造影大于灰阶超声,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且可以发现灰阶超声所不能显现的病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均显示肿瘤的血管和血供,但在显示肿瘤的微血管和血流灌注时,超声造影明显优于彩色多普勒(P<0.01)。肝细胞癌超声造影血管相的增强方式与细胞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超声造影是实时、有效显示肝细胞癌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的方法。在HCC探测和定性方面明显优于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而且对肝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可做出一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在检测移植肝肝动脉栓塞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移植肝肝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例移植肝术后怀疑肝动脉栓塞的病例进行超声造影。仪器选用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的DU8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机械指数(MI)设置为0.08~0.11。用SonoVue造影剂1.0ml经肘部(?)静脉快速推注(<5s)。结果全部病例均经DSA或临床综合检查确诊。其中明确肝动脉阻塞的4例,未阻塞的2例超声造影诊断移植肝肝动脉阻塞的准确性为100%。结论超声造影对移植肝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患者术前肾功能评估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  杜联芳  伍瑛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3):190-191,25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患者术前肾功能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6例肝移植患者行术前肾脏超声造影检查,包括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6例,肝肾综合症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28例。造影剂为SonoVue,用ACQ软件对造影图像中皮质部位进行分析,观察指标为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结果各项观察指标在肝硬化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TTP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代偿组明显延长,PI明显降低(P<0.05);肝肾综合征组AT、TTP较肝硬化失代偿组进一步延长,PI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移植术前肝硬化患者肾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诊断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首先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连续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大小、位置、数目、增强时相的表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灶67个,超声造影后发现病灶106个.转移性肝癌的动脉相增强模式有四种类型:①37个病灶(37/106,34.91%)动脉相呈快速整体高增强,退出迅速,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②56个病灶(56/106,52.83%)动脉相周边呈环状快速高增强,推出迅速,延迟相呈低增强;③12个病灶(12/106,11.32%)动脉相、门脉相病灶均匀等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④1个病灶(1/106,0.94%)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病灶均呈低增强.肿瘤的大小为决定其增强模式的重要因素.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时间与转移灶的血供密切相关,在转移性肝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