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BR)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BBR(50 mg·kg-1)、BBR(100 mg·kg-1)和BBR(200 mg·kg-1)剂量治疗组结果。分别在给药2、4、6、8周时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变化,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尿总蛋白含量的变化;PAS染色观察DN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DN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及尿总蛋白指标明显升高,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异常变化,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给药组大鼠血糖和尿总蛋白量均明显下降;同时血液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BBR给药组还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学异常,降低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损伤,这可能与其影响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雅晨  孙建国 《药学进展》2023,47(3):217-22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与糖脂代谢紊乱、炎症、氧化应激、自噬受损、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交叉关联,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以及小檗碱预防性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尹金凤  周阳  沈江山 《江西医药》2012,47(3):195-197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menine,SN)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影响,探讨青藤碱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予以青藤碱治疗组(S)组。检测24h尿蛋白、血肌酐,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病程的延长,D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MCP–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及MCP–1mRNA的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明显改善(P〈0.01),血肌酐及光镜下病理改变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HGF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 mRNA及c-met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肾营养因子,但HGF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仍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给予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腹腔注射重组HGF,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c-met mRNA的表达和病理变化,观察了HGF对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干预治疗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予灌服饮用水10mL&#183;kg-1&#183;d-1模型组、曲尼司特治疗组及安博维组治疗组均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共12周建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12周时观察各组大鼠血红蛋白(Hb)、肌酐(Crea)及肾脏病理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TGFβ1和FN的表达。结果:曲尼司特能延缓血红蛋白降低及血Scr上升;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曲尼司特能下调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TGFβ1和FN的表达。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下调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FN的表达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与骨形成蛋白-7(BMP-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BR对DN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个BBR(50,100,200 mg.kg-1)治疗组及依那普利(1 mg.kg-1)治疗组,灌胃给药,qd,5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量、左肾重、肾重/体重比值;生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胰岛素(Ins)、24 h尿蛋白量(Upro)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BMP-7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BR各治疗组DN大鼠FBG,BUN,Scr,Upro及UmAlb水平降低,Ins升高;肾组织形态学异常和超微结构病变改善;BMP-7蛋白和mRNA表达增多。结论:BBR可显著升高早期DN大鼠肾组织BMP-7蛋白及mRNA的表达,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和排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罗格列酮(4mg.kg-1.d-1)治疗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第1、4、6、8周尿CTGF排泄率(ELISA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于第8周处死大鼠,每组各5只,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结果第4、6、8周糖尿病大鼠治疗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尿CTGF排泄率及第8周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肾脏CTGF表达和排泄,这可能与其保护肾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类似物假BBR(Y53)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中改善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TZ 120 mg·kg~(-1)的方法诱发C57BL/6J小鼠的DM。建模成功的动物被分为4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BBR 50 mg·kg~(-1)、Y53 50mg·kg~(-1)或罗格列酮(ROSI)5 mg·kg~(-1)。实验过程中和结束后,收集动物的尿液、全血、血清和肾脏,使用试剂盒检测相关指标。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中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M对照组比较,Y53能够明显降低DM动物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改善多食和多尿等DM症状(P<0.01)。与DM对照组比较,Y53还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肾指数、血清和肾组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一氧化氮(NO)、以及肾脏胆固醇(CHO)和三酰甘油(TG)含量(P<0.05或P<0.01)。在病理检测中,与DM对照组比较,Y53可明显改善DM小鼠肾组织的形态并抑制肾小球硬化(P<0.001)。另外,与DM对照组比较,Y53还能明显下调DM小鼠肾脏中纤维化相关基因,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2的表达(P<0.01)。该研究中Y53的肾脏保护效果明显优于BBR和ROSI(P<0.05或P<0.01)。结论BBR类似物Y53在STZ诱导的DM小鼠中具有明显的改善肾脏损伤、恢复肾功能的作用,该化合物在未来有可能被开发成为治疗DN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阿霉素肾病肾小球硬化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曲尼司特组和安博维组,采用单侧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TIMP-1、FN的表达。结果曲尼司特能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延缓Scr上升;减轻基质增生和肾小球硬化;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IMP-1、FN的表达。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下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IMP-1、FN的表达,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徐振华 《中国药房》2013,(44):4175-4177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6例早期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片80mg/次,q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盐酸小檗碱0.4g/次,t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8%)显著高于对照组(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BG、HbA1c、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压、排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显著高于对照组(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但临床使用时要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小檗碱(Berberine,Ber)对2型糖尿病性神经痛(DEN)大鼠疼痛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1个月,再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模型,且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糖尿病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1ml/kg、低剂量组以小檗碱100m异,kg、高剂量组以小檗碱187.5mg/kg体重灌胃,整个治疗持续8周(w)。用热板法测定大鼠舔后足的潜伏期即痛阔,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结果:(1)建模成功后,模型大鼠FBG〉113.8mmol/L,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2)用小檗碱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FBG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R=0.05);高剂量组的痛阈值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实验还发现,在用小檗碱治疗的后期能使明显消瘦的2型糖尿病性大鼠体重回升。