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有关的嗜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简称HTLV-1)是1980~1981年先后由美国和日本学者分离的逆转录病毒[1、2],它与艾滋病病毒属同一族群.人类受本病毒感染后,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1986年5月福清县发现1例死于ATL的患者,不久质又发现1例可疑ATL患者和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调查福清县是否存在着HTLV-1病毒、病人或流行区,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收集了福清县部分正常成人、可疑ATL患者及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的Gallo实验室和日本的Miyoshi实验室分别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患者外周血培养的T淋巴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逆转录病毒。HTLV分为Ⅰ型和Ⅱ型。HTLV-Ⅰ型与成人ATL、HTLV-Ⅰ相关脊髓病变或热带痉挛性截瘫直接相关;HTLV-Ⅱ型也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为了解HTLV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笔者对青岛地区三家医院17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TLV的筛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血传播入逆转录病毒输血引起Ⅰ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Ⅰ)的传播输血传播HTLV-Ⅰ仅在日本地方性流行区进行过系统研究,发现41人在接受含有抗HTLV-Ⅰ相关抗原的抗体的全血或血细胞后,有26人(63%)产生HTLV-Ⅰ抗体。虽然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浓制剂或全血均可引起血清阳转,但只有输入细胞中的感染淋巴细胞传播病毒。接受HTLV-Ⅰ阴性的全血或血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是一种复杂的逆转录病毒,呈世界性广泛分布。HTL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具有相似的转录调节机制,又有其独特性,如基因组稳定、潜伏期更长,可引起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dult T cell lukemia,ATL)、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HTLV-Ⅰ相关  相似文献   

5.
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是由人类T细胞白血病Ⅰ型病毒(HTLV-Ⅰ)引起的一种恶性疾病,以特征性的异常淋巴细胞(ATL细胞)、皮肤受累、迅速发展的临床经过和高钙血症等为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高钙血症和呼吸道感染为其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法国和美国科研人员已经证实,爱滋病(AIDS)的病原是Ⅲ型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Ⅲ)。美、英、德等国均从AIDS患者中发现HTLV-Ⅲ抗体,抗体阳性的健康母亲生育的子女中也曾发现AIDS患者。在美  相似文献   

7.
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是由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所致。日沼赖夫报告,发现ATL患者血清中存有与mT-1起反应的抗体(ATLA)。吉田光照搞清了该病病毒全部遗传基因结构。该病毒抗原或抗体在日本及加勒比群岛人群中检出率较高。我国与日本相邻,交往频繁,我国是否存在HTLV-1病毒携带者,引起关注。国内有报道,发现1例HTVL-1病毒携带者。自1986~1989年我们收集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1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1)是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和HTLV-1相关的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HAM/TSP)的致病因素,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消除慢病毒感染非常重要,而多肽类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疫苗可诱发抗病毒的特异性CTL应答。作者研究了HTLV-1 TAX蛋白的3个CTL表位肽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αA和IFN-αD)及其5个杂交分子[IFN-αA/D(Bgl)、IFN-αA/D(Pvu)、IFN-αD/A(Bgl)、IFN-αD/A(Pvu)和IFN-αA/D/A]在3种不同细胞上对逆转录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抗病毒活性,目的是测定IFN在不同细胞内抗逆转录病毒和抗VSV的活性是否平行.实验用的猫F1F3细胞是1株慢性感染猫白血病病毒(FeLV)的纤维母细胞株;人RD-114细胞是能够持续产生RD-114逆转录病毒的细胞株;鼠NIH/MOL,C株是慢性感染鼠Moloney白血病病毒的NIH/3T3细胞.作者用观察病毒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吕联煌等通过血清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I)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在福建省沿海地区发现HTLV-I小流行区.共调查518人,包括白血病患者210人。发现2例成人 T 淋巴细胞白血病(ATL)患者和5例血清 HTLV-1  相似文献   

11.
I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I)是一种可传播的逆转录病毒,它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和热带痉挛性轻截瘫(TSP)的致病因子。HTLV-I是一种持续性感染,对病毒的抗体应答终身存在。因此,HILV-Ⅰ携带者可通过检测抗-HTLV-Ⅰ而予以证实。与其密切相关的逆转录病毒  相似文献   

