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抗病毒治疗组63例(核苷类似物+2HREZ/4HR+护肝),对照组63例(2HREZ/4HR+护肝)。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及预后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组能明显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停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HBV DNA水平较治疗组高(P<0.05)。随访观察,抗病毒治疗组预后好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化疗中应用核苷类似物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肝损害的发生率,降低停药率,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建议化疗中常规联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常规保肝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肝功能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肝损伤出现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并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减少治疗中断者,降低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梁彦玲  张全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8-1379,139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抗病毒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HBVDNA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ALP、TB的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2.2%,对照组为4.44%,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组无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者,而对照组有8例(17.8%)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 肺结核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化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核病合并慢性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后HBV再激活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抗结核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15例结核病合并慢性HBV携带者分成两组:治疗性用药组9例,为抗结核治疗后HBV再激活致肝功能异常者,均停用原有化疗药物,给予拉米夫定100mg/日及保肝药治疗.预防性用药组6例,抗结核治疗前即予以拉米夫定100mg/日治疗,待血清HBVDNA水平降至〈10^3拷贝/ml之后再行化疗。随访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水平及预后。结果:9例抗结核治疗后HBV再激活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后才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例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7例经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恢复,但推迟甚至终止了治疗6例在抗结核治疗前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未观察到HBV再激活现象,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需要抗结核治疗的HBV携带者,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HBVM阳性且HBV-DNA阴性者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结果观察组肝损害发生率(78.50%)、停药率(48.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56%、5.56%),P<0.01。结论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中,HBV-DNA阳性者较HBV-DNA阴性者更容易发生肝损害,且容易因严重肝损害而停药,导致化疗中断,甚至可能导致耐药,HBV-DNA阳性者应慎行短程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游华秀 《吉林医学》2022,(1):227-22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88例肺结核合并HBV携带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的肝功能、HBV载量。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HBV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BV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肺结核合并HBV携带患者的HBV水平,进而减少HBV对肝功能的损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及治疗前后乙肝病毒DNA(HBV-DNA)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1/20)比30.00%(6/20)](P<0.05);在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结果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结果低于对照组[(3.04±0.41)lg拷贝数/ml vs观察组(5.83±0.64 lg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期间加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降低肝损害发生率及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预防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A组)30例,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B组)25例,两组开始抗结核时均采用2HRES/7HR化疗方案。A组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B组仅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肝功能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V DNA(log)水平为(3.68±1.04),与治疗前的(6.74±2.27)及治疗后B组的(6.57±2.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增高,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的复制,预防肝功能损害,可以支持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评估拉米夫定在抗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符合条件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护肝片和维生素C联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拉米夫定组应用拉米夫定、护肝片和维生素C联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结果 应用拉米夫定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明显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拉米夫定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安全有效,为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拉米夫定联合抗纤维化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维C和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和死亡病例,以及肝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率、患者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联合抗纤维化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保肝作用优于维C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肺结核(PTB)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0例PTB合并CHB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随机方法分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基于此,给予试验组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ALT、AST及TBi 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TB合并CHB患者,行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可减轻肝功能进一步损害,故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1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HBV 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AST和HBV DNA分别为(35.1±4.2)U/L、(31.2±5.8)U/L和(2.6±1.0)lgcopies/m L,明显低于对照组(62.4±11.7)U/L、(60.7±9.1)U/L和(7.0±0.8)lgcopies/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8、χ~2=20.004和χ~2=24.602,P0.05)。抗病毒组治疗后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率为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1,P0.05)。结论在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恩替卡韦能有效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减少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肝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在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中预防肝损害的临床作用.方法: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乙肝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观察组给予水飞蓟宾+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为9.1%和39.4%(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AST、ALT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P<0.05).结论: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时,给予替比夫定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损害.  相似文献   

15.
谢胜华 《广州医药》2006,37(4):57-58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合并HBV的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方法 对50例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与172例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比较.结果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28例,占56.0%,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41例,占23.8%,HBV感染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BV感染组(P<0.01).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护肝治疗,注意肝功能的损害,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对Ⅳ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小三阳合并Ⅳ型肺结核患者和乙肝病毒阴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20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23.8%(76∕320),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在统计学上无差异,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损害发生的时间早,程度较严重.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引发肝损伤,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保护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HRZE(S)和HLAMKO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HBV携带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肺结核患者217例,随机分成HRZE(S)和HLAMKO两个治疗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每2wk检测肝功能,并观察临床症状,比较两种化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47例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217例患者中,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者共66例(30.4%),应用HRZE(S)方案组53例(46.1%),明显高于HLAMKO方案组13例(12.7%);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发生肝功损害者26例(55.3%),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40例(23.5%)。结论 HLAMKO方案对肝功能的损害小;对合并HBV携带患者应选肝损害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肺结核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观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中肝功能损害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血清HBV—DNA用荧光PCR方法检测。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肺结核合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采用以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的化疗方案,疗程半年,三组患者均随访5.8年。结果268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M阳性率为19.0%,HBV-DNA阳性20例(7.5%);化疗中,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肺结核合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线性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95%、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组、单纯HBV—M携带者组、单纯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95%、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死亡4例(15%),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5.8年后发生肝硬化2例。结论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有重要意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作用,化疗前常规检查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抗病毒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3月就诊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为2HRZE/4HR+护肝片+维生素C+拉米夫定,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2HRZE/4HR+护肝片+维生素C,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乙肝DNA数量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和HBV-DNA水平、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χ2=75.439,P=0.000).结论 拉米夫定能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避免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损害、有利于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感染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多见,该种患者抗结核治疗可导致HBV再激活,致抗结核治疗的中断、延迟或提前终止,易引起结核播散或耐药.南昌市南昌县人民医院2014年6~7月收治了3例抗结核治疗导致HBV再激活病例,此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相似的疗效,提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前抗病毒的重要性,而化疗过程中一旦发生HBV再激活,选择强效、高屏障耐药的抗病毒药物能够迅速降低HBV DNA水平,减轻因HBV再激活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增加有效抗结核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