结论:小檗碱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且大剂量时对DPN大鼠的神经性疼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和α3β1整合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个不同剂量(50、100和200 mg·kg-1)小檗碱给药组和依那普利阳性药对照组(1 mg·kg-1)。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油镜(×1 000倍)和高倍镜(×400倍)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和检测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α3β1整合素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α3β1整合素蛋白主要分布于足细胞,但分布位置略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α3β1整合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100和200 mg·kg-1)给药组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形态学异常,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α3β1整合素的表达水平。结论小檗碱可以缓解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异常改变及蛋白尿的产生,这可能与其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及整合素α3β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采用右肾切除+高脂饮食+STZ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和厄贝沙坦治疗组(DNE组,采用STZ制作糖尿病肾病模型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第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免疫组化观察肾CTGF表达情况。结果DN组大鼠血糖、血胰岛素、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及CTGF的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5或P<0.01),DNE组明显低于DN组(均P<0.05)。肾局部CTGF与尿蛋白、肾小球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CTGF表达升高,厄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CTGF表达而减轻DN损害,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牛蒡子总木脂素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K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20只GK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牛蒡子总木脂素组(300 mg·kg~(-1),ig,2次·d-1),同时采用10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生长状况,每周监测体重。给药12 wk末,测定肾脏肥大指数、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并观察各组肾脏病变状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至实验结束,3组动物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总木脂素组肾脏肥大指数为(3.62±0.10)×10~(-3),低于模型组[(4.50±0.49)×10~(-3),P<0.05],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3.27±0.31)×10~(-3),P>0.05],光镜下总木脂素组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微。总木脂素组大鼠SCr、BUN、HbA_(1c)、FBG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SCr、BUN、HbA_(1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木脂素组肾皮质中TGF-β_1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22.98±5.08和21.30±2.21)低于模型组(26.58±2.35和24.93±4.26,P<0.05),TGF-β_1水平接近正常组(22.32±2.49,P>0.05),CTGF仍显著高于正常组(17.18±3.64,P<0.01)。结论牛蒡子总木脂素可以减轻GK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脏功能,可能与抑制肾脏中TGF-β_1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檗碱及其衍生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脂高热卡饮食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组、8-羟基二氢小檗碱(Hdber)高、中、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骨骼肌PTP1B、胰岛素受体β(InsRβ)亚基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血脂代谢紊乱,FINS及骨骼肌PTP1B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而InsRβ亚基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代谢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FINS降低(P<0.05,P<0.01),但骨骼肌组织PTP1B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小檗碱组比较,Hdber中高剂量组对各指标的改善程度相接近。结论:小檗碱及Hdber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骨骼肌组织InsRβ亚基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有关,而未观察到其对PTP1B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陆静金  刘圣 《安徽医药》2012,16(11):1566-1569
正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公众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76亿,预计到2030年患者数将增加1倍,达到3.7亿。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Ⅵ在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表达情况,以及小檗碱对其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其余30只大鼠喂养高脂饲料.8周后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治疗组采用STZ制作糖尿病模型,正常组和高脂组给予相同剂量0.1 mol·L-1pH值为4.5的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两周后定期剪尾测血糖,血糖>7.8mmol·L-1者表示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继续原饮食,小檗碱治疗组待模型制作成功后灌胃给予20.25 g·L-1小檗碱,100mg·kg-1·d-1.其余3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纯化水,持续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预定指标.结果 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GPⅥ、GPⅡb、CD40L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以上指标小檗碱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GPⅥ与血糖值、CD41、CD40L均呈正相关.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正常纹理消失,粘附较多血小板,较多网状纤维和胶原暴露.小檗碱治疗组主动脉内皮有较多血小板聚集,粘附在内皮上,与内皮粘连紧密.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小板GPⅥ表达明显增加,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在动脉内皮的粘附增加诱导内皮炎症加剧和血栓形成.GPⅥ与糖尿病组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有关.小檗碱治疗能抑制GPⅥ的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酚组。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黄酚治疗14 d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以及CTGF、α-SMA、FN的表达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酚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CTGF、α-SMA、FN的阳性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抑制UUO大鼠肾组织CTGF、α-SMA、FN的表达,从而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鱼腥草合剂醇提液和水提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左侧肾切除手术+高糖高脂饲料+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腹腔注射三联法造成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氯沙坦组和罗格列酮组)、鱼腥草合剂醇提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鱼腥草合剂水提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UAlb);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观察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治疗8周后,各给药组糖尿病大鼠多饮、多食和体重降低状况均明显改善。合剂醇提组在改善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减少24 h尿蛋白、UAlb,抑制肾组织CTGF和TGF-β1表达量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鱼腥草合剂可减少糖尿病大鼠尿蛋白、UAlb和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肾脏CTGF和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理结构改变及CDK9和cyclin 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 wk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 wk每天分别拌食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 mg·kg~(-1))、非诺贝特(1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用HE染色检查骨骼肌结构病变和免疫组化检测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结果骨骼肌纤维在各组大鼠中仍正常分布,中高剂量小檗碱部分地改善糖尿病肌纤维的萎缩;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恢复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表达降低的CDK9和cyclin T1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小檗碱调控骨骼肌CDK9和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骨骼肌纤维萎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