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和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关系,为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迁延性、慢性腹泻病105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0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94例(89.5%)结果阳性,对照组4例(13.3%)结果阳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67例,对照组4例;2种以上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27例(25.7%),对照组0例。其中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88例(83.8%),对照组3例(10.0%),其次是蛋清/蛋黄。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2级以上的共90例(85.7%),而对照组2例(6.7%),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发病有关,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定量测定方法检测37例ITP患儿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中IL-6、sIL-2R水平,同时对其中25例ITP患儿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b(IgG、IgA、IgM)的定性测定,并对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清IL-6、sIL-2R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论 ITP患儿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ITP患儿重度出血组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出血组(P<0.05);25例ITP患儿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全阳性9例,阳性率36%(9/25),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全阳性组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全阳性组(P<0.05);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sIL-2R水平与血小板数均呈负相关(r=-0.802,P<0.01;r=-0.700,P<0.01),IL-6与sIL-2R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92,P<0.01).结论IL-6、sIL-2R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其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进一步说明除体液免疫以外,细胞免疫也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检测过敏原值的变化,以明确和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为类似病例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3月共收治101例原因不明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根据食物IgG过敏原特异性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分为两组,82例阳性患儿为过敏组,19例阴性患儿为非过敏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两组患儿肠道菌群、便红细胞、便白细胞、便常规、便脂肪球、便潜血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总蛋白、白蛋白、血中性粒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组食物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过敏组(P<0.05)。过敏组食物过敏原IgG抗体平均浓度为(5479±1280)mg/L,明显高于非过敏组(P<0.001)。过敏组总有效率为91.46%,非过敏组总有效率为52.63%(P<0.001)。结论食物过敏是导致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与非食物过敏患儿相似,过敏原检测和回避过敏原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检测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6例病因未明确的诊断为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根据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的实验结果,实验组采用饮食调整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升高以鸡蛋(66.67%)最多见,两组特异性抗体IgG升高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有重要意义,结合其结果进行饮食调整对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原发性肠套叠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食物特异性IgG及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入院的肠套叠患儿35例为肠套叠组,并选取同期入院的非肠道疾病患儿35例为非肠道疾病组,比较两组患儿7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肠套叠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40.00%,非肠道疾病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28.57%,两组各项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套叠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88.57%,非肠道疾病组患儿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62.86%,且肠套叠组总阳性率高于非肠道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类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套叠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低于非肠道疾病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特异性IgG与血管活...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1997,6(1):58-61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不同病期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 法对26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发作组)、16例哮喘急性发作中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发作+激素治疗组)、20例儿童哮喘临床控制(缓解组)和2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 sIL-2R 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作组血清 sIL-2R 水平(539.76±143.82U/ml)显著高于缓解组(297.21±72.16U/ml,P<0.01)和对照组(246.18±63.24U/ml,P<0.01),发作+激素治疗组血清 sIL-2R 水平(386.42±97.40/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缓解组血清 sIL-2R 与对照组比仍在较高水平(P<0.05);发作组血清 sIL-2R 水平与 PaO_2呈显著负相关(r=-0.7215,P<0.01),发作+激素治疗组中各例血清 sIL-2R 水平较治疗前的变化值与 PaO_2变化值亦呈显著负相关(r=-0.4316,P<0.05)。结论:sIL-2R 可能涉及儿童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物过敏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sIgG)水平。将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79)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n=40)和非饮食控制组(n=39)。饮食控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忌食IgG阳性食物,非饮食控制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不予饮食干预。随访2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达79例,阳性率为65.29%。85名健康对照者出现食物sIgG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17.6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达85.0%,非饮食控制组2个月总有效率43.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剔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中的IgG阳性食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升高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食物过敏的特征及近期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及血清总IgE水平,根据IgG浓度结果采取"安全进食"、"轮替"进食和"忌食"等不同的健康饮食指导,观察患儿症状改善及食物耐受的情况.3~6个月后复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果 1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sIgG)和特异性IgG4(sIgG)检测在筛查食物不良反应患者问题食物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84例食物不良反应患者血清中20种食物sIgG抗体和sIgG4抗体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食物sIgG总体阳性率55.8%,sIgG4总体阳性率44.0%,sIgG总体阳性检出率极显著高于sIgG4(P<0.01)。食物不良反应患者的sIgG和sIgG4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sIgG和sIgG4(P<0.05)。小麦、大豆、花生、牛奶、鸡蛋、鳕鱼、榛子、腰果的sIgG和sIgG4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20种项目中,除蘑菇、花生外,其余18项食物的sIgG和sIgG4阳性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小麦、大豆、西红柿、牛奶、鸡蛋、鳕鱼、榛子、腰果和桃的sIgG阳性率均极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小麦、鸡蛋、牛奶、鳕鱼、腰果的sIgG4阳性率均极显著高于青少年及成人组(P<0.05)。结论 检测食物不良反应患者尤其是儿童血清中食物sIgG和sIgG4对于指导剔除问题食物,缓解食物不良反应症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慢性腹泻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77例,占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21.8%,14.9%,11.4%,其中以牛奶、鸡蛋和大豆IgG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螃蟹、鳕鱼、虾、鸡肉、猪肉、大米、蘑菇、牛肉、小麦、玉米、西红柿.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慢性腹泻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海平  刘丁乙 《广东医学》2020,41(22):2366-2370
