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良永  郑江萍  雷震 《中国药师》2012,(11):1562-156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胆排毒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tlantisT3柱(150 mm×4.6 mm,3μm),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分离度好,绿原酸在6.32~306.60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1.30%(n=6);栀子苷在12.04~602.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 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0.80%(n=6);丹酚酸B在2.67~133.4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5.08%,RSD为1.98%(n=6)。结论:本方法可同时测定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利胆排毒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中娥 《中国药师》2012,15(6):788-791
目的:建立徵瘕消散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作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其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5.98~59.8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为1.30%;丹酚酸B在12.16~12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为1.45%。结论:本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控制徵瘕消散丸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茵清热口服液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金茵清热口服液的稳定性。方法依据《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观察金茵清热口服液的性状、pH、相对密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样品中栀子苷、绿原酸、丹酚酸B在实验条件下的含量变化,色谱条件:AtlantisT3色谱柱(150 mm×4.6 mm,3μm),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流动相 B: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影响因素实验和加速实验中口服液的性状、pH和相对密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药效成分栀子苷、绿原酸、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光照和高温对金茵清热口服液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茵清热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金茵清热口服液,色谱柱 WATERS AtlantisT3(150 mm×215;4.6 mm,3 μm); 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流动相B: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0.8 ml·min^-1.结果:标示出金茵清热口服液15个共有峰,并确证3个已知峰为绿原酸、栀子苷、丹酚酸B.结论:本次HPLC指纹图谱为金茵清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郝自新  程世云  张正虎 《安徽医药》2009,13(11):1329-1331
目的建立丹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三七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能鉴别出三七;HPLC法测定丹酚酸B在0.4452-4.45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8.1%,RSD=0.88%。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以用于丹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药退黄外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栀子苷进样浓度在5.46~81.9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5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8):1121-1126
目的建立清热抗甲片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应用TLC鉴别方内炒白芍、黄连、栀子;采用HPLC同时测定清热抗甲片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测定盐酸小檗碱、丹皮酚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TLC图谱中呈现出这3种物质的特征性斑点,且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芍药苷、丹酚酸B、盐酸小檗碱、丹皮酚、栀子苷分别在6.1~54.9、6.8~61.2、9.98~89.82、1.62~14.56、3.81~34.3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5、0.9999、0.99998、0.9999、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RSD=3.0%(n=6)、98.7%,RSD=0.30%(n=6)、97.2%,RSD=1.8%(n=6)、100.5%,RSD=0.30%(n=6)、100.3%,RSD=1.8%(n=6)。结论文中检测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清热抗甲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感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感宁颗粒中连翘及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并优化栀子的鉴别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黄芩苷、栀子苷、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ODS(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1.0 m L/min。结果 TLC法定性鉴别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黄芩苷、栀子苷、绿原酸分别在12~120μg/m L(r=0.999 9)、9.6~96μg/m L(r=0.999 7)、14.4~144μg/m L(r=0.999 7)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2%、98.90%、99.14%。结论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感宁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云先 《中国药业》2011,20(2):36-38
目的建立小儿导赤片中大黄、栀子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及栀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用TLC法和HPLC法对小儿导赤片中大黄及栀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TLC色谱中,栀子苷和栀子对照药材斑点清晰。大黄素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8.096~104.48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为1.25%);大黄酚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83~112.23μg/mL,r=0.999 9;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8.12~89.90μg/mL,r=0.999 8;大黄酸的线性范围为9.96~89.48μg/mL,r=0.999 8;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为8.896~54.44μg/mL,r=0.999 7;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6.771~141.48μg/mL(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为1.20)。结论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7,(10):1441-1446
目的测定本院医院制剂妇阴康洗剂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应用显微镜对处方中金银花、大黄的主要显微特征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方内主药大黄、黄柏、丹参和连翘进行鉴别;同时借助HPLC法对妇阴康洗剂中绿原酸、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方中金银花、大黄的主要显微特征明显;TLC图谱中呈现出大黄、黄柏、丹参和连翘的特征性斑点;绿原酸在0.068~0.68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RSD=0.35%(n=6)。盐酸小檗碱在0.104~0.62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43%(n=6)。丹参酮ⅡA在0.069~0.756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0.51%(n=6)。丹酚酸B在0.042~0.459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0.64%(n=6)。结论本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妇阴康洗剂质量控制的标准,为本院制剂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