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的两种生物标志物现场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年华  宁教中 《卫生研究》1996,25(5):268-270
选择了86名苯接触工人进行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苯浓度的几何均值为31.86mg/m3时,代谢物粘康酸的几何均值为3.153mg/g,尿酚则为31.027mg/g。接触的空气苯浓度分别与代谢物粘康酸和尿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2、0.7301。接触低浓度苯的人群尿酚与外接触的苯水平相关性较差;但粘康酸无论是在接触高的或低的苯浓度情况下,二者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粘康酸在对照组检出水平极低。提示:粘康酸可替代尿酚作为苯的生物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茂棠  陈浩  梁宁 《职业与健康》2012,28(2):178-180
目的通过对苯接触工人尿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的监测与分析,开展低苯环境下苯接触生物标志物研究,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制鞋厂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液中酚和反-反式黏糠酸浓度,并对作业工人工作场所中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接苯工人尿酚浓度与接苯浓度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与接苯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接苯工人班后尿中的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班前尿(P0.05),吸烟对尿酚浓度影响较小,吸烟者尿中反-反式黏糠酸浓度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低浓度苯工作环境下,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替代尿酚反映机体苯暴露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可客观反映职业性苯危害的灵敏指标。方法:测定苯作业车间空气苯浓度和33名苯作业工人及4名非苯作业工人志愿者苯接触后呼出苯浓度、血苯含量及尿酚排出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苯浓度(4.5~348mg/m3)与血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苯含量与尿酚排出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低浓度苯接触时,血苯是一个与毒性相关联的特异性敏感苯吸收指标;尿酚排出量可用作高浓度苯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尿中粘康酸HPLC方法检测在苯生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粘康酸是苯代谢产物中的一个极小分支,由于其在体内极低的本底值而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强阴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尿样,用HPLC—UV检测苯作业工人班前班末尿粘康酸浓度,并与尿酚及个体苯加权平均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苯作业工人尿粘康酸与尿酚、苯加权平均浓度三者之间良好相关,尿粘康酸比尿酚具备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能在个体苯加权平均浓度约3.8mg/m ̄3水平区分个体苯接触,尿粘康酸在苯生物监测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苯的生物监测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苯的生物监测及进展情况。研究表明尿酚及呼出气中苯不适于作接触低浓度苯的生物监测指标。尿中的t,t-己二烯二酸与S-苯基巯基尿酸则可作为接触低浓度苯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苯的新型生物学指标粘康酸为对照,评估了尿酚在不同苯接触浓度下的生物学监测效果。选择了三个接触不同苯浓度范围工厂内的326名工人为研究对象。结果三个工厂受检者接触苯浓度的范围与几何均值分别为0.29~8.67mg/m3、3.12~56.87mg/m3、17.25~368.52mg/m3与2.53mg/m3、21.01mg/m3、94.07mg/m3。而尿酚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7、0.7245、0.8014。相应粘康酸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3、0.9107、0.8651。此结果说明尿酚在接触苯浓度较低时,难以反映内吸收情况。而粘康酸则能敏感地反映接触较低苯浓度环境时个体的内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7.
尿粘康酸在苯的生物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苯暴露的生物标志物,应用改进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了128名苯接触工人及40名对照人群的尿粘康酸含量,同时测定了其尿酚含量。结果表明,当空气苯浓度为41.49mg/m3时,接触工人的尿粘康酸含量为(5.47±7.94)mg/gCr,尿酚为(39.09±42.59)mg/gCr。对照人群的尿粘康酸含量为(0.13±0.09)mg/gCr,尿酚为(16.01±11.33)mg/gCr(均为肌酐校正值,xG±s)。苯接触工人的尿粘康酸含量与所接触的空气苯浓度及尿酚含量呈良好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7,0.8204。尿粘康酸在人群中本底值低,反映苯的内吸收情况比尿酚更特异、敏感,更适于低浓度苯暴露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人尿中酚,粘糠酸,苯巯基尿酸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索接触低浓度苯的生物监测指标,在建立了灵敏、特异的尿中反,反-粘糠酸(t,t-M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苯巯基尿酸(S-PMA)的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49位接触低浓度苯的工人及20位非职业接触者进行了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在苯接触浓度低于3.2mg/m3(1ppm)的情况下,作业工人的尿t,t-MA和S-PMA浓度与空气中苯的TWA浓度显著相关;尿酚与空气中苯的TW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差。吸烟能增加尿t,t-MA和S-PMA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尿酚在苯的生物学监测实用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的新型生物学指标粘康酸的对照,评估了尿酚在不同苯接触浓度下的生物学监测效果,选择了三个接触的不同苯浓度范围工厂内的326名工人为研究对象,结果三个工厂受检者接触苯浓度的范围与几何均值分别为0.29~8.67mg/m^3,3.12~56.87mg/m^3,17.25~368.52mg/m^3与2.53mg/m^3,21.01mg/m^3,94.07mg/m^3而尿酚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0.