目的研究丁桂散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桂散进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护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记录两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和腹泻复发率,检测两组患儿治护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A、IgG)、CD4+/CD8+等水平,以及对比两组患儿的治护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治护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腹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桂散进行穴位贴敷护理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调节患儿的脾胃运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腹泻症状,缩短腹泻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AD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IL-2、sIL-2R水平。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其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AD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分别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与患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r=-0.398,P<0.05)。结论:AD患者血清低水平的IL-2,可能降低调节性T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功能,在AD病情活动或迁延过程中发挥作用。AD患者sIL-2R升高与AD的皮损面积和患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建业  胡卫红  刘运周  王超要  张薇 《西部医学》2012,24(2):383-384,386
目的通过检测10种食物过敏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10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荨麻疹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56例患者血清中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556例荨麻疹患者10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至少有一种阳性的占96.9%(442/556),同一荨麻疹患者有2、3种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均为阳性,健康对照无阳性,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是由荨麻疹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而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与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相关,因此,荨麻疹很可能是迟发型食物过敏引起,至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荨麻疹中的食物过敏特异IgG间接反映可能为多种迟发型食物过敏的食物过敏原。结论鸡蛋、虾、蟹、牛奶、小麦、大豆的食物过敏特异IgG抗体阳性率高,很可能是荨麻疹患者迟发型食物过敏的主要食物过敏原。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很可能和某些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血清IL-2、sIL-2R测定采用ELISA法,IL—6和IL—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CD3+、CD4+和CD4+/CD8+比值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sIL-2R、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为患儿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sIL-2R、IL-5、IL-10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L-2R、IL-5、IL-10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P感染组、普通肺炎组患儿血清中sIL-2R、IL-5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MP感染组患儿血清中sIL-2R、IL-5的水平同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L-10的水平比普通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而普通肺炎组患儿血清中IL-10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患儿血清sIL-2R、IL-5、IL-10的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变化,对支原体肺炎的辅助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并在饮食调节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114例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并除外器质性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浓度.将结果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口服药物治疗,当病情得到控制后均停药.与此同时试验组对检测出的不耐受食物进行饮食调节,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114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中,有104例食物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91.2%;在14种食物中对蛋清/蛋黄和牛奶的不耐受率最高,分别为84.6%、59.6%;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8.5%.结论 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密切相关性,通过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找出不耐受的食物,通过饮食调节,使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测定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治疗及预防这些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桥联酶标法对128例住院肺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进行检测,检出35例(27.34%)。对其中30例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_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SV肺炎患儿血清中sIL-2R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重症RSV肺炎患儿血清中sIL-2R增高更著(P<0.001),而TNF-α则无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sIL-2R水平与TNF-α之间无相关性(γ=0.058,P>0.05)。提示sIL-2R和TNF-α在RSV肺炎的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静 《重庆医学》2012,41(28):2936-2937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抗体IgE(sIgE)和IgG(sIgG)在诊断湿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5例湿疹患者(实验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食物sIgE和sIgG,并与35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食物sIgG阳性率(43.2%)明显高于sIgE(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sIgG(5.7%)和sIgE(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食物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其次为虾、蟹和鱼。联合检测sIgG和sIgE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sIgG或sIgE。结论食物sIgG和sIgE可能参与湿疹的发病,联合检测食物sIgG和sIgE可以提高湿疹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抗体IgG4在早期诊断非IgE介导牛奶蛋白过敏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及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因牛奶蛋白过敏性胃肠病住院的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取同期在杭州市儿童医院及台州恩泽医疗中心因幼儿园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比较2组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水平和特异性抗体IgG4水平及不同牛奶蛋白IgE分组IgG4水平表达。结果 两组牛奶蛋白IgE水平比较,观察组阳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2=23.16,p<0.01)。两组牛奶蛋白IgG4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c2=9.86,p<0.01),不同牛奶蛋白IgE分组IgG4水平比较,两组牛奶蛋白IgG4阳性率IgE阴性组显著高于IgE阳性组(c2=12.14,p<0.01)。不同牛奶蛋白IgE分组IgG4水平比较,IgE阴性组显著高于IgE阳性组(t=7.73,p<0.01)。 结论 血清IgG4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非IgE介导型牛奶蛋白过敏性胃肠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道出血与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消化道出血患儿58例,标记为A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中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标记为B组,两组小儿均给予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A组患儿14种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B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检测结果可知,A组58例患儿中,至少对1种食物过敏,其中,1例患儿鳕鱼高度敏感,2例患儿玉米高度敏感,1例患儿螃蟹高度敏感,12例患儿蛋清/黄高度敏感,10例患儿牛奶高度敏感,3例患儿虾高度敏感,1例患儿大豆高度敏感。结论小儿消化道出血由食物过敏导致时,症状缺乏特异性,难以诊断,给予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后,可准确诊断并了解病因,及时对症治疗,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