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金钠多对急性缺氧、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两者联合作用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7个组:1)对照组;2)单纯缺氧组;3)缺氧+金钠多组;4)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5)血管紧张素Ⅱ+金钠多组;6)缺氧+血管紧张素Ⅱ组;7)缺氧+血管紧张素Ⅱ+金钠多组.有缺氧因素的各组均置于低压舱内上升至5 000 m高度、停留30 min,对培养的各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及血管紧张素Ⅱ和金钠多作用前、作用后0.5h、6.0 h、24.0 h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含量. 结果1)单纯缺氧和单纯血管紧张素Ⅱ均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P<0.01);2)在缺氧和血管紧张素.Ⅱ联合作用下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高于单纯缺氧组和单纯血管紧张素Ⅱ组(P<0.01);3)金钠多能显著降低单纯缺氧、单纯血管紧张素Ⅱ及缺氧加血管紧张素Ⅱ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素含量.结论 1)在单纯缺氧、单纯血管紧张素Ⅱ及两者联合作用条件下均可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功能;2)金钠多对单纯缺氧、单纯血管紧张素Ⅱ及两者联合作用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氧联合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金钠多与茶多酚保护作用的比较。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组,每组8个样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作用前、作用后0.5、6、24h各组内皮素含量。结果:缺氧+AngⅡ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素明显升高(P〈O.01);金钠多组与缺氧+AngⅡ组比较,血管内皮素显著降低(P〈O.01);茶多酚组与缺氧+AngⅡ组比较,血管内皮素显著降低(P〈0.01);金钠多组与茶多酚组比较,血管内皮素浓度降低在0.5h无差异(P〉O.05),但在6h和24h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缺氧联合AngⅡ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功能增强;金钠多和茶多酚对缺氧联合AngⅡ对内皮细胞的损害有保护作用,但金钠多的保护作用更强于茶多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金纳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高、中、低浓度的金纳多组,用放免法测定AgⅡ在不同作用时间下的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的金纳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结果:①血管紧张素Ⅱ有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②金纳多能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作用.结论:金纳多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0.2μmol/L)、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使辛伐他汀的终浓度为2μmol/L),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①AngⅡ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②AngⅡ组的[Ca2+]i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AngⅡ+辛伐他汀组的[Ca2+]i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AngⅡ+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的[Ca2+]i低于AngⅡ+小剂量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AngⅡ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Ca2+]i的显著增高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显著降低,而辛伐他汀可逆转AngⅡ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复、长时间正加速度(+Gz)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血管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Gz暴露,n=12)和+Gz暴露组(n=12).分别于4、8、12周后处死两组动物(每个时间点4只),采用放射免疫及生物化学法测定静脉血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红素氧化酶-1(HO-1)活力、内源性一氧化碳(CO)浓度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并对主动脉内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随+Gz暴露时间的延长,实验室兔静脉血AngⅡ、ET及血管内皮细胞HO-1、CO、cGMP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但暴露至第12周时已不再增加;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动脉内膜下及中膜浅层的泡沫细胞及胶原含量仅见少量增加,而+Gz暴露8、12周后主动脉内膜下及中膜浅层可见大量增生的泡沫细胞,间质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重复、长时间+Gz暴露会诱发AngⅡ和ET的产生,但也会增加HO-1、CO、cGMP的分泌,对血管免受进一步损伤可能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不同抑制剂阻断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后叙利亚金黄地鼠胰岛细胞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方法 分离纯化叙利亚金黄地鼠胰岛细胞,分为对照组、卡托普利组、糜蛋白酶抑索组、抑肽酶组、α-抗胰蛋白酶组、卡托普利+糜蛋白酶抑索组共6个组,加入血管紧张素Ⅰ后按组别依次加入PBS、卡托普利(终浓度1mmol/L)、糜蛋白酶抑素(终浓度1mmol/L)、抑肽酶(终浓度1mmol/L)、α-抗胰蛋白酶(终浓度50μg/ml)、卡托普利联合糜蛋白酶抑素(终浓度均为1mmol/L)干胰岛细胞,然后以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AngⅡ的含量.结果 卡托普利组、糜蛋白酶抑素组上清Ang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但分别较不加抑制剂的对照组减少了42.50%和50.94%(P<0.01),而α-抗胰蛋白酶和抑肽酶组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20.04%和18.67%(P<0.05),卡托普利+糜蛋白酶抑素组则较对照组减少了81.82%(P<0.01).结论 胰岛局部AngⅡ的生成除经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途径之外还存在糜蛋白酶途径;非疾病状态下由ACE途径和糜蛋白酶途径所生成的AngⅡ的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泌与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第4~6代的人脐动脉VSMC,实验分为6组,即对照组、AngⅡ(1×10-6mol/L)组及AngⅡ+不同磁感应强度(1、5、10、50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培养及恒磁场作用12h后收集标本,ELISA法检测VCAM1的分泌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刺激VSMC12h,VCAM1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而5、10、50Gs恒磁场组细胞VCAM1的分泌量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5~50Gs的恒磁场可拮抗AngⅡ的作用,抑制VSMC分泌与表达VCAM1。  相似文献   

8.