空气苯浓度与呼出苯及尿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苯接触水平和接触者可能受到的有害影响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对10名苯接触者和6名志愿苯接触者进行研究,用苯呼出气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结果班前呼出苯大多为未检出,班中及班后呼出苯与空气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有密切相关;班前尿酚与空气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无相关,班后尿酚及次晨尿酚均与空气苯TWA浓度密切相关;班中、班后呼出苯均与班后尿酚及次晨尿酚密切相关,且以班中呼出苯与班后尿酚的相关性最高(r=0.9353)。呼出苯的快速排出相为脱离接触10分钟(占班后呼出苯82.25%),其排出稳定相在脱离接触后90分钟左右。接触空气苯浓度TWA7.9~217.8mg/m3时,无论是呼出苯或尿酚在接触后24小时与空气苯均无相关。结论在呼出苯的快速排出相采集终末呼出气可反映工人当时的接触浓度,采集排出稳定相终末呼出气,其浓度较稳定可反映接触者吸收入血液的浓度,并以此来估测环境浓度与接触水平。呼出苯的呼吸排出规律以及采样方便、无损伤,检出灵敏,呼出苯作为接触水平监测指标较其他指标优越。  相似文献   

11.
苯作为工业溶剂,在工业中用量很火。苯进入人体后转变为酚,酚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因此酚可作为职业性接触苯的生物监测指标。连太兰等报道,接触苯者尿中仅有酚而无甲酚,甲苯代谢产物除马尿酸外,还有少量苯甲酸。接触酚者,尿中仅排除酚而体内的酚不转变成对甲酚。人体正常代谢物尿中存在对甲酚,没有邻、间位异构体。只有接触甲酚者,尿中才会出现邻—甲酚及间—甲酚。综上所述,作为接触苯的生物监测方法,只要能够分离苯酚和对甲酚就能满足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在人体内乙醇对苯代谢的影响,探讨乙醇对苯职业危害的影响及合理地利用尿酚作为苯接触者生物学监测指标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喷漆车间健康男性工人10名,年龄20~30岁,既往无肝肾病史,近三个月内无服药史,接触空气苯浓度均在10.4~38.3mg/m~3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尿中代谢产物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和反-反式黏糠酸(trans,trans-muconic acid,t,t-MA)与苯暴露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9月—2021年9月选择山东省某鞋厂和篮球厂共117名苯接触工人作为接苯组,80名鞋厂和食品厂不接触苯的工人为对照组。通过被动个体采样方式进行工人苯暴露浓度监测,收集工人班后尿并检测尿中SPMA和t,t-MA浓度。分析内、外暴露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对内暴露指数(relative internal exposure index,RIE index)随空气苯暴露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 苯接触组工人空气苯浓度在1.00~107.40 mg/m3之间,M(P25,P75)为4.14(2.71,6.63)mg/m3,71%的苯接触组工人空气苯浓度低于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6.00 mg/m3),对照组工人空气苯浓度低于检出限值。苯接触组工人尿中代谢产物SPMA浓度、t,t-MA浓度与对照组尿中相应苯代谢产物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4.
尿粘康酸作为苯接触人群生物学监测的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粘康酸作为苯接触人群生物学监测的指标曾年华,彭桂福,杨爱初,周炯亮,吴春刚通常认为尿酚是苯暴露者最方便的生物监测指标,但在空气苯浓度较低时,尿酚则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难以准确反映人体对苯的内吸收情况。因此,有必要应用新的、敏感的指标替代尿酚作为低浓...  相似文献   

15.
苯对人体的毒作用,特别是对职业人群的血系毒性及致白血病已有大量报道。由于其毒作用的非特异性,致癌作用潜伏期长。国内外学者提出以苯机体负荷作为苯作业的监测指标。本文拟在测定职业接触苯工人呼出气中苯浓度,尿酚排出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的基础上,探讨苯接触量与呼出苯、尿酚浓度及微核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制订我国职业性接触苯生物监测阈限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庆宪 《卫生研究》1998,27(5):303-304
苯作业者呼出苯的生物学监测刘庆宪(上海市卢湾区卫生防疫站,上海200025)利用呼出苯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对接触水平和接触者可能受到的有害影响进行卫生学评价,为此我们对苯作业者的呼出苯排出动态及其与空气苯浓度、苯的代谢产物——尿酚的关系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工人吸入或经口进入苯或酚后,则尿中酚排出增加。因苯进入机体后,经代谢生成苯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等,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或与硫酸结合,形成结合酚,由尿中排出,故尿酚增加可作为接触酚、苯和酚、苯中毒的检验指标。工人吸入空气苯和酚的浓度与尿酚排出量有很大的相关。尿酚分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游离酚含量少,与接触环境空气中苯或酚的含量关系不大,尿总酚和结合酚含量与环境中酚和苯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反反式粘糠酸(tt-M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改变及影响因素,探究低浓度苯接触是否引起作业工人健康损害并为筛选苯的暴露及效应标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石化企业低浓度苯接触工人256人与某高新技术企业不接苯工人155人,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职业史等情况,采集生物样本,检测血常规指标及尿tt-MA、8-OHdG浓度,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尿中tt-MA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WBC计数与接苯工龄及尿中tt-MA、8-OHdG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结论低浓度苯接触可引起工人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尿ttMA浓度增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苯作业工人的接触和健康所受危害程度的评价,多采用尿酚排出量和血液学方法,但都欠灵敏。本文就职业性苯接触的呼气监测来评价环境空气浓度及人体吸收水平,为健康监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Berlin等(1977)指出,人长期接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5~10 ppm的苯,每天8小时,引起了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目前,对接触苯的工人管理(诸如确定工人苯的接触程度和评价苯慢性危害时——摘者注),多采用血液学的检查和尿酚排出量。白细胞数的改变虽公认是苯中毒的早期指标,然而,作为监测苯中毒则欠灵敏。对尿酚排出量来说,当空气中的苯低于10 ppm时,似乎反映不出苯的接触程度。为此,作者采用Gage等(1977)测定空气和呼气中苯(灵敏度为0.001 ppm)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