12.
林鑫江  郑璇  吴育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092-2094
目的:研究HTLV-1病毒通过血脑屏障(BBB)的方式,提示HTLV-1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机制,从而提示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截瘫(HAM/TSP)病发病机制和感染途径。方法:通过连接介导多聚酶链反应(LMPCR)分别扩增出5例HAM/TSP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HTLV-1前病毒DNA片段的序列,然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序列的扩增情况,并比较HTLV-1前病毒在脑脊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整合序列的相同机率。结果:HAM/TSP患者脑脊液中存在HTLV-1感染的淋巴细胞数多克隆增殖,而且在脑脊液与外周血中存在HTLV-1病毒整合位点的淋巴细胞克隆。结论:HTLV-1感染可能是通过细胞与细胞间作用而通过血脑屏障的,尤其是通过HTLV-1感染的淋巴细胞迁移至CNS,继而进行增殖并激活CNS中的其它T淋巴细胞,通过对CNS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释放细胞因子导致HAM/TSP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1/2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2)及Ⅰ/Ⅱ型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 Ⅰ/Ⅱ)为人类致病因子。作者应用重组蛋白抗原及合成肽抗原建立了经济有效的联合检测HIV-1/2及HTLV-Ⅰ抗体的ELISA。  相似文献   

14.
1型人类嗜 T淋巴细胞病毒 ( HTLV- 1 )是成人 T淋巴细胞白血病 ( ATL )和 HTLV-1相关的脊髓病 /热带痉挛性截瘫 ( HAM/TSP)的致病因素 ,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于消除慢病毒感染非常重要 ,而多肽类细胞毒性 T细胞 ( CTL)表位疫苗可诱发抗病毒的特异性 CTL 应答。作者研究了 HTLV- 1TAX蛋白的 3个 CTL表位肽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结果。  在设计多肽疫苗时 ,尽可能多地包含CTL表位有可能同时诱导产生较为广泛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因此 ,作者将三个与HLA- A*0 2 0 1相匹配的 CTL 表位肽分别通过两个精…  相似文献   

15.
美国Imre公可正在研究用A蛋白柱清除受污染血浆的Ⅲ型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Ⅲ)。该公司一直在研制含有固定的A蛋白的体外柱作为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免疫吸附剂。目前正在进行用A蛋白柱治疗Kaposi肉瘤和AIDS患者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含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潮霉素抗性(Hyg)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 将Hyg和EGFP基因片段分别插入逆病毒载体质粒pCMV-LL-SA-2中,构建重组的逆病毒质粒pCMV-EGFP-hyg与质粒pCMV-G和pCMV-GP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重组逆病毒,感染白血病细胞株K562.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逆病毒载体质粒pCMV-EGFP-hyg,与质粒pCMV-G和pCMV-GP共转染293T细胞后24 h和48 h,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滴度分别为7.5×105CFU/ml和1.5×106 CFU/ml.K562细胞经与产毒293T细胞协同培养感染重组逆病毒后,表达EGFP的阳性细胞比率为59.6%.经Hyg筛选后,98%以上的K562细胞为EGFP表达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EGFP和Hyg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以产生较高滴度的目的 病毒;并且建立了稳定持久表达EGFP的K562白血病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Nano-scale Productfrom Corynebacterium parvum)体内抗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作用,初步评价其抗HIV的作用。方法:将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SRS8)T淋巴细胞株复苏后,加新鲜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进行培养。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SRS8)T淋巴细胞1×105/0.3 mL。动物腹腔攻毒4 h后,NCPP给药组分高(2.0 mg·次-1·只-1)、中(0.5 mg·次-1·只-1)、低(0.125 mg·次-1·只-1)3个剂量组,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5次;阳性对照组用双汰芝(200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14 d。部分动物14 d后检测血常规,解剖取脾,计算脾指数。其余动物观察存活率。结果:小鼠感染病毒给药14 d时,阳性对照组及NCPP中剂量组体重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血液学指标变化明显,阳性对照组及NCPP中剂量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NCPP中剂量组脾指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30 d存活率:NCPP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60 d存活率: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结论:NCPP具有明显的抗逆转录病  相似文献   

18.
一、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Leukemia, ATL)多年来,白血病的病毒病因已在动物白血病证实,人类白血病一直未分离出病毒,直至1980年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H9/HTLV-ⅢBATCC CRL-8543细胞系,它能产生Ⅲ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可用于制备AIDS疫苗和检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或AIDS前期病人或健康携带者血标本中的病毒抗体.亲代HT细胞经反复接触含有  相似文献   

20.
Motz医生问:业已证实,免疫血清球蛋白制剂可含有Ⅲ型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抗体,提示注射该制剂可使人体产生短暂的血清阳性。那么,注射后,病人体内HTLV-Ⅲ抗体阳性的时间持续多久? Drotman医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答:对供体血液和血浆常规筛检HTLV-Ⅲ/淋巴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