Ang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ngⅡ干预内皮细胞24 h,并用同一浓度的AngⅡ作用内皮细胞不同时间后,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分别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拮抗剂PD123319预处理细胞,再加入AngⅡ,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ng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PD123319组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Losartan组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ngⅡ能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并通过AT2起作用;PD123319能抑制AngⅡ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源性重组人CREG-Fc融合蛋白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小鼠血管重塑作用。方法选取20只8周龄雄性C57 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处理组、AngⅡ+CREG-His蛋白治疗组及AngⅡ+CREG-Fc蛋白治疗组,每组各5只。AngⅡ及蛋白均通过皮下埋置微渗透泵方式持续给药28 d。通过尾套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心率及血压。HE染色检测主动脉厚度,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纤维化情况,评价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7、14、21、28天AngⅡ处理的3组小鼠的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CREG-His组第7、14、21、28天收缩压显著低于单纯AngⅡ处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CREG-Fc组第21、28天收缩压显著低于AngⅡ+CREG-Hi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CREG-Fc融合蛋白可对抗AngⅡ诱导的血压升高及血管重构,并且后期治疗效果优于CREG-His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采用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将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脂联素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状态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 1μmol/L AngⅡ可明显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凋亡率达26.0%,伴有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以及ROS水平增高(P<0.05);加入30mg/L的脂联素后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凋亡率降至8.0%左右,同时伴有Bax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以及ROS水平的降低(P<0.05).结论 脂联素可减轻AngⅡ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Bax和ROS的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低氧和低氧习服对大鼠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心房利尿钠肽(atrial nalriuretic peptide ANP)和C型利尿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含量的影响。方法:间断低氧习服大鼠(3000m、5000m各4h/d,共2周)和正常大鼠经8000m缺氧4h后,观察其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ANP和CNP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氧时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低氧对血浆CNP含量无明显影响。急性低氧时大鼠血浆ANP、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显著增高。低氧习服后,ANP和AngⅠ含量显著降低,接近正常水平,AngⅡ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大鼠经间断低氧习服后,血浆ANP和AngⅠ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心脏低氧习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 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测定了在Ang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VEC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对其影响。结果:AngⅡ可明显促进VEC肽类细胞因子如TNF-α、TGF-β,IL-6、IL-10的表达,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应用药物后对AngⅡ的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AngⅡ具有明显的促进VEC细胞因子表达作用;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有明显的调节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神经酰胺和p53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氯沙坦、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拮抗剂PD123319、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B1)、p53抑制剂PFT-α预处理细胞,再加入AngⅡ,24h后与对照组(用双蒸水预处理细胞)比较,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53表达情况.结果 PD123319和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而氯沙坦和PFT-α则不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FB1和PFT-α可以抑制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 AngⅡ通过AT2受体和神经酰胺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神经酰胺在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经过p53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纤溶系统 )和血管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作用近些年日受重视。新近研究表明 ,AngⅡ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调节血管局部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环境的平衡 ,从而影响局部血管开放和组织供血〔1〕。本文就AngⅡ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氯沙坦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胰岛素瘤RIN-m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RPMI 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AngⅡ组(终浓度100nmol/L AngⅡ处理)、氯沙坦预处理组(终浓度1μmol/L氯沙坦作用15min后再添加终浓度100nmol/L的AngⅡ).按照前述分组处理完毕后继续孵育48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和Caspase9活性.结果 AngⅡ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氯沙坦预处理组(P<0.001),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氯沙坦预处理组比较,AngⅡ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Bcl-2、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ngⅡ组Caspase 3和Caspase 9的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及氯沙坦预处理组(P<0.05),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氯沙坦预处理可部分逆转AngⅡ的这种效应,从而对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缬沙坦(Val)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酶谱法(zymogrophy)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 Ang Ⅱ明显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选择4个时间观察点:6、12、24、48 h,在12 h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最强,随后逐渐下降.选择12 h作为药物作用时间观察终点,Ang Ⅱ能明显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这一作用可被缬沙坦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活性的增加;缬沙坦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MP-2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O)合酶(eNOS)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克隆和构建含人ACE2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CE2),并将之转染入人血管内皮细胞中;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转染细胞中的ACE2、eNOS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细胞中NO含量.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100 nmol/L)加入细胞后可抑制由胰岛素刺激的Ser1177-eNOS磷酸化与NO生成(n=5~6,P<0.01).pACE2基因转染可逆转细胞中由Ang Ⅱ对胰岛素诱导eNOS磷酸化的抑制效应,同时伴NO水平上升(N=5~6,P<0.01).结论 ACE2过表达可明显改善人血管内皮细胞中eNOS磷酸化的表达,伴有NO生成增加,提示ACE2可能通过调节血管Ang Ⅱ/NO的平衡,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中起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体内产生的强有力升压物质,具有促进醛固酮和儿茶酚胺分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调节肾脏水钠排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部分阻断Ang Ⅱ的形成,对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应,但它们也参与缓激肽、脑啡呔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活化,从而导致诸如干咳、气管反应性增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副作用。随着具有高度选择性而无激动剂活性的非肽类Ang Ⅱ拮抗剂(AT Ⅱ A)的成功制备,特别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进行了分子克隆和氨基酸测序,促进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AT Ⅱ R)的研究。本文就AT Ⅱ R及其拮抗剂与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模拟不同模式训练对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一次性力竭训练: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训练1组(B1组),训练2组(B2组),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训练,检测训练结束(B1组)及24 h后(B2组)尿液指标和血液、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改变.(2)负荷累积训练:大鼠随机分对照1组(C1组),中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1组),对照2组(C2组),高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2组),D1组行4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D2组行8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检测4周末C1组、Dl组各项指标,和8周末C2组、D2组各项指标.结果 (1)一次性力竭训练结束即刻B1组尿指标、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24 h后B2组各指标较B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A组(P<0.05).(2)负荷累积中强度训练4周后D1组尿指标、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C1组明显升高,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明显减弱(P<0.05).负荷累积高强度训练至8周,D2组尿指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C2组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尿白蛋白量的相关程度高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结论 模拟不同模式、不同强度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发生不同的改变,并且与尿白蛋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进一步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不断发展并被广泛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也从多方面确立了其重要地位,目前国外正抓紧开发AngⅡ受体拮抗剂,部分已在临床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从AngⅡ及Ang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1osar-tan)及其与ACEI